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然起敬】 繆昌文:深耕科研一線,希望用技術幫助混凝土行業盡快實現碳達峰
2023-05-19 22:30

圖片

“希望通過這次大會和大家多多交流,為江蘇經濟文化發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在江蘇發展大會前夕,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見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繆昌文。他告訴記者,本次發展大會,他最關心技術方麵的創新,希望用技術為江蘇帶來更大的發展。

策劃 李軍 陳鬱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季宇軒

海報 李學 攝像 吳偉龍

出生農家好讀書,拒絕國外高薪,立誌報效祖國

繆昌文,中國工程院院士,1982年畢業於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2011年受聘為東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全職教授,現任江蘇省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江蘇蘇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他長期從事土木工程材料理論研究與工程技術應用研究,在混凝土抗裂關鍵技術的研究、重大基礎設施工程服役壽命及耐久性能提升技術的研究、多功能土木工程材料的研發等方麵取得了多項成果,並成功通過了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的檢驗,為我國工程建設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等。

1957年,繆昌文出生於江蘇省薑堰區。1978年,他成功考入了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建築材料與製品專業。走上工作崗位後,他被派去丹麥學習,公派學習結束後,丹麥同行極力挽留,希望他能夠留下繼續從事科研工作。雖然國外的生活與工作環境都優於國內,但在繆昌文看來,父母養育之恩要報,國家栽培之恩更要報,於是他毅然放棄了留下的機會,按時歸國。自那時起,繆昌文便與混凝土結下了不解之緣。

30年“馴服”混凝土之路,讓混凝土不再開裂

“化不可能為可能”。繆昌文表示,當時世界上普遍認為但凡混凝土就沒有不開裂的,解決混凝土開裂是不可能的事情。繆昌文團隊經過潛心研究,真的化不可能為可能,解決了混凝土開裂的問題。

為了解決混凝土開裂問題,繆昌文將研發重點轉移到混凝土微結構調控和混凝土耐久性的提升技術上。30多年來,繆昌文帶領團隊,在混凝土抗裂關鍵技術、多功能土木工程材料研發等領域,通過一個個突破、一代代升級,實現了混凝土“100年以上不開裂”的長壽奇跡,以一係列自主創新的產品和技術領先於國際同行。

2004年,繆昌文和團隊參與三峽大壩三期工程建設。針對混凝土遇水容易放出熱量、開裂的情況,他和團隊發明高性能外加劑,成功地提高了大體積混凝土的抗裂能力,600萬立方米大體積混凝土建成至今未發現結構性裂縫。

繆昌文參與的“世界級”工程、創造的“第一”還有很多。國內三峽大壩、京滬高鐵、江蘇田灣核電站、港珠澳大橋、南水北調等多項國家重大工程都有繆昌文參與的身影。在世界最大斜拉橋蘇通大橋建設中,他將混凝土一次性泵壓到306米高空,並解決了268米超長T型箱梁預應力張拉前不開裂,以及4萬多立方米大體積承台無裂縫等高端技術難題。在世界最長高鐵京滬高鐵建設中,他帶領他的科研團隊幫助解決了砂漿填料技術難題;他發明了一種材料,解決了長期困擾西部工程建設中表麵易失水開裂的難題。

倡導綠色環保,讓混凝土行業盡快實現碳達峰

“讓科研人員走向市場,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標。”繆昌文說,隻做理論家,不想創業,再好的科研成果若被束之高閣,也起不了作用,產生不了社會效益。2002年,為了更好地放大科研成果價值,他一手創辦了有利於成果轉化的實體——江蘇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建立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產線。最近幾年,繆昌文帶領項目團隊,為包括50多個國家重點工程在內的1000多個工程配製了高性能混凝土4000多萬立方米。

多年來,繆昌文依然活躍與科研第一線。本次江蘇發展大會,他對哪些方麵感興趣呢?繆昌文告訴記者,近年來,他已將研究重點放在混凝土行業的碳達峰方麵。“現在我們的混凝土材料能保證使用100年不開裂。”繆昌文說,但如果我們能保證在不影響混凝土強度的基礎上,讓混凝土材料120年不開裂,甚至150年不開裂,大幅延長混凝土使用壽命,這樣就會為行業帶來綠色發展新動能。

校對 陶善工

| 微矩陣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