【紫牛頭條】26歲女孩尋百草講故事,網友看了她的科普視頻:我想媽媽了
2023-03-01 22:12

3月3日是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在大自然中,有著太多神奇有趣的故事。26歲的四川女孩陳奇奇就是這樣一位通過拍攝短視頻講述植物故事的人,目前已在抖音平台發布了110多期短視頻。她從鑒定網絡熱門植物視頻開始,到分享這些身邊植物背後的故事和文化內涵,用“出圈”的方式進行植物科普。 她的視頻幽默風趣又生動,把“茅膏菜”稱作“這個殺手不太冷”,講解“毒蠅鵝膏菌”時告訴大家,這是超級馬裏奧裏蘑菇的原型……一年半時間,她的視頻得到許多網友點讚。2月28日,她向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分享了自己在野外“尋百草”成為科普博主的故事。

熱門歌曲中的萱草花長啥樣?

她拍給你看

“高高的青山上萱草花開放,采一朵送給我小小的姑娘,把它別在你的發梢捧在我心上,陪著你長大了再看你做新娘……”電影《你好,李煥英》的主題曲大家耳熟能詳,可是萱草花到底是什麼樣子?這部表現母女情感的電影,主題曲為何要以萱草花為題呢?也許很多人並不知道。

對於這些問題,陳奇奇在她的植物科普視頻中娓娓道來。原來,與一些國家把康乃馨作為“母親花”不同,中國傳統的“母親花”就是萱草……與網站上其他一些科普視頻不同,她除了對植物的分類、特征等進行簡單交代,還會分享這些植物背後的故事和文化內涵,這也是她的粉絲覺得新鮮和有趣的原因。

陳奇奇在抖音平台發布的視頻中講述,在古時候,人們常常賦予萱草“忘記憂愁”的象征意義,所以萱草又被稱作忘憂草。中國自古以來是非常注重孝文化的,人們都希望自己的父母沒有煩憂。“《詩經》有雲,‘北堂幽暗,可以種萱’,這裏的北堂指的是母親。遠行的遊子會在北堂種下萱草,希望可以減輕母親對遠方孩子的思念之情,忘卻煩憂……”在視頻中,她還科普了一個小知識,萱草的花期非常短,早晨開放,傍晚時就會凋零,所以英文名叫做Daylily,直譯過來就是“一日百合”。

中國的“母親花”萱草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看到,在這條視頻下方,網友們紛紛留言。不少網友表示學到了知識,還有網友由此想到了自己的母親。一位網友動情地說:“現在想媽媽的時候隻能看看照片,翻翻微信語音,失去了才知道她活在世上,就是最大的恩賜。”

用“出圈”的方式進行植物科普,讓觀看者輕鬆獲得專業知識,成為陳奇奇視頻的特色。目前,陳奇奇已經製作發布了110多條植物科普視頻,在抖音短視頻平台上收獲廣泛好評,從2021年10月開始,她專心於這一工作已有一年半的時間,在各平台積累了約150萬粉絲。

陳奇奇十分喜愛植物

“出圈”做植物科普

拍攝短視頻受到網友熱捧

2月28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聯係上陳奇奇,得知她是一名26歲的四川女孩。陳奇奇大學時就讀於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的植物保護專業。植物保護是研究農作物病、蟲、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學特性、發生危害機理以及與環境條件的互作機製、監測預警和防控技術的一門綜合型學科。她告訴記者,這個專業的學生畢業後一般會考研繼續深造,或是報考海關檢驗檢疫相關的公務員崗位。

在讀大學期間,陳奇奇就對前往田間地頭外采產生了興趣,特別喜歡研究植物和昆蟲。於是大學畢業後,她從事過一段時間的自然教育工作。大學期間,她在一次昆蟲展上認識了“昆蟲達人”小陽,畢業後跟著小陽做過一段時間的昆蟲科普。不過,最讓她心心念念的還是大自然中那些神奇的植物。

陳奇奇在野外拍攝

在她的眼中,短視頻是當前一種非常適合科普的媒介形式,但白手起家重新做一個科普植物的新賬號難度可想而知。“不過,我就是要突破自己的‘舒適圈’,嚐試一下有挑戰的事情!”她說。

剛開始製作植物科普視頻的時候,陳奇奇將目光投向了網絡上各種“奇怪”的植物,“鑒定一下網絡熱門植物”成為那段時間她在視頻中的第一句話。長得像火腿腸,一捏就“炸”的香蒲;發出翡翠色光澤的“小蘑菇”青綠濕傘;超級馬裏奧裏蘑菇的原型,能夠讓人產生幻覺的毒蠅鵝膏菌……都在她的視頻中出過鏡。讓她沒有想到的是,發布的第5條視頻就獲得了130多萬的點讚量,參與討論達到了3.8萬人次。

一捏就“炸”的香蒲

不過,陳奇奇並未就此滿足,一段時間後,她調整了方向,開始講述大家身邊植物的故事,或是那些聽起來熟悉卻並未見過的植物。

在《飯店用來擺盤的話和葉子究竟是什麼植物,他們能吃嗎》這條視頻中,陳奇奇介紹了秋石斛和蕃茜,還給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這些植物都是無毒的,不過味道就不用好奇了。

