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頭條】北大學霸用“單口相聲”打開文博科普新方式:讓博物館流行起來
2023-05-18 20:17

“一串不怎麼新鮮的葡萄,確實不新鮮,看著像前天的,不是前天的,是前1000年的。”這是講解宋朝文物玻璃葡萄;“這是唐代張旭的《肚痛帖》,這真是中國書法史上的yyds啊”……近日,一個名叫“古貓|陪你去看博物館”的短視頻賬號火了,博主一邊捧哏一邊逗哏,穿插著各種表情包和有趣的“梗”來講述科學嚴謹的曆史文博知識,幽默風趣,通俗易懂,收獲了不少年輕觀眾的喜愛。記者了解到,這位博主名叫湯詩偉,是北大考古學係的高材生。在5·18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湯詩偉接受了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的采訪,講述了這些生動科普背後的故事。

風趣幽默的短視頻科普走紅

博主是北大學霸

“一串不怎麼新鮮的葡萄,確實不新鮮,看著像前天的,不是前天的,是前1000年的。”這是講解宋朝文物玻璃葡萄的;“這一堆小人是成都博物館最醜萌的文物”,這是在講解桓侯巷成漢墓的陪葬陶俑……這些都是“古貓|陪你去看博物館”賬號中的內容,一邊捧哏一邊逗哏,各種表情包、有趣的“梗”更是信手拈來,你以為是在看相聲小品?其實不然,這是來自北大考古學係的博主湯詩偉“沉浸式”的文物科普,幽默風趣通俗易懂,收獲了不少年輕觀眾的喜愛。

講解宋朝文物玻璃葡萄的視頻

“古貓|陪你去看博物館”這個賬號誕生於2021年,兩年時間,全網已有超百萬粉絲,發展速度相當快。“最初我們做過博物館自助講解服務,後來抖音流行起來了,我也來刷了刷,感覺這是一個對文物類知識科普傳播非常有利的平台。”

講解墳墓裏的陪葬俑的視頻

湯詩偉說,文博科普與其他科普不同,不看到文物長什麼樣是沒辦法完整了解文物的,而短視頻平台則提供了一個友好的傳播方式,比過去語音、文字的科普傳播都要便捷,“我們博物館不應該是立在那等觀眾去發現,我們要主動出擊,於是就有了做短視頻向大家展示文物的構想。”

湯詩偉介紹,這一賬號的主LOGO是一個簡筆畫的小貓,也不是隨手畫出來的,而是甲骨文“鼎”字的變形,“鼎”本身是分量極重的青銅禮器之一,甲骨文的“鼎”字有點像個貓頭,就這樣,“古貓|陪你去看博物館”這個詼諧可愛的賬號就此誕生了。兩年來不斷更新精品視頻,如今賬號已累計獲得431萬次點讚,成為比較知名的曆史文博類科普博主,也慢慢地有了一大波粉絲,大家經常在評論區互動,提出五花八門的想法,為湯詩偉的選題帶來靈感。

簡筆畫的小貓靈感來自於甲骨文的“鼎”

奧賽獲獎的他選擇了考古學係

大學期間愛上曆史文博

今年42歲的湯詩偉,四川綿陽人。少年時代的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優異。2000年,他因奧數獲獎被保送至北京大學,當時的他麵臨兩個選擇——進入數學係或者考古學係。

“高中的時候,我是我們班最文藝的一個人,喜歡寫寫歌,彈彈吉他。當時了解到北大的考古學係包含了文物古建築專業,我對建築學還是挺感興趣的。”於是,喜愛文藝的湯詩偉選擇了考古學係,“後來又了解到,與純文科的考古學係不同,北大考古學係下的文物古建築專業是一個偏綜合性的專業,我的理科特長剛好有了用武之地。”

2000年時,古建築保護專業領域麵臨著嚴重的斷層和人才不足的問題,基於此北大開設了對應的專業,湯詩偉也成了國內最早一批學習古建築保護方向的學生,“我還是有比較強的使命感的。”

喜愛文藝的湯詩偉選擇了考古學係

剛入學時,湯詩偉在專業課的學習上也遇到了困難,“中學時我專攻奧數,思維偏理科,到北大後發生了兩件事給了我很大的衝擊。”第一件事是湯詩偉在一門專業課的考試中“滑鐵盧”了,“我特鬱悶,中學時靠背,曆史、地理都能考到接近滿分,但到了大學裏,我認真學了背了怎麼就不行呢?”湯詩偉於是向文科同學請教,意外地被文科生的思考方式所震驚,“完全是給我上了一課,我感覺自己像個小學生,他才是真正上了大學的人。”

