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美荷樓:記載港人打拚歲月 見證香港公屋變遷史
2023-04-04 19:53

 【解說】舊時的戲院、理發店、公共屋舍,移步換景,一事一物都映照出上世紀的老香港風貌。作為香港二級曆史建築,位於深水埗區的美荷樓擁有70多年的曆史。上世紀中葉,大批移民湧入香港,於九龍北部搭建臨時落腳的木屋,又稱為“寮屋”,石硤尾便是其中一處聚居地。1953年12月25日晚,石硤尾寮屋區發生重大火災,數萬人一夜之間無家可歸,也由此催生出香港的第一代公共屋邨——石硤尾徙置區。落成於1954年的美荷樓就是其中一幢,直到2006年,美荷樓一直用作住宅用途,也成為如今香港碩果僅存的第一代公屋。

  【同期】美荷樓生活館工作小組主席 陳東山

  這個單位就是當年第一代徙置區一個標準的單位,就是120尺(約11平方米),住5個或以上的大人的標準。這個單位的設計也都是根據以前的居民他的描述複原出來的。父母就住在這邊的床上,家家戶戶都會搭一個小閣樓,子女會睡在上鋪,怎麼爬上去呢?就有一個桶,他們用來做樓梯,這個桶也都可以用來儲水,儲棉胎,甚至可以當成凳子坐。如果你不夠5個人,你隻可以占用一邊,所以就出現“一屋兩戶”的情況,有兩戶人家住同一個單位。

  【解說】第一代的公屋條件簡陋,居住空間狹窄,住屋內沒有獨立的廁所和廚房,隻在樓道中間設置為數不多的廁所和盥洗室,供每層居民共同使用。

  【同期】美荷樓生活館工作小組主席 陳東山

  公用廁所每層樓我們大約有300多人,男廁有三格,女廁也隻有三格,你都可以想象當時的衛生環境是怎麼樣的。也都有一個公共的取水處,洗衣服、洗菜,所有用水的全在這裏。有很多居民利用這個地方來打麻將。因為1963年香港發生大旱,最嚴重的時候,我們四天隻供應4小時的水。我們一家大小包括小男孩都要出去擔水,供全家4天的使用。經過中央政府拍板,在1965年建成一個非常浩大的工程“東江之水越山來”,此後解決了我們幾十年的供水問題。

  【解說】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民眾對居住環境的需求也日益提高,香港公屋的住房環境亦日臻完善。

  【同期】美荷樓生活館工作小組主席 陳東山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香港政府有一個“十年建屋”計劃,就包括將這些舊一代的公屋進行改建。大家見到這一個單位就是由(20世紀)50年代的兩個單位合並成一個單位,於是就由120尺(約11平方米)增加到240尺(約22平方米),就是第一他們有自己的洗手間了,另外他有自己的廚房,都可以有自己的家用電器,包括冰箱、電視機、電話都有的。改建了之後,房間就大了很多,所以他們打麻將都可以在自己屋裏了。

  【解說】2013年,美荷樓被改造為青年旅舍。為保育曆史建築,香港青年旅舍協會特意在美荷樓地下和一樓設立“美荷樓生活館”,展陳當年原居民的家具、實物、舊照片、口述曆史等,以期呈現上世紀中葉的社會風貌。

  【同期】美荷樓生活館工作小組主席 陳東山

  我們這裏做了一個展區,關於(20世紀)60年代的戲院,都是我們主要的娛樂之一。我們大家看一下,我們收集了很多當年(20世紀)60年代各種不同類型的電影片,第一種大家都很了解的,就是當年很流行的粵語片,也都有我們的普通話片,當年的武打片是這樣的。當年我們看電影,小朋友是不需要買票的,他們“掹衫尾”(拉住大人的衣角)就已經可以入場的了。

  【解說】美荷樓的變遷,承載著幾代港人艱苦奮鬥的集體回憶,亦是半個多世紀以來香港公屋政策發展的曆史縮影。

  【同期】美荷樓生活館工作小組主席 陳東山

  香港公共房屋的發展,不是從(20世紀)70年代就已經停止了,這個公共房屋發展是一直沒有停過的。第一代當然就是(徙置區美荷樓,這個是(20世紀)50年代的。(20世紀)60年代,樓房你看到又高了很多,並且首次出現了電梯了。到了(20世紀)70年代就有一個設計叫做“雙塔型”,可以在很小的地方容納很多的居民的。去到(20世紀)80年代,都有一些我們叫做“Y型”的公屋。(20世紀)90年代就有一些“和諧式”的公屋。去到千禧年以後,所有的公屋設計就不再是標準化的。香港的公屋設計就越來越完善,也都可以符合居民的需要。

  記者 範思憶 羅嗣昱 香港報道

點擊視頻

微矩陣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