陳奇奇介紹用來擺盤的秋石斛是無毒的

偶遇達爾文關注的食蟲植物

笑稱“這個殺手不太冷”

因為製作植物科普短視頻,陳奇奇需要經常外出。用她自己的話來說,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覺,三分之一的時間在製作視頻,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就是在尋訪拍攝。除了帶著“選題”出發,有一些有趣視頻中的“主角”,比如受到達爾文關注的茅膏菜,就是在尋訪拍攝“主角”的過程中發現的。

九峰村是福州市晉安區壽山鄉的下轄村,這裏山脈連綿、林木茂盛、溪水潺潺,野生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那次,原本是和他們去九峰村附近的山裏拍攝昆蟲,當時天已經黑了,我們在山裏趕路,沒想到在路邊發現了茅膏菜的身影!”陳奇奇告訴揚子晚報記者。

茅膏菜是一種食蟲植物

茅膏菜是一種特殊的食蟲植物,資料顯示,1874年達爾文發表了人類曆史上第一篇關於食蟲植物的論文,這篇論文也讓人類對於這類特殊的植物有了新的認識。在他寫給朋友的一封信中,直接調侃茅膏菜“頗為精明”。陳奇奇對記者說,盡管現在人工養殖的茅膏菜並不算稀罕,但在自然環境中發現還是比較難得的,這也是她第一次在野外邂逅茅膏菜。還有一點特別的是,一般野生茅膏菜生長在沼澤這類環境中,在山林中的石壁上發現是比較難得的。

別看茅膏菜遠瞧像一朵朵小花,但在陳奇奇的鏡頭下,它露出了“凶惡”的一麵。視頻中,茅膏菜的葉片就像一個個小勺子,上麵有很多晶瑩剔透的“露珠”。“對於小蟲子來說,這完完全全就是個甜蜜的陷阱,看上去是香甜的蜜露,實際上卻是非常黏的‘膠水’。蟲子一旦落在上麵,就會被粘住,然後茅膏菜的葉片會慢慢收攏,同時分泌消化酶將蟲子吃掉。”她用生動的語言介紹。

當然,介紹延伸知識的內容更是不能少。茅膏菜為什麼要吃肉呢?陳奇奇告訴大家,食蟲植物與動物不一樣,它需要的並不是蟲子身上的脂肪、蛋白質等,而是其所蘊含的礦物質元素。更有趣的是,盡管茅膏菜看上去像是個冷酷無情的殺手,但因為需要昆蟲授粉,所以它的花離葉片非常遠,這一自然產生的奇妙構造,被陳奇奇稱作“這個殺手不太冷”。

剛結束外出拍攝

準備將科普擴大到全國範圍

雖然這些科普視頻看起來輕鬆有趣,但所做的準備並不輕鬆。去年一年,陳奇奇閱讀了四五十本植物書籍,另外還查閱了大量相關文獻。有時候為了確定視頻中一兩句話所涉及的知識,她要閱讀多篇文章,找到最權威準確的描述。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采訪陳奇奇時,她剛剛結束了在海南的拍攝。她和同伴一路開車,風塵仆仆地向海南進發。在文昌,海邊連片的紅樹林讓她興奮不已。紅樹林在灘塗這樣艱難的環境下生長,還為底棲生物提供了生存環境,這裏呈現出的生命力讓她感覺震撼。

在海南西南部的尖峰嶺探訪熱帶雨林植物時,她收獲了更大的驚喜。當時,陳奇奇正坐在車上打瞌睡,沒想到一睜眼竟看到路邊有一株自己心心念念已久的榼藤。從外形上看,榼藤的果實像是一個超大號的扁豆,大的長度能達到一米左右。“以前買彩票不中獎的運氣全都在該爆發的時候爆發了!心願清單上終於可以劃掉一項了!”和記者說起這一經曆,她顯得非常興奮,“當然,我一定會把它分享給大家的!”

對於未來的打算,陳奇奇說,目前她準備開設一個新的係列,展示一些大家熟悉的食物是怎麼來的。“比如夏天吃的冰粉,很多人都吃過,但是大多數人可能都不知道它的做法。傳統的手搓冰粉是用薜荔或者假酸漿的種子為主要原料製成,這些我以後會拍成視頻展示出來。”

此外,陳奇奇還準備今後如果條件允許,要前往更多的省份,把植物科普的範圍擴大到全國。她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自己已經開始考慮進行一次雲南-西藏-新疆之行,拍攝高原和戈壁灘上的那些野生植物,比如雪蓮花、雪兔子等,向大家講述它們的神奇故事。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萬承源

編輯|張冰晶

剪輯|萬惠娟

主編|陳迪晨

圖片和視頻:受訪者提供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紫牛新聞常年法律顧問:

北京大成(南京)律師事務所唐迎鸞律師

| 微矩陣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