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青春——我們的答案】學成歸來,是我與祖國的雙向奔赴
2023-05-23 17:55

  我蘇網訊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給廣大青年回信。尺素傳情、言諄意重。 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特別策劃:《寄青春——我們的答案》,今天聚焦收到總書記回信的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杜靈傑,看看屬於他的“答案”。

杜靈傑正在指導學生

  初夏的金銀街上,小吃攤熱鬧、新潮小店洋氣,向南走去便是南京大學唐仲英樓,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杜靈傑的實驗室就在這裏。

南京大學唐仲英樓

  僅有的光是幾處點狀的機器顯示燈,最顯著的聲音來自一個高6米的柱狀儀器。這裏是2019年杜靈傑回到南大任教時第一時間搭建的“黑屋子”——南京大學極限條件量子光譜輸運實驗室。

  “7月回國,8月便創建了實驗室,緊接著就開始搭建、設計。我們目前搭建的這台大型光譜輸運聯動設備花費了三年時間,去年6月才正式投運,在全世界範圍內也是屈指可數的,同類型的僅有幾台。”過去一年,杜靈傑便帶領團隊在這座“黑屋子”裏夙興夜寐,因為隻有將溫度、磁場、震動、激光等一切實驗條件推至極限,再用上足夠靈敏的探測器,才有可能“看到”。

杜靈傑和學生於南京大學極限條件量子光譜輸運實驗室

  “這裏是超高真空,溫度是20mK,即-273.15℃加0.02℃,僅比宇宙的最低溫度高0.02℃。我們主要研究二維電子氣在極低的溫度裏麵可以出現一些新的物態,我們把激光打進去,光子通過與這些物態發生作用,從而探測到新物態的存在。”

  科學家在這裏看到新的可能,人在這裏看到自己的內心。

  2011年,本碩都在南大度過的杜靈傑以優異成績前往美國萊斯大學攻讀物理學博士學位,之後在哥倫比亞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幾年內,他多次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身份在知名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在分數量子霍爾效應、拓撲激子絕緣態、人工晶格等量子拓撲物理領域取得不俗突破。如今在南大的研究方向,也在那時打下堅實基礎。

  “我從沒想過在國外待一輩子,出國的意義在於開闊眼界。”這場義無反顧的回歸,也被杜靈傑形容為自己和祖國的雙向奔赴,“如果當時留在美國,我是不可能從事現在這些前沿的拓撲關聯態方麵的研究,因為這些基礎研究的東西都是麵向未知的,可能要長達十年的時間,在美國,一般要求短時間內就要出成果。回到國內,其實國家、學校和學院給予我們很大的自由空間,可以花幾年時間搭建儀器設備,可以沉下心來從事基礎研究。這些年來,真的能感覺到我們國家對基礎研究投入的重視。”

  從杜博士到杜博導、杜教授,如今,“85後”杜靈傑也有了自己的學生。他學著當年自己老師的樣子,手把手帶著學生由“黑屋子”出發,逐步走向明亮處。

通過“黑屋子”內大型光譜輸運聯動設備采集到的數據

  “總書記在回信中提到,希望同誌們大力弘揚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以報效國家、服務人民為自覺追求。報效國家、服務人民,從來就不是抽象空洞的,而是要落到件件實事上。去年,我們將量子物理和數字經濟中的區塊鏈結合,因為量子計算原則上可以破解當前的區塊鏈加密方法,我們就提出了一種新的量子加密區塊鏈算法,強化其安全性。”

  在總書記給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重要回信一周年前夕,杜靈傑回到母校江蘇省鎮江第一中學,將留學報國、投身科教的故事講給更多學生聽。

杜靈傑回到母校江蘇省鎮江第一中學宣講

  “如今的留學歸國青年,更可以自豪地說,我需要祖國!因為新時代給予了我們走向世界的充足底氣,也提供了施展才華、報效祖國的曆史機遇。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必將薪火相傳,時代在變,但奮鬥的青春永不會變。”杜靈傑說。

  過去一年,南京大學的11項原創性成果發表於《自然》《科學》雜誌正刊,位居全國高校第4,其中留學歸國人員牽頭8項;在自然出版集團發布的科研產出指數排名中創曆史新高,位列全球第6、中國高校第2;新型“原子樂高”量子模擬器研究為未來開發固體量子模擬器打下堅實基礎……深情厚誼落於南大的步道,香樟見證,行勝於言。

  記者:周洋、劉正則

  攝像:魏玉卿 謝自強

  剪輯包裝:陳磊 馮其坤

  編輯:朱彤

點擊視頻

| 微矩陣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