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守住生態保護底線
2023-05-22 09:36

  自然資源部和生態環境部日前先後宣布,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已經完成並公開發布,這是繼“18億畝耕地紅線”後另一條被提到國家層麵的“生命線”。生態保護紅線劃定以後,如何守住這條生命線,守護自然生態安全,不僅考驗相關部門的智慧與擔當,更要形成全社會的責任與共識,共同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地球家園。

  生態保護紅線是我國首創的一套國土空間管理模式,也是一種全新的生態環境保護模式,劃定的是國家和區域極其重要的生態空間,是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與生命線。對於這樣一種全新的生態保護製度模式,如何守護好、運用好並落實好生態保護紅線是當前麵臨的重要任務。

  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國還存在很多影響生態保護紅線實施的製約性因素。

  一是生態保護紅線觀念還沒有形成全社會的共識。有的重利益輕環保,有的重生產輕治理,有的重眼前輕長遠,對生態保護紅線缺乏理性認同。

  二是數字化監管機製尚不完備。由於生態保護紅線占地麵積大、涉及範圍廣、生態類型多,再加之曆史遺留因素、核查人員隊伍等條件的製約,很多地方的監管數據尚未與國家平台實現互聯互通,監管數據沒有實現閉環共享,數字化監管機製亟需進一步完善。

  三是協同監管效能還需進一步強化。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涉及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以及各省(區、市)人民政府等眾多責任主體,部門之間聯動協同的任務艱巨,進一步提升動態監測預警能力、提高生態保護紅線管控水平依然任重道遠。

  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隻是“萬裏長征的第一步”,守住生態保護紅線才是重中之重。如何守住生態保護紅線、築牢生態安全屏障,需要從多個角度穩妥施策。

  首先,喚起公眾遵守生態保護紅線的意識。要加強對公眾生態保護紅線意識的培養,樹立文明健康的消費觀和生活觀,形成節約資源的行動自覺,減少對自然的索取。發揮社會組織在輿論宣傳、提供專業服務等方麵的積極作用,創造條件讓公眾知曉紅線、參與紅線、敬畏紅線、保障紅線;推動企業形成集約環保的發展理念,加大技術創新力度,依靠科技創新賦能生態環境保護;通過政策優惠、購買服務等措施引導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生態保護紅線行動,將公眾遵守生態保護紅線的集體共識轉化為深化生態文明理念、推動綠色發展、守護生態安全邊界的全民行動。

  其次,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智慧平台建設。建立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數據庫和信息係統,以監管的智慧化、信息化助力高效監督。依托生態環境監管平台和大數據,綜合利用“五基”協同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環境立體遙感監測體係,運用雲計算、物聯網等信息化手段,采用無人機輔助航拍、衛星地圖、手機GPS定位等技術手段,對生態保護紅線落實情況進行全方位監控,進一步加固生態安全屏障,切實維護國家生態安全。

  再次,建立各部門協同高效監管的工作機製。建立生態保護紅線監管互聯互通模式,明確各部門和各級政府在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工作中的職責分工,建立健全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公眾參與、上下聯動的責任機製,明確生態保護紅線督察執法以及責任考核要求,及時發現生態破壞問題並監督整改落實,維護國家和區域生態安全。

  最後,建立健全生態保護紅線績效評價機製。發揮生態保護紅線在優化產業布局中的糾偏作用,持續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社會生產實踐的各個領域,將綠色GDP、環境承載力和改善生態環境等要素作為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的績效評價標準,讓取得“生態政績”的幹部得到重用。(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孫顯蔚 張惠娜)

| 微矩陣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