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響中國】和平與包容決定了中華文明的連續、創新和統一
2023-06-08 15:37

      “世界”是人類所有實踐、體驗和理解的宏大背景,這個“世界”本身屬於自然或宇宙,這個“世界”也屬於人類社會,世界是客觀的、自然的,世界也是社會的、發展的,這是一個持續變動的關係世界,屬於過去、屬於當下,更屬於未來。世界並不隻屬於那些所謂強勢文明的世界,世界是人類共同的文明世界。

  中國的發展需要自己的世界觀,因之需要擁有學術內涵豐富的、知識創新能力強的、能不斷凝練概念的、能持續總結發展規律的、能體現中華文明優良傳統的文明史書寫方式和世界史書寫方式來支持中國的世界史觀。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國曆史研究院,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不僅要求中國學術界從戰略廣度審視中華文明,從思想深度總結中華文明傳統,從政治高度創造當代輝煌文化,而且要求中國學術界擯棄那種偏見極深的“西方中心論”敘事方式;從平等包容、和平互鑒、創新發展的視角重新審視人類文明史,聚焦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在理解世界的基礎上表達中國,在傳達中國智慧的前提下重構世界。“突出的連續性”“突出的創新性”“突出的統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這五個“突出特性”精確概括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特性與魅力,這是對中華文明曆史發展經驗的最新總結,是對中國曆史發展規律的最新概括,是指導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曆史智慧、文化力量,是展望未來的指南。

  走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

  著名曆史學家陳旭麓先生曾說過,把“‘九一八’的炮聲看做黃海海麵炮聲的曆史回響並不為過”。如果這句話成立,那麼當代中國的發展成就就是對西方發展觀的回應。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的中國巨大發展已證明中華民族完全有能力按照自身的方式實現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這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是全球化時代的奇跡。

  所謂“普世文明”的“規則”是在近代五百年伴隨西歐在世界各地擴張而構建的:自由貿易、代議製政府等,似乎是人類發展的唯一道路。但這種所謂的“文明法則”適合中國嗎,又在多大程度上合適?中國必須走西方所謂的議會民主製嗎?中國近代史已經證明了這裏很多所謂的“規則”都不適合中國,中國當代改革開放史也證明了中國可以有自己的發展道路與發展模式,中國道路是人類發展多樣性的一個合理探索,而且這種探索是有價值的、是成功的。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

  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不僅是時間的連續性,更是空間的連續性。連續性就是這種文明以一種合乎邏輯和可理解的方式在曆史長河中展開。文明的“連續性”意味著我們要跳出區域視角,以聯係的眼光從更高層麵審視史實;“連續性”還意味著在更大範圍內運作的曆史研究正在迅速增長,以變化的觀念審視人類曆史中心與邊緣、變化與互動的關係,審視中華民族發展史,審視中華民族與域外其他民族交往史;也許最重要的是,“連續性”意味著具有區域史專長的學者們將全球史視為學術交流甚至合作的共同基礎,也就是在宏大背景下,使用聯係、比較的方法,探尋人類文明演進的普遍趨勢,在這種普遍趨勢下不斷發展中華文明。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

  中華文明“突出的創新性”驗證了世事無常、變動不居。沒有一勞永逸的知識,沒有萬世永存的學科,也沒有一成不變的學術。世界萬物一直是在不經意間變動的,文明的衝突、宗教的衝突、意識形態的衝突、軍事的衝突,乃至偶發事件、自然災害、傳染病等都在重塑世界秩序。新知識時代一定會到來,這將是一個全新的世界。我們應該重視過往知識的研究,善於吸收人類思想中一切有價值的東西,為正在形成中的“新知識”“新觀念”“新學科”“新敘述”研究奠定基礎,創造具有共同審美、共同價值、共同道德的知識,促進文明內涵的不斷豐富,讓人類擁有一個共同的文化理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複古的進取精神,決定了中華民族不懼新挑戰、勇於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這就要求我們從知識的消費者變為生產者,從模仿者變為創新者,從追隨者變為引領者,把知識創新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突破人文社會科學在概念凝練、規律探尋、體係構建等方麵的發展瓶頸。我們要把體現中國故事、中國概念、中國價值、中國學術、中國話語體係的優秀讀物通過各種渠道向世界傳播,同時對域外文化要采取揚棄的拿來主義態度,吸收域外精華,為我所用,煉出文化的真金白銀。因為哲學社會科學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動曆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世界各國都很重視。