另一件事則是他有一個愛好文博考古的舍友,“他經常閱讀很多相關的書籍,並且把有意思的知識和我分享,慢慢地我對曆史越來越感興趣。”於是大學時湯詩偉就有了要做文博科普的想法。不過畢業後,他去了四川從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當時這個領域的人才青黃不接,我去了那裏也是兩眼一抹黑,後來找了一些學弟學妹過來,團隊才慢慢組建起來。”在從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這些年中,修複觀音閣給了他很大的觸動。

位於雅安的明代觀音閣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受到損壞,災後重建時,屋頂常出現漏雨的情況,沒有得到很好的修整,到2013年“4·20”蘆山地震時,觀音閣已經岌岌可危了,後來花了大量人力物力進行保護修複,“我感到我們應該讓更多人去關注文物,意識到它的價值,大家才可能形成共識去保護珍貴的文化遺產,因為這些東西是不可再生資源,一旦消失就再也追不回來了。真正的文物保護,首先需要讓大眾意識到文物的價值,不能隻有一部分人去守著。”

帶著年輕人一起創意科普

想讓博物館流行起來

湯詩偉告訴記者,自己大學畢業前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當時的院長邀請他回成都工作,許諾他回來了就能當古建所的所長,湯詩偉聽了很心動,就去了。去了才發現自己確實是所長,因為古建所就他一個人,是一個新建的部門,所以後續湯詩偉又拉攏了不少自己的學弟學妹過來,古建所才漸漸擴充起來。2019年,湯詩偉辭職創業。在疫情之前,他公司的主要業務之一是製作各大博物館的電子講解。“那時我們就會用大家聽得懂的話去講述知識,有點像翻譯加創作,還需要加一些幽默的點,讓觀眾聽起來也不會覺得枯燥。”當時“古貓”與三星堆、金沙博物館遺址、成都市博物館多有合作。2021年,抖音號“古貓陪你去看博物館”正式上線。

在做短視頻的過程裏,並不是湯詩偉在“單打獨鬥”。湯詩偉帶著他的年輕團隊花了不少時間摸索嚐試合適的風格,反反複複調整後才最終確定了現在這種幽默詼諧相聲風格的文博科普方式,“我們風格的確立和團隊成員有關,我們團隊小夥伴也都是比較好玩的人。”

湯詩偉的團隊成員大多畢業於考古專業,以90後、00後為主,這是一個既能5G衝浪又能潛心啃下文獻資料的團隊,要做一個短短三五分鍾的視頻,團隊成員們要閱讀大量的學術期刊論文,並對學術觀點進行精準提煉,才能保證內容的專業與準確。“其實也能看到一些人用文物說些段子,但很多不登大雅之堂,說出來的東西得不到專業的認可。這些玩笑中的比喻可能並不恰當,不符合史實。我們也會用各種網絡流行語,但我們的幽默建立在學術基礎之上,不是為了幽默而幽默,學術標準是根基。”

湯詩偉的團隊成員多是年輕人

2023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可持續性與美好生活”, 強調博物館能夠助力美好生活。作為一名深耕文博科普領域的博主,湯詩偉始終認為“文化傳播在內容上要引領大眾,形式上要貼合大眾,內容不能低俗、媚俗,形式要多元、多樣。”

近些年,短視頻拓寬了文博講解方式。抖音上的博物館知識講解,包含文物解說、實地探訪、曆史科普、遊館攻略等多元類別,帶用戶看見更大的世界。正如博主湯詩偉,他在努力思索如何讓更多人對博物館內容產生興趣,帶領一批同樣有著名校考古專業背景的年輕人,探索文博科普的互聯網表達,致力於讓博物館流行起來。

湯詩偉也參與很多線下的科普活動

除了在線上發布文博科普短視頻,湯詩偉和團隊也同步推進著線下的研學活動和科普教育活動,“讓博物館流行起來,是我們的使命,也是推動我們前進的力量。”在他看來,博物館應該成為大家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去逛的地方,文創產品等文化消費應當成為大家很日常的選擇,博物館可以成為普通人生活的一個部分,而不是一個很高冷、難以接近難以理解的研究場所,“對於我們而言,一件事做還是不做,就一個判斷標準,就是看它是否有利於讓博物館流行起來,如果是,那我們就做下去。”

紫牛新聞記者 |沈昭

編輯|張冰晶

剪輯|萬惠娟

主編|陳迪晨

圖片和視頻素材:受訪者提供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紫牛新聞常年法律顧問:

北京大成(南京)律師事務所唐迎鸞律師

| 微矩陣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