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頭條】攀登到珠峰8750米時,這位二孩媽媽作出艱難抉擇……
2023-06-13 20:22

剛剛結束的2023年珠峰春季登山季顯得不同尋常,受到關注的新聞比起往年數量更多,登頂與死亡,救援與放棄……由此引發的話題,目前仍在被人們討論。以往,人們總是把目光投向成功登頂者和意外事件,但在近日,一位登山者通過短視頻講述自己攀登珠峰到海拔8750米後主動選擇下撤的視頻引起網友的一片點讚。這位被山友稱作“覺姐”的40歲登山者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在距離珠穆朗瑪峰峰頂垂直距離不到100米的地方是如何作出那個艱難決定的?近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麵對麵對她進行了采訪,聽她講述了這段經曆。

向導氧氣瓶意外泄漏

繼續衝頂下撤時將麵臨風險

為了這次攀登珠峰,覺姐(網名)4月9日就來到尼泊爾,4月21日到達位於尼泊爾一側的珠峰南坡大本營,隨隊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性訓練和拉練後開始正式攀登,於5月14日抵達位於海拔近8000米的珠峰C4營地。這是珠峰南坡登頂前的最後一個營地,登山者將從這裏向峰頂發起最後的衝擊。

從C4營地眺望珠穆朗瑪峰

為了留有充足的登頂及下撤時間,覺姐5月14日傍晚7點半就從C4營地出發。這時她還不知道,一夜之後,她將在距離峰頂垂直距離不到100米的地方作出一個艱難的抉擇。

覺姐一行人冒著風雪向頂峰發起衝刺

第二天清晨,覺姐隨夏爾巴向導來到了海拔8500米左右的高度,然而,一個意外在這時發生。據覺姐講述,當時她的夏爾巴向導在更換氧氣時,氧氣瓶上的一個蓋子因為閥門被凍住發生泄漏,她看到一團白色的氣體伴隨著“哧”的聲音噴出。在珠峰海拔8000米以上的“死亡地帶”,絕大多數登山者都依賴於隨身攜帶的氧氣,眼前的一幕讓覺姐心裏頓時覺得“拔涼拔涼的”。

又往上走了一段路,他們的隊長走了上來,與夏爾巴向導商量辦法,最後決定讓覺姐先走一段。之後,她通過了著名的“陽台”路段,這是一段暴露感極強的山脊,路很窄,人在雪山之間顯得格外渺小。夏爾巴向導超過她向前走去,加上剛剛發生的意外,讓她的心裏感到很孤獨。

攀上一處石壁,覺姐發現夏爾巴向導在上麵等著她。“本來以為他因為氧氣不夠先去登頂了,沒想到他在等著我,但心裏也有失落,畢竟之前發生了氧氣泄漏的意外。”

覺姐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此時他們已經處於海拔8750米左右的高度,離正常登頂隻有一個小時左右的路程。而且經過一夜的攀登,到達這個位置時才早晨7點多,這是一個很理想的登頂時間。

但她同時不得不麵對的情況是,因為登山攜帶的氧氣都是根據預計時間提前計算好的,這時如果堅持衝頂,將要承擔下撤時氧氣不夠的風險。同時,當時頂峰的天氣也比較糟糕,在風雪裏行進將會延長登頂及下撤的時間,這將進一步擴大風險。

最終決定放棄登頂

“因為每一個生命都很重要”

麵對如此兩難的選擇,她最終是如何決定的?

覺姐在采訪中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當時她的心裏冒出一個念頭:因為夏爾巴向導的體能和經驗都比自己豐富,如果不需要照顧她,應該是可以登頂並安全返回的。但是如果帶著自己,時間勢必延長,這樣一來不知道他剩下的氧氣能否支撐這麼長的時間。她說,自己也聽說過有夏爾巴向導在工作中不幸身亡,她不希望這樣的悲劇發生。

覺姐在攀登過程中

另外,由於8000米以上的特殊情況,如果夏爾巴向導因為氧氣不夠而留下她緊急下撤,這樣沒有登頂經驗的她也可能遭遇危險。

“每一個生命都很重要,我在想著我的家人,我的夏爾巴向導也有他的家人。我覺得每一個生命都很重要,我們都要活著回去。”覺姐這樣講述自己當時的想法。

她終於作出了決定,用英語跟夏爾巴向導說:“我們回去吧。”

聽到這句話,夏爾巴向導的第一反應是詫異,然後對她說:“我相信你的決定是對的!”