  對我們來講,研究外國曆史的目的就是建設中國文化,完善中國文化,學習別人的長處,拿出一係列合理地看待世界、解釋世界的方式,於世界史學科而言就是要建立令人信服的學科體係、學術體係和話語體係。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統一性

  中華文明“突出的統一性”說明我們的共同性是曆史形成的,中華民族各民族文化早已自然融為一體,這種共同性是外在力量打不破的,“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決定了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地理位置的複雜性、曆史悠久的統一性、民族眾多的混雜性、宗教信仰的包容性、文明互鑒的刺激性、文化交流的活力性成就了中國的偉大,造就了中國的韌性,決定了中國的不屈。中國會永遠在,中華文明會永遠在,中華民族會永遠在,中國永遠是世界上巨大的存在。這一切現象需要花費巨大精力來理解,亦要求我們須從自我的角度、他人的立場、人類的價值在整體上審視、把握、反思中華文明、研究中華文明、發展中華文明。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文明”經常被用作處於比其他社會更先進發展階段的同義詞,文明與野蠻、進步與停滯、先進與落後形成鮮明對比。在現代,諸如“文明”和“文明化”這樣的術語被以歐洲中心主義和種族主義的方式使用;西方人自認為是“文明”的民族,達到了人類進步的頂峰,是進步本身的體現。從16世紀開始,西方以“文明”或“文明使命”的名義奪取權力和行使殖民權力,並以“文明”的理念作為修改其他民族文化、統治或奴役他人的理由,所帶來的負麵效應已經越來越多。

  中華文明“突出的包容性”說明文明確實代表著世界性的進步,不同文明之間的相遇和衝突是對國際化進程的鞭策,這就需要包容,需要借鑒其他文明的優點。但文明的概念絕不是隻有一個模式,人類發展的道路絕不止一條,社會發展的道路絕不止一種,我們須將盲目崇拜從西式道路中剝離出來,將西方迷思從曆史發展中剝離出來,將知識真理從學術霸權中剝離出來,將人類共同價值從狹隘的民族主義中剝離出來。中華文明的包容性完全可以在更大程度、更大範圍、更大時間維度內促進人類文明的共同發展。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

  中華文明“突出的和平性”說明我們超越了狹隘的民族主義窠臼,我們不是文化霸權者、不是文化欺淩者,我們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在西方,從公元478年羅馬帝國滅亡到17世紀末,西歐經曆了一個不連續、解構和喪失的過程,通過“蠻族入侵者”的各種重新參與和重新組合,變成了越來越多的自我定義的民族群體。在黑暗時代和中世紀早期的幾個世紀裏,這些國家進一步鞏固,成為定義更加嚴格的民族國家。文藝複興、宗教改革和發現時代進一步推動了這一進程,通過殖民主義和重商主義,帝國的概念在全球範圍內得到了恢複,民族國家的觀念越來越贏得市場,負麵的影響也越來越多……隨著19世紀的結束,積極備戰的民族主義情緒無處不在,甚至在課堂裏也是如此……在軍備競賽、帝國摩擦以及好戰精神的氛圍下,民族主義的負麵效應被不斷放大,擾亂了近代世界的自然發展,這是我們要反思與批判的。

  我們不能用簡單的兩分法先驗地將文明解讀為“進步的”“先進的”“高級的”或“反動的”“落後的”“低級的”。恰恰相反,我們要強調文明的“自然性”“平等性”“平凡性”,鼓勵那些積極的、共同的、創造性的、有意義的文化實踐、文明構建,在此基礎上逐步構建人類共同的文化意識與文明情懷。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概括了中華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這些特性是由我們平等、對話、包容、理解、尊重其他文明的內在精神實質所使然。我們必須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我們反對的是文明隔閡、文明衝突、文明優越,倡導的是文明交流、文明互鑒、文明共存;我們的目標是弘揚各自文明所蘊含的人類共同價值,共享知識,分享智慧,塑造世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因之,如何審視世界各國的曆史、文明與文化,如何進行自主性的知識生產,如何構建人類的集體意識等,都是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的重要內涵。

  (作者係上海師範大學副校長、人文學院世界史係教授)

  審核:李建軍   

  責任編輯:郭飛

  網絡編輯:賽音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