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基理】湖南會同:“一村一幅畫”這樣繪就
2023-03-17 12:57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陽春三月,共和國第一大將粟裕的故鄉——湖南省懷化市會同縣的國道、省道、縣道、鄉道、村道兩邊是鑲著宣傳標語的生態竹籬笆,大片大片金燦燦的油菜花盡收眼底。走進村莊,更是“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

圖片

  黨的二十大對全麵推進鄉村振興作出戰略部署,提出要“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近年來,湖南省懷化市會同縣著力創新鄉村治理體係,走出來一體具有會同特色的鄉村善治之路。“我們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工作,以‘一拆二改三清四化’為總抓手,通過自治、聯治、智治來做足轉、掃、拆、改、栽、立、評、建、引‘九字’文章,大力實施‘十大行動’,讓美麗抬頭可見,讓幸福觸手可及。”會同縣委書記伍罕鳴如是說。

  他一語道破該縣鄉村風光如畫的奧妙。

  整治變自治 提升群眾參與感獲得感

  整治為何變自治?“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民是受益者,更是主人翁。如果村民不理解、不支持、不動手,那麼幹部二十四小時不睡覺也難以把工作開展下去。”會同縣委副書記、縣長蘇振說,“隻有村民把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保護當作自己的事,自發行動、自覺參與,養成一種習慣,才有不竭動力。”

  首先是能人示範。村民王勇回憶,三年前,他和妻子蘭友香著手美化寨裏的人居環境。當時,進寨的路被雜草和灌木捂得嚴嚴實實,高個子還得鑽著過。見狀,夫妻倆拿著砍刀,帶上鋤頭把路邊的雜草和灌木進行修整。然後,夫妻倆把自家的小車當拖拉機使用,到處挖運映山紅用於路邊的綠化。三年時間,夫妻倆為村裏找來了100餘株映山紅。每年四五月份,紅豔豔的映山紅成為村裏一道靚麗的風景。在王勇夫妻的帶動下,關心村裏寨裏的隊伍越來越大,自發參與整治村寨居住環境的人越來越多,寨裏常年有人義務保潔。

圖片

  其次是鄉賢帶動。懷化市農業農村局退休幹部王小湘是其中的代表。她曾先後在新晃、洪江市兩地參加扶貧工作,對農村工作有著豐富的經驗。當看到娘家人把垃圾往橋下倒、往河裏堆時,看到房前屋後亂堆亂放,她對娘家的人居環境感到十分痛惜,主動提出要把自己的扶貧經驗搬到娘家,用於改善人居環境,助力鄉村振興。“我要像扶貧一樣,先扶誌。現在關鍵是缺少引導。”王小湘說,“其實,隻要把村民的主動性調動起來了,他們什麼都能做,什麼苦都能吃,這樣就有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她記得第一次召集娘家人去搞衛生是2020年的一個夏日,要求大家早上6點趕到曬穀坪集合。而村民5點多就趕到了曬穀坪。當天清理橋下的垃圾直到下午6點多,中午就隻吃了一個盒飯。對此,大家非但沒有一句怨言,有村民還說:“你小湘都這麼攢勁,我們不加油怎麼對得住你呀!”

  整治變自治,吉巢村僅是其中之一。炮團的梨子寨村、林城鎮的金寨村、堡子鎮的黃旗村都把農村環境衛生、鄉村管理等納入村規民約,引導群眾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大力開展星級文明戶、道德模範、幸福家庭等精神文明評比活動,著力培育“講衛生、知榮辱、明禮儀、揚善德”的文明新風,充分發揮了人民群眾主體作用。由於大力推行村民自治模式,全縣促進了村容村貌、戶容戶貌、村民精神風貌全麵進步、整體升級,走出了一條鄉風文明共創共建共享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之路。

  整治變聯治 由“散”到“聚”帶來精彩嬗變

  整治如何變聯治?會同將資源相連、環境相適、產業相關的堡子鎮的黃旗村、勝溪村、茶衝村、上坊村、堡子村等五村整合發展;成立五村聯創聯合黨委,按照“特色明、基礎實、成本小、強自治、可複製”的原則,圍繞建設“淨化美化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奮力創建全域美麗鄉村”的目標,實施“環境整治”與“生態文明建設”;切實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打造“科學規劃布局美、融合發展產業美、村容整潔環境美、創業增收生活美、鄉風文明風尚美”的“五美”鄉村示範片。

