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事苑|此心安處是吾鄉:無錫“拴心留人”,從“身邊才”做起
2023-05-08 22:26

圖片

校園招聘會

又到畢業季。隨著離校日的漸漸臨近,大學生求職簽約進入了最後的衝刺環節。一個個對未來滿懷期待的青蔥學子,和一座座對人才充滿渴求的活力城市,如何實現雙向奔赴?

議事苑觀察員近日從無錫市人才服務中心獲悉,近年來,無錫大力營造“拴心留人”的人才發展環境,政策持續“加碼”,環境不斷優化,高新產業接連落戶,重磅福利相繼推出,在錫高校畢業生“留錫”就業的數量與質量節節攀升。

廣開留才育才“陽關道”

為了吸引在錫高校畢業生留下來發展,無錫市推動行業協會、龍頭企業與本地高校共建就業合作聯盟,助力更多優秀的高校學子在無錫找到事業發展的平台和舞台。自去年秋天以來,全市各級人社部門先後走進江南大學、無錫學院、太湖學院等在錫高校,開展了31場次現場招聘活動,先後有942家次重點企業提供了21098個崗位。幾乎場場爆滿的本地招聘活動,為畢業生留錫提供了更多可能的機會,據不完全統計,用人單位共計收到237508份投送簡曆。

人頭攢動的背後,是無錫高校畢業生就業和當地企事業單位用人的雙重需求。“我們做了一次調查,受訪的百家高新區企業中,有意向到本地院校招聘的企業超過八成,重點企業需求較往年春季有所提升。”無錫市新吳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年初以來,該部門已三次攜區內上百家企業赴江南大學、無錫學院招才引智。

圖片

大學生上“職業生涯課”

政府部門誠意滿滿地為高校畢業生就業走訪牽線,也吸引本地高校與城市“雙向奔赴”。其中,無錫學院校領導就先後赴紅豆集團、華潤微電子、無錫地鐵集團等百餘家地方企業,深度了解用人單位需求,為精準對接在錫高校人才留錫就業做足了功課。

搭好留錫人才“大舞台”

作為長三角經濟發展排頭兵,高速發展的無錫對人才極具吸引力。近年來,無錫聚力構建“465”現代產業體係,擁有1個萬億級產業集群、10個千億級產業集群,物聯網、生物醫藥、高端紡織等3個先進製造業入選“國家隊”。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奮鬥者號載人深潛器等大國重器都在這裏誕生。密布的產業集群讓在錫高校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湧流,也讓他們看到了這方土地的發展潛力,把這裏作為實現個人價值的舞台。

據統計,近年來,無錫重點高校中,江南大學畢業生留錫就業率不斷提升,其中碩、博士研究生占比達到60%,無錫學院本科畢業生留錫就業率則近40%。“我們留錫學生的就業領域多為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生物醫藥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相關領域,和無錫的產業發展方向高度契合。”江南大學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留錫就業人數和學曆層次逐年提升,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用人單位普遍認可,也為無錫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更多“江南印記”。

圖片

就業創業谘詢

在無錫,就業者有方向,創業者有沃土。據介紹,每一位大學生創業者都能獲得一次性開業補貼和為期三年的租金補貼。同時,符合“太湖人才計劃”的創新創業項目還能獲得最高300萬元的項目支持和最高1000萬元的“人才貸”支持。“‘點子’是創業者的種子,資金是創業者的‘沃土’,我們期待學生們的創意可以在無錫開花結果。”無錫市人才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眾多孵化基地還將為創業者提供開業指導、項目推介、孵化服務等支持,助力“金點子”結出“金果子”。

打造留錫人才“第二故鄉”

落地方能生根,要讓留錫人才在這座城市紮下“根”來,首先要給人才以歸屬感,落戶安居是關鍵。一天審結的“先落戶後就業”政策應運而生:本科及以上學曆的大學生,隻要有意願留錫發展、年齡不超過45周歲,都可以申請“先落戶、後就業”。

打造青年人才向往的棲息地,還要從讓他們住得安心開始。梁溪、錫山等區陸續出台人才公寓政策,租房補貼政策也為人才安居提供支持。

“在畢業最初的兩年裏,多虧了無錫給畢業生發放的租房補貼,幫我度過了最困難的階段。”江南大學2015屆本科畢業生周君寧深有體會,畢業時,每月2000多元的房租對於剛剛踏出校門的他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負擔,也曾在留下來還是回老家之間搖擺不定,直到租房補貼打到賬上,周君寧才真正堅定了留在無錫的決心。

“為在錫高校留錫人才打造‘第二故鄉’,無錫既有‘硬政策’,又有‘軟環境’。”無錫市人社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無錫始終將培養人才、團結人才、引領人才、成就人才放在首位,真誠地、發自內心地鼓勵支持人才在錫就業創業,聚焦留錫人才實實在在的現實需求,在人才子女入學、醫療衛生、文旅服務等方麵提供了全方位、全流程的支持,用最大的誠意、最優的資源推動留錫人才在這方土地上安家落戶。

同一座城市,同樣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同樣的文化基因,高校的教書育人,與城市的發展戰略有著最佳的默契。留“身邊才”,既解決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也解決了企業最急缺的人才問題;既減少了招聘求職的成本,也減少了畢業生工作後的“水土不服”。可以說,無錫的引才戰略做了一次很好的嚐試。

觀察員: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建波

| 微矩陣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