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江蘇號”
2023-03-04 07:29

  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上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奮力書寫“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時代新答卷。2023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揚子晚報/紫牛新聞特別策劃推出《出發!江蘇號》創意H5產品,邀請代表委員們從“乘客”視角出發,講述“江蘇號”太空電梯不斷前進的故事。載著8500萬江蘇人民的“江蘇號”太空電梯,正奔赴中國式現代化的星辰大海。

  策劃:王文堅 李軍 陳鬱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張可 劉麗媛 薛玲 石小磊 美術設計:肖甜

  【關鍵詞】經濟強

  講述者

  全國政協委員楊德才:

  連跨萬億級台階,民營經濟貢獻突出

  GDP從2012年的5.37萬億元躍升至2022年的12.29萬億元。

  2022年,江蘇全年經濟總量達12.29萬億元左右,為穩定全國經濟大盤發揮了重要的“壓艙石”作用。自2017年以來,江蘇連續五年邁過四個萬億級台階。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江蘇省委副主委、南京大學經濟學係主任楊德才認為,令人矚目的成績背後,民營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 截至2022年底,江蘇經營主體數量、500強民營企業數量均位居全國第二。 “可以說,民營經濟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非常突出,江蘇民營經濟大省的地位非常穩固。” 擔起“勇挑大梁”重大責任,讓經濟“壓艙石”成色更足分量更重,他建議探索總結民營經濟發展的規律,重視民營經濟的分層發展、精準施策、“對症下藥”,進一步培育發展動力,讓江蘇民營經濟發展更加行穩致遠。

  【關鍵詞】百姓富

  講述者

  全國人大代表歐陽華:

  鄉村振興讓村民富起來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2年的2.24萬元提升至2016年的3.21萬元、2019年的4.14萬元、2021年的4.75萬元,再到2022年的4.99萬元。

  2022年,無錫宜興西渚鎮白塔村人均收入達到5.5萬元,村級可支配收入超過1500萬元。全國人大代表、白塔村黨總支書記歐陽華告訴記者,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種資源要素加速向鄉村彙集,為鄉村發展注入了更多活力。 白塔村以南天竹產業作為發展重點,目前全村有70%以上的農戶種植南天竹達3200餘畝,2020年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在此基礎上,又組建了觀光農業專業合作社,發展社員900多戶,形成了南天竹、觀賞花卉、特色瓜果等八大高效農業基地。 為進一步擴大知名度並幫助農民與商家對接,村裏專門開設了抖音工作室,歐陽華多次親身上陣參加“直播帶貨”,收到顯著效果。“鄉村振興最重要的就是要讓村民盡快富起來。”歐陽華對記者說。

  【關鍵詞】環境美

  講述者

  全國人大代表張春生:

  生態變好了,落實長江大保護的責任感更強了

  2021年,空氣優良天數比率從2012年的60.3%提高到82.4%。

  “這幾年,南京市民走在長江邊,經常能看到‘微笑天使’江豚在水中嬉戲,能感受到水清岸綠的直觀變化。這些美好的變化讓我們企業落實長江大保護的責任感愈發強了。”金陵石化地處長江南岸,屬於典型的沿江城市型煉化企業。在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金陵石化公司黨委書記張春生看來,加強水體風險防控,從嚴落實長江大保護,是金陵石化義不容辭的重大政治責任、社會責任,也是關乎企業發展的生存之戰、命運之戰。 圍繞長江水體保護,金陵石化近年來不斷加大投入,實施了環保治理和提標改造項目。細分落實八大防控單元和事故廢水兜底保障措施,確保不向長江超標外排一滴汙水。

  【關鍵詞】出行便

  講述者

  全國政協委員施衛東:

  出差花在路上的時間短多了

  高鐵裏程由2012年底的627公裏增至2022年的2217.6公裏。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長度從2012年的110公裏增長到2022年的1014.1公裏。

  “出個差,花在路上的時間短多了,再也不用起個大早了。”全國政協委員、南通大學校長施衛東細心計算過出行時間:2020年,隨著滬蘇通鐵路開通運營,南通到上海最快隻需1小時出頭,全方位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同年,鹽通高鐵開通運營,為南通打開了北上通途,到北京列車最快運行時間壓縮至6小時左右。 “曾經的南通,因為江海而‘難通’,但現在的南通,四通八達。”施衛東關注南通的高鐵建設由來已久。2019年全國兩會,他便遞交了相關提案,呼籲加快北沿江高鐵建設。現如今,這條高鐵已經由紙上規劃,變成了“大幹快上”。“以後來南京出差開會,不僅能當天來回,或許還能回家趕上吃晚飯。”

  【關鍵詞】創新力

  講述者

  全國政協委員應漢傑:

  眾多行業發展“卡脖子”問題得到解決

  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從5.7件提高到50.4件,居全國各省(自治區)首位,高新技術企業從5100多家增加到超4.4萬家。

  如今的江蘇,科技進步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工業大學應漢傑院士深有體會。“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離不開高水平的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高校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托高水平大學建設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是推動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推進產業自主可控的重要驅動力。” “建議依托高校重大科技創新平台,進一步發揮江蘇科技大省優勢,盡快籌建國內領先的技術創新中心,研發行業共性關鍵技術,打造全球有影響力的先進生物製造產業集群。”應漢傑表示,南京工業大學科技力量雄厚,成果轉化能力突出,作為科技工作者將在服務江蘇經濟社會發展中作出更大貢獻。

| 微矩陣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