圖片

  據會同縣委書記伍罕鳴介紹:“麵對盆景式、高投入、難複製的困惑,我們就想探索一種‘投入少、認可高、能複製、可持續’的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治理模式,通過以點帶麵、示範引領,樹立起鄉村振興的榜樣,便選擇了在堡子鎮試點。”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發現,聯創聯治可以形成比學趕超的氛圍,可以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可以提升村民的自豪感,激發村民的內生動力,於是形成了五村聯創聯治的整體布局。

  時代總是眷顧創新者。黃旗村、勝溪村等五村通過明確整治重點、突出村莊特色、凝聚共創合力、抓好典型示範的聯治,讓每一個點、每一條線、每一麵牆、每一口魚塘、每一戶人家、每一條溪渠都獨具匠心,即走一處鄉村,戀一處鄉愁。

  “環境搞好了,住著舒服,晚飯後約起左鄰右舍跳個舞,早上起來跑幾圈,呼吸一下新鮮空氣,鄉下一點也不比城裏差。”茶衝村六組村民黃珍蘭站在幸福廣場上踮著舞步,帶著笑容說,“以前好多人向往城裏,現在卻向往我們鄉下。”那滿滿的自豪感、幸福感、歸屬成為牽手的模樣、幸福的榜樣。

  嶄新出發,前景壯闊。會同縣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核心,正式推廣“五村聯創”模式,將分步啟動青朗至漠濱沿線民族團結示範鄉村建設,林城鎮大橋村、渡頭村和連山鄉大坪村、漩水村、火神坡村五村聯創示範建設以及連山中藥材特色小鎮、坪村紅色文旅特色小鎮創建等工作,創造更多1+1>2的高質量發展效果。

  整治變智治 打造基層治理“一網通”

  “通過做好人好事,帶頭交養老保險等工作積攢了295分,在縣農商行獲得了20萬元的貸款支持。我打算用於發展苗木和水稻製種。”2月25日,堡子鎮黃旗村村民楊建華在該縣鄉村“智理”平台積分兌換發放儀式上說,“其實,這是對咱們個人信譽和貢獻的認同,這樣調動了大家建設家園的積極性。”村民憑積分可兌換物資,享受集體經濟分紅,獲得金融貸款支持,這無疑給鄉村插上了振興的翅膀。

圖片

  整治如何變智治?“我們通過積分製管理來對村民的日常行為進行量化分類管理。”縣委副書記、統戰部部長易勇說,“把分類的結果與村民的誠信度以及利益進行關聯與匹配,對正麵行為加分,對負麵行為減分,讓好人好事得褒獎,陳規陋習得改善,並將所產生的積分與村民的生產生活、工作就業、物質利益、集體分紅、誠信經營緊密聯係在一起,從而吸納更多的群眾積極投身到人居環境整治、農村產業發展、集體經濟培育等實踐中來,助力鄉村振興。”

  科技賦能,助力智治。自去年4月以來,會同積極探索創新數字賦能鄉村基層治理,搭建會同縣鄉村“智理”平台,在全縣 45個村試點運行。該平台按照“黨委主導、政府主辦、鄉鎮主責、村居主抓、群眾主角”的原則分工合作。它堅持法治+德治+自治,堅持清單化+積分製+紅黃綠三色管理,堅持治理+監督+服務,堅持黨建引領+群建+村規民約+愛心銀行+群眾參與模式……它通過負麵約束、正向激勵、加分減分、積分兌換等形式,積極引導群眾廣泛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平安鄉村建設、產業發展、集體經濟、文明實踐、田長製、河長製、林長製,好事新辦、喜事簡辦中來。這樣真正借助大數據科技手段,打造鄉村數字治理係統,賦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跑出“加速度”,讓鄉村增“顏”提“質”。

  騰飛不是夢想,和美款款走來。僅去年一年,會同創建市級美麗鄉鎮1個、美麗村莊10個、美麗團寨230個、美麗庭院1150個……

圖片

  春天裏的會同,滿眼生機活力。縣委、縣政府正帶領全縣人民全力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戰,樹立鄉村振興的榜樣,為把懷化建設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和美家園貢獻力量。(作者:石金鵬 譚祥勇 朱毅)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