覺姐告訴記者,是否帶領客戶登頂並不是夏爾巴向導的考核指標,甚至不會保證把客戶活著帶回去,因此一般不會強製要求客戶下撤。但是他們會根據登山者的體能狀況、天氣條件等給出建議。

這一次,雖然是自己主動作出的選擇,但覺姐告訴記者,此時她心裏其實是很難受的。因為登頂珠峰是每個登山者的最終夢想,而當時她距離實現這個夢想,隻有不到100米了。

在接下來的一個多小時時間裏,覺姐沒有說一句話,跟著夏爾巴向導默默往回走,甚至沒有想到在這次攀登的最高位置留下一張照片。回到海拔8600米左右的地方時,她慢慢回過神來,對夏爾巴向導說,想自己坐一會兒。這時,原本陰雲密布的天空剛好突然短暫放晴,看到眼前壯麗的雪山,她用手機記錄下了這一刻的景象,“一邊拍心裏一邊感慨,這個世界真的是太美好了。”

下撤到8600米時拍攝的壯麗畫麵

大約過了十分鍾,天氣又變差了,她向下走了一段再回望珠峰峰頂方向,峰頂已經被一團雲霧籠罩。

下撤過程中天氣變得惡劣起來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注意到,在覺姐講述自己這段經曆的視頻下方,不少網友留下了自己的看法。一位網友為她點讚:“姐姐,你翻越了心裏那座大山”。還有網友留言說,“8750米選擇下撤,距離頂峰隻有100米,我想這就是這項運動的意義,人生不光要學會堅持,更要學會放棄……”

死亡與危險就在身邊

衝頂歸來相互問候:平安就好!

在珠峰,危險甚至是死亡一直伴隨著每一位登山者。盡管如今珠峰的攀登路線已經很成熟且已商業化運作,但攀登者還是要麵對各種風險和意外。在攀登前,需要與登山公司簽訂“生死狀”,“8000米以上無救援”也早已成為登山界的一項慣例。就拿剛剛結束的春季登山季來說,媒體報道尼泊爾旅遊局官員稱這是“有記載以來最凶險的珠峰登山季之一”,據此前統計的數據,有12人在這個登山季遇難,另有5人失蹤。

在去往尼泊爾珠峰大本營的路上,有一處登山遇難者的墓地,其中有多座中國登山者的“衣冠塚”。在路過這片墓地時,覺姐默默地圍著中國登山者“衣冠塚”的區域轉了三圈。在這裏,有人會用手機記錄下這些執著追求夢想的登山者的墓碑,而覺姐則是默默離開。

從珠峰南坡大本營回到加德滿都的那天晚上,覺姐和一群攀登珠峰的山友正在吃飯。就在這時,一位貴州的山友接到一個電話,得知陳學斌從南坡攀登珠峰不幸遇難的消息。這位山友和陳學斌都來自貴州,且原來就熟識。那天晚上,他接到了很多電話,眼睛紅著一直在哭。那一桌很多山友也都認識陳學斌,覺姐看到,當時他們很多人都哭了。

覺姐接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采訪

其實在這次攀登珠峰過程中,覺姐自己也經曆了危險。

從珠峰南坡大本營到C1營地之間需要經過的昆布冰川,又被稱作“恐怖冰川”,這裏有著眾多的冰裂縫,有的甚至需要借助幾架用繩索綁定連接的梯子才能通過。雖然在此前的拉練中都順利通過,但在正式攀登第一天經過昆布冰川一處梯子時,覺姐突然掉落,幸好有安全繩的保護才沒有掉進深不見底的冰裂縫,隨後她被中方領隊拉了上來。

