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溫故 | 何處是淮海
2023-06-26 12:39

淮海路。上海、南京,很多地方都有一條名為淮海的馬路。這是對淮海戰役的紀念。

徐州“淮海”身份的家喻戶曉與這場以徐州為中心的戰役息息相關。

雖然早在這場戰役之前,徐州與淮海掛上了鉤,但淮海戰役對徐州“淮海”身份的強化作用更為顯著。

1986年,以徐州為中心的淮海經濟區成立。2017年,徐州被確定為“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淮海”概念已深深嵌入徐州的城市文化之中。

“淮海戰役”之名在作戰前就已確立。根據《舉行淮海戰役甚為必要》這一電文,淮海戰役原計劃準備三個作戰區,一為新安、運河地區,大致相當於今邳州、新沂兩市城區一帶;二為兩淮高寶地區,約相當於今淮安市區和金湖縣;三是海州、連雲港、灌雲地區,今天的連雲港市除了贛榆區,都屬於這一地區。在這片區域中,淮安和海州是較大的城市,因此稱為“淮海戰役”是十分恰當的。

淮海戰役最終的作戰規模超過預期,主戰場遠超原計劃的地理範圍。但無論如何,本來以淮安、淮陰、海州為主體的“淮海”,從此與徐州如影隨形。

在革命年代,與“淮海”名稱相關的不僅隻有淮海戰役,還有中共在蘇北腹地建立的蘇北抗日民主根據地淮海區。

蘇北抗日根據地分為兩塊,一為因鹽城、阜寧命名的鹽阜區,二為處於淮安、海州一帶,以沭陽為中心的淮海區。淮海區的“淮海”和“淮海戰役”的“淮海”地理概念是一致的。

再往曆史深處看,把淮安、海州所在的蘇北腹地稱作“淮海”由來已久,沒有徐州什麼事。

南明江北四鎮為淮海、徐泗、鳳壽、滁和四鎮。“淮海”為淮安與海州的並稱,徐州則另外屬於“徐泗”,與淮海不相幹。清代在省和府州之間設有“道”一級行政區劃,淮海與連雲港間為淮海道,淮安與徐州間則為淮徐道。

在更早期的曆史中,淮海更多的是指以揚州為中心的蘇中一帶。中國古代詩詞史可以充分反映這一傾向:蘇東坡在揚州任職時,寫了《和陶飲酒二十首》,描繪在揚州飲酒的情形,其中有“淮海雖故楚,無複輕揚風”的句子;與蘇東坡同時代的詞人秦觀是高郵人,他自號淮海居士,有作品集《淮海集》;文天祥在與元軍談判時被扣留,後在鎮江脫難,逃亡於高郵、泰州、南通一帶,發出“飄零淮海命何輕”的感歎;明末鬆江人陳子龍也在一首詩作《揚州》裏把揚州叫做“淮海名都”……

古代揚州長期被視為“淮海”

“淮海”甚至和揚州行政區畫上了等號。元末,朱元璋在攻占揚州後設置淮海府,淮海府轄有高郵州、通州、泰州3州及江都、泰興、儀真、如皋、海門、寶應、興化、六合、崇明9縣。淮海府後來改名為揚州府。清代中期的揚州名人阮元編撰《淮海英靈集》,收錄清初時當地已故詩人的作品。這些詩人的籍貫涉及揚州、通州、泰州、高郵、甘泉、江都、寶應、儀征、東台、興化、泰興、如皋。這些地方合起來恰恰是清初揚州府的疆域。把淮海等同於揚州,可能是受了《禹貢》“淮海惟揚州”的影響。

可惜的是,揚州的“淮海”印記在今天已經十分淡薄,市區的淮海路之名源於紀念淮海戰役,和古代揚州的“淮海”身份無關。不過,舊屬揚州府的蘇中地區,其“淮海”標簽並沒有完全作古。“淮海”保留在了泰州的城市名片“漢唐古郡、淮海名區”之中。

秦觀像,秦觀號“淮海居士”

總之,在中國古代,淮海有時是淮河與大海的合稱,有時作為地區名而存在。作為地區名,淮海長期指的是以揚州為中心的蘇中地區,但在後期,蘇北的淮安和海州已漸漸被稱作淮海。這樣,在清代,出現“南淮海”和“北淮海”並存的情況。隨後,“南淮海”式微,淮海主要成為蘇北腹地的表述。自淮海戰役後,徐州取代淮安、海州,成為最能彰顯“淮海”身份的城市,直至今日。

黃浪

【“江南溫故”係黃浪先生為紫牛新聞開設專欄】

| 微矩陣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