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頭條】楊梅大棚科幻造型引來建築師紛紛打卡,果農:很實用,增收了好幾倍
2023-05-05 21:53

近日,浙江臨安蔥坑村的一片楊梅大棚在社交平台走紅,甚至引發不少建築設計師排隊到現場打卡。在山坡上修建的楊梅大棚像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冰山充滿了現代感和科技感,這些由白色半透明的鋼架薄膜組成的大棚高低錯落,形成了壯觀的景色。“乍一看還以為是某位建築設計大師的作品。”網友讚歎,“實用的大棚竟有著如此出人意料的美感!”

5月5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聯係上承包這些楊梅大棚的85後果農林靈,他笑著說,“這些楊梅大棚並沒有特意設計,我們搭建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好不好看,最關鍵的是實用,做農業不易,搭建大棚是為了改變農業靠天吃飯的說法。”林靈告訴記者,大棚沒走紅前就已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同樣麵積的楊梅林,以前年收入也就二三十萬,但今年我們全部用上大棚後,預計年收入為140萬左右。”

楊梅大棚被讚充滿藝術感

吸引建築師們前來打卡

“五一”期間,浙江網友分享了自己親戚家村裏的楊梅大棚照片,該網友配文:“以為造了個美術館!”照片走紅後,吸引來了一批建築設計師留言,“看了好一會兒覺得是神作,正準備看是哪位大師的作品,結果發現是大棚,太牛了!”“預定一個普利茲克獎(建築領域國際最高獎)吧!”不少網友對大棚呈現的美感給出了很高的評價,有人甚至引用建築界的名言“沒有建築師的建築”來盛讚。

圖片

楊梅大棚吸引了很多設計師來打卡

從嚴格意義上,農業大棚不算是建築而是搭建物,但當建築設計師們陸續來到臨安楊梅大棚現場打卡後,依然被這來自勞動人民“無心設計”的景象所觸動。“這是我見過的最自然的建築,真正意義上的依山而建,沒有設計,超越了設計。”曾在國內知名建築事務所就職,現木棠建築主持建築設計師周一凡告訴紫牛新聞記者,自己認為大棚能在建築設計圈走紅的原因來自於它那種“自然的違和感”。

“山水是沒有意識的,有意識的是人,建築也一樣。這個大棚在那裏和周圍的景觀並沒有刻意融合,而是存在無意識的反差感。”周一凡介紹,作為專業的建築師,他們會考慮更多的因素,例如流線、空間、結構、材料、環保、消防、美觀等。

“如果綜合所有的因素設計這個大棚,結果會不會比這種純粹的因地製宜和實用主義架構更純粹,這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這種自然的違和感正是我在設計中希望嚐試的一種方式。”周一凡認為,如果大棚這個作品是設計師做出的,那肯定會有另一種相反的評價,但恰恰因為它是源自實用的民間作品才有了別樣的價值。

圖片

楊梅大棚建造得別具匠心

引發圍觀的大棚投資近600萬

“85後”果農帶頭搞創新

這些收獲讚譽的楊梅大棚,出自“85後”果農林靈之手。大學畢業後,林靈回到家鄉接了果農父親的班,成為一名新農人。林靈告訴紫牛新聞記者,他於2017年首次試搭楊梅大棚,2022年底才全部搭建完成,“我們以前大小年現象很嚴重,天氣好年產楊梅5萬斤,天氣壞年產才3000斤。”熟悉楊梅生長規律的林靈很看好大棚技術,覺得大棚既防蚊蟲,又防梅雨,有了大棚的助力,果農可以不再靠天吃飯,還可以提升楊梅品質。

起初,他在一塊3000平方米的楊梅林上搭建大棚,花費30多萬元。“主要是工人工資和鋼管費。鋼管那個時候一根要70多元,後來漲到98元,我們大棚6米高,考慮到安全耐用花了不少錢。薄膜需要每年一換,一年也需要花費幾萬元。”林靈說自己做了不少思想工作,才成功說服了作為老果農的父親。