“我們所有的隊友衝頂回來後,大家都會互相問候的一句話是‘平安回來就好!’”覺姐告訴記者,“大家都不去管你登頂了沒有,隻要活著就好,因為大家都知道即使你沒登頂,也一定經曆了種種苦難。在這背後,可能還有各種各樣的小故事,那些小故事就讓它留在山上,我們體驗過就好了。”

決定下撤後的覺姐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今年還有幾位中國登山者在體力尚可的情況下也主動作出了下撤的選擇。一位68歲的中國登山者,衝頂過程中在海拔8300米左右的高度手套保暖出現問題,如果此時強行登頂,嚴重情況下可能會導致截肢。因此,這位登山者也選擇了下撤。

對當時選擇下撤後悔嗎?覺姐回答,不後悔,自己的決定是對的。她表示,在8000多米的海拔,人的身體機能是會下降的,大腦的反應也會變得遲鈍,所以在那種情況下是極有可能做出一些錯誤的判斷,或者衝動的決定,她覺得自己還是很理智的。

“隻要人在山也在

未來還有無限的可能性”

可能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覺姐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這次去尼泊爾攀登珠峰,覺姐隨身帶著大兒子送給她的一件藍色小花掛件,孩子對她說這朵小花可以給媽媽帶去幸運。

她把這朵小花掛在背包靠近肩頭的位置,隻要轉頭就能看到。她說,這也是後來自己作出下撤決定的原因之一,因為看到那朵小花,就知道兒子在家裏等著她。

覺姐隨身帶著兒子送給她的“幸運小花”

除了出去登山,她就是一個普通的媽媽,平時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周末帶孩子去上培訓班……在她的影響下,大兒子對戶外運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6歲時就開始接觸越野跑,現在跑上十幾公裏沒有問題。在大兒子上一年級的時候,覺姐帶著他自駕西藏,去了普莫雍錯、拉姆拉錯等不少地方,還去了中國一側的珠峰北坡大本營,兒子說長大了也要去爬珠峰。

覺姐帶著大兒子參加越野跑訓練賽

雖然平時覺姐很少對兒子提出嚴格要求,但在耳濡目染之下,兒子對自己的要求很高,說起這些她顯得很自豪。

研究生學曆的覺姐是一位yabo80 行業的IT從業者、一級登山運動員,事業上幹得頗為出色……不過,不管是在麵對山友還是接受采訪時,她都不願多談這些,而是更願意分享登山的經曆和感悟。

她對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說,其實很多攀登珠峰的山友在自己所在的領域都很有建樹。正是因為他們具有登山所需的堅韌不拔的品質,勇於開拓的精神,才能夠在事業上取得這些成就。她表示,攀登珠峰絕不是網上一些人所說的“富人的遊戲”,而是代表了人類的一種探索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不斷地促使人類去認知世界、去創新、去開拓,去建設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99年前的6月8日,英國登山家喬治·馬洛裏在嚐試攀登珠峰時遇難,他留下了登山史上最著名的那句格言——Because it is there(中文通常譯作:因為山在那裏)。覺姐很喜歡這句話,曾一度將“山在等你”作為自己的網名。

“這次攀登珠峰沒有能夠成功登頂,但我回來了,因為山在等我,家人也在等我。”她說,“我想隻要人在山也在,我還可以再去,所以也沒什麼特別遺憾的。未來還有無限的可能性,所以我想我還會再去的,山在等著我!”

紫牛新聞記者 |萬承源

編輯|張冰晶

剪輯|萬惠娟

主編|陳迪晨

圖片和視頻素材:受訪者提供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紫牛新聞常年法律顧問:

北京大成(南京)律師事務所唐迎鸞律師

您有新聞線索,歡迎點擊爆料

你可能還對這些內容感興趣

| 微矩陣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