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雷鋒”同行|“地平線下的鏗鏘玫瑰”:“以我一人髒,換來萬人潔”
2023-03-19 15:39

3月16日8時許,春暖乍寒。江蘇省連雲港市海州區市政養護管理處女子清淘班的隊員們換上橘紅色工裝,快速檢查設備和車輛後,駕駛著清淤車、四輪翻鬥車出發了。“根據排好的任務單,我們今天要清淘秦東門大街路麵的下水井。”車上,班長樊繼茹說道。

雖然看起來都是弱女子,但女子清淘班幹的都是最髒最苦的活,她們承擔連雲港市區78條主次幹道、162公裏下水道及4個辦事處的背街小巷的日常養護。“每季度要把負責的所有大小井清淘一遍。6月汛期來前這段時間,我們還要加大對重點排水管網、易積水路段管網的疏浚。”樊繼茹說,“到了汛期,隊員們必須24小時處於待崗狀態,隻要下雨,不論什麼時候,哪怕深夜都要去幹活。”

到達清淘作業點,車一停,副班長張興麗和隊員秦詩麻利地跳下車,放置錐形筒提醒過往車輛注意避讓。隨後兩人帶上手套,拿上鎬、鐵錘準備撬開窨井蓋,“開井蓋是一門學問,一個窨井蓋六七十斤,一般要兩個人才能撬開。路麵擠壓或有油汙,很多窨井蓋不好開,有時候需要用錘子使勁敲一敲才能打開。”張興麗說。

沉重的窨井蓋撬開後,頓時一股難聞的氣味撲麵而來。見記者有些不適應,張興麗笑著說:“習慣了就好了。”隨後,秦詩和同事董洪利配合著,邊用清淤車機械手抓取窖井底部的淤泥,邊觀察井內狀況,保證清淤進度。張興麗說:“每10分鍾大概抓取五六十斤的雜物,現在增加了許多機械設備,不用像之前老大姐們那樣受許多的苦,體力活有所減輕,工作環境也更安全。”

海州古城很多街巷較為狹窄,機械無法施展的作業,更多情況下需要采用原始的作業方式疏通。站在馬路邊的長方形窨井旁,張立美用鐵鍁一鏟一鏟地將黑黢黢的垃圾鏟上來,又熟練輕巧地用長柄舀勺把垃圾從井裏一勺勺舀出來,“這些樹葉、泥沙、垃圾混合在一起,如果長時間堆積,排水管網就堵了。”

看著挺簡單,記者想體驗一把。“可以,你來試試!”張立美笑著把舀勺交給記者,記者戴上手套後把舀勺放入井中,用力一舀,慢慢將勺柄向上提,快要提到井口時,沒想到舀勺卻不聽使喚變了方向,用力舀起的淤泥有一半流入井中。幸好張立美及時補救,幫忙調整了一下,這才順利將半勺淤泥舀出來。

簡單的工具,使用起來卻是個技術活。“手握在這個長柄中間,身子靠近井口,身板挺直,手臂要用力。”張立美指導著說,“勁兒要使得巧,這需要經驗的。”記者看到,勺柄已有些彎曲,“這原來筆直的,每天反反複複用,大概一年就彎了。”張立美說。

36年的風雨打磨,在城市最髒、最臭的地方,女子清淘班用一次次、一年年的挖、舀、淘,始終確保道路設施完好率、下水道暢通率在95%以上。沒有豪言壯語,隻有實際行動,她們一批帶動了一批,如同一朵朵“鏗鏘玫瑰”,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綻放,不斷傳承發揚“以我一人髒,換來萬人潔”的精神。

學雷鋒先進典型簡介:

連雲港市海州區市政養護管理處女子清淘班成立於1987年,現有8名女工。30多年來,她們發揚“以我一人髒,換來萬人潔”的敬業奉獻精神,始終奮戰在服務群眾第一線,用辛勤的汗水換來城市的整潔與美麗,被譽為“地平線下的鏗鏘玫瑰”,先後獲得全國巾幗文明崗、省五一文明示範崗、省精神文明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2019年入選第五批全國學雷鋒活動示範點名單。

新華日報·交彙點記者 趙芳

通訊員 王雅萱

編輯:戴通

| 微矩陣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