2020年,楊梅采摘時段裏梅雨季恰好來臨,持續一周的降雨給林靈家露天的楊梅林帶來了不小的損失,此時大棚裏的楊梅實現了豐收。林靈介紹,楊梅遭到雨水侵襲後極易腐壞,不少待摘的楊梅被雨水打落在地,“那個時候大棚搭建的麵積和室外露天的麵積差不多,大棚裏創造了四五十萬的收入,露天的楊梅林隻創造了5萬左右的收入。”

這一事件後,林靈更加堅定了鋪開楊梅大棚的決心,決定以此擺脫靠天吃飯的困境。“這些年來,都是搭一點,賺了錢之後再搭一點,最終實現全麵覆蓋。到現在總投資約600萬,給六十畝左右的楊梅林都搭上了棚。算上人工後的搭建成本,一畝地要十多萬元。”林靈介紹,大棚的投入成本很高,他沒有那麼多資金。在政府有一定大棚費用補貼的情況下,他這些年來賺一點錢又投入一點,還向銀行借貸三百多萬元,“這當中還要感謝農商銀行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解決了貸款的問題。”

少時記憶成為如今動力

做帶頭人希望改變家鄉

畢業後為什麼選擇回鄉創業?林靈向紫牛新聞記者回憶起一段童年往事。在林靈十二歲的暑假,他和父親一起拉著裝在竹筐裏的楊梅進城售賣。那時交通不便,他們隻好搭乘拖拉機趕路。“因為在路上的時間長,路又顛簸,當時帶去的楊梅全都發白腐壞,賣不了了,父親覺得拉回村裏太難看,就直接倒掉了。”這件事給林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認為家鄉的楊梅品質非常好,卻因為交通不便沒有賣到太遠的地方,父輩們付出很多艱辛但收獲並不成正比。

回到家鄉成為新農人後,林靈努力學習相關知識,並加入到村裏的黨支部,為推動村裏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那時候我們去蘭溪考察過楊梅大棚,去黃岩考察過楊梅羅曼帳篷。回來之後我們趕緊嚐試,總結經驗,搭建了適合我們自己的大棚。”林靈介紹,當時他和村裏的幹部想把這些新的技術進行推廣,但果農們不敢貿然投資,他選擇拿自己家的果園來嚐試,成功後再進行推廣。

圖片

林靈手捧自家種植的楊梅

“這些錢砸下去的時候我心裏是沒有底的,投資下去不知道幾年才能有回報。”林靈回憶,後來真金白銀投進去後,他和妻子以及父母做了很多工作,終於讓大棚逐漸產生了效益,並且鋪滿了果園。林靈介紹,引入大棚後最明顯的就是避開了不利天氣的影響,楊梅的產量、質量都得到提高。“自從有了大棚的搭建,現在采收期從以前7—10天延長至30天左右,成熟期提早15天左右,采摘期的延長也緩減了銷售的壓力。”林靈告訴記者,如今他希望家鄉的楊梅能順利銷往浙江以外的地方,走向全國。

圖片

楊梅大棚種植出的楊梅品相很好

楊梅大棚取得成功後,林靈和父親將這些經驗分享到了村裏的農業合作社。對希望搭建大棚的農戶提供經驗和技術支持的同時,他們也將國家相關的補貼政策告訴農戶。如今已被推選為蔥坑村村民委員會副主任的林靈告訴記者:“這次五一,大棚突然在網絡上走紅,我們很欣喜,希望能夠借助媒體的力量,把臨安的楊梅品牌傳播出去,把這些好的經驗分享出去。”

林靈的父親老林告訴紫牛新聞記者,他最近也接待了一些前來參觀的建築師,但他最喜歡介紹的還是如今楊梅大棚內逐漸提升的智能化設備。“我們大棚內做了肥水一體化,鋪設了管道。控溫和通風現在也都實現了智能化,比如我在外地旅遊,拿起手機也能進行實時控製。”

紫牛新聞見習記者 |陳燃

編輯|張冰晶

剪輯|萬惠娟

主編|陳迪晨

圖片和視頻素材:受訪者提供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紫牛新聞常年法律顧問:

北京大成(南京)律師事務所唐迎鸞律師

| 微矩陣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