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水域麵積達到近十年來最大值 湟魚洄遊迎來高峰期
2023-06-26 18:36

央視網消息:湟魚是青海湖“草-河-湖-魚-鳥”共生生態係統中的核心物種。如果沒有湟魚,青海湖的水質、鳥類的遷徙繁衍都將受到嚴重影響和破壞。那麼,湟魚到底是一種什麼魚?它為什麼會出現洄遊的現象呢?接下來,我們通過一個短片來認識湟魚。

湟魚因流經青海省境內的湟水河而得名,其實它的真名叫做青海湖裸鯉。裸鯉就是沒有鱗片的鯉魚。專家研究認為,青海湖曾經與黃河水係相通,湟魚的祖先是黃河鯉魚,原本是有鱗的。大約13萬年前,青海湖因地質運動成了閉塞湖,後來演變成鹹水湖。為適應日漸鹹澀的湖水,滯留在青海湖流域的黃河鯉魚鱗片逐漸退化,用裸露的皮膚更好地將體內的鹽和堿排出去。

青海湖水溫低、鹽堿度高,湟魚占到青海湖魚類資源的95%以上,其他的魚類少之又少,湟魚能吃的餌料生物也非常少,這讓湟魚的生長速度非常緩慢。

湟魚平時生活在平均水深18米的青海湖裏,青海湖水中較高的鹽堿含量抑製了湟魚性腺的發育,每年的5月到8月,成熟的湟魚需要遊到彙入青海湖的布哈河、泉吉河、沙柳河等河流的淡水中去產卵,這就形成了青海湖的一大奇觀——湟魚洄遊。

上世紀50年代末,青海湖中湟魚的蘊藏量一度達到32萬噸,然而曾經的過度捕撈加上環境惡化等原因,到2002年時,湟魚的蘊藏量僅剩下不到2600噸。從1982年開始,青海省先後實行了6輪封湖育魚,特別是從2001年1月開始至今,連續3輪的湟魚“禁捕令”讓小魚們充分地休養生息。為了讓野生湟魚順利產卵,青海湖周邊地區拆除了一部分阻礙湟魚洄遊的水壩,並將其改造成為適宜湟魚洄遊的魚道。當地還采取人工增殖放流的方式,每年向青海湖投放大量魚苗。2022年的監測數據顯示,湟魚蘊藏量達到11.41萬噸,是保護初期的44倍。

青海湖水域持續擴大 為近十年來最大值

青海湖是我國麵積最大的內陸鹹水湖,也是維係青藏高原東北部生態安全的重要水體。近年來,青海湖水域麵積持續增大,目前已經達到近十年來的最大值。

近日,記者從青海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了解到,截至2022年9月,衛星遙感監測畫麵顯示青海湖的水體麵積達到4557.95平方公裏,比2012年增加了187.26平方公裏,平均水位上升超過3米,水域麵積達到2012年以來的最大值。

根據該中心提供的2012年至2022年青海湖區域衛星遙感監測圖片,可以明顯看出青海湖水域麵積近十年發生的變化。

通過多年濕地保護、退化草地治理、陸生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等一係列生態保護與治理措施,青海湖湖水水質不斷向好,水生態日益優化。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連續多年對青海湖的水質進行監測。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李小輝:根據我們十多年來積累的數據來看,隨著水位的上升,湖泊的鹽度從千分之十二下降到了千分之十。雖然青海湖的水生態係統比較單一,但是這些(浮遊生物)種群還是集中於那些比較傾向於清潔水體的種群,說明整個青海湖的水質還是比較穩定、比較好的。

青海湖是控製西部荒漠化向東蔓延的天然屏障,青海湖麵積增大,對遏製周邊沙漠化及生態保護具有重要意義。青海湖水域麵積上漲後,原先青海湖沙島地區裸露的沙地被湖水淹沒,形成了大片濕地,為黑頸鶴、大天鵝、斑頭雁等多種水禽提供了絕佳的繁衍和棲息場地。有些候鳥適應青海湖日益擴大的濕地麵積和逐漸向好的生態環境,成為了青海湖的留鳥。

洄遊的湟魚、遷徙的飛鳥,共同織就了一幅熱鬧而和諧的生態畫麵。隨著湟魚洄遊高峰的到來,青海湖周邊還有許多精彩的生態故事正在上演。

點擊視頻

| 微矩陣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