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眼觀•時事開講| 調休呼聲裏看向往的生活
2023-07-02 22:58

端午假期剛結束,“調休”話題一度衝上熱搜第一。每到小長假前後,調休猶如生活和工作旋律上的“變奏”,既在忙碌的日常中,給很多人創造了出行旅遊、探親訪友的機會,又因對有規律節奏的微“調”而屢屢引發熱議。

假日分布的動態調整和優化

回顧過往不難看到,我國的節假日設立是一個動態調整、不斷優化的過程。1999年,法定年節假日從7天增至10天。2007年修改後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公布,2008年起施行,雖然五一勞動節從放假3天減為1天,但同時新增了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各放假1天,全體公民放假天數增加到了11天。

節假日模式也在迭代,1995年“雙休日”出現,1999年“黃金周”問世,2008年增加3個傳統節日假期,2015年出現 “2.5天休假模式”的探索……可以看到,假日天數的增多,伴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生產力和生產效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上升等因素變化。目前,周末休息日加上國家法定節假日,已經占到了全年日程的近1/3,專家表示,從時間總量來說不算太少。

從公開文件透露的信息看,節假日還將進一步優化——2022年國家發改委、文旅部聯合印發《國民旅遊休閑發展綱要(2022—2030年)》,提出部署培育現代休閑觀念、保障旅遊休閑時間等10項重點任務,其中優化全國年節和法定節假日時間分布格局這項具體舉措,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關於調休,眾口難調?

適合國人需要,應運而生的小長假、長假、黃金周,充分發揮了節假日的休閑功能,1999年“十一”是第一個“黃金周”,據有關統計,全國出遊人數7天內達到28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實現141億元。多年增長的數據和火爆的消費旅遊市場證明,“黃金周”為代表的假日經濟對於刺激消費的作用十分明顯。長假還體現了文化傳承功能,讓傳統節日文化融入現代生活。

同時,關於節假日調休、假日分布的話題沒有遠離公眾視野。去年,一家媒體發起《優化法定節假日時間分布格局,你有啥建議?》,在幾個選項中,選擇了適當延長春節假期的占57%,除此之外,還包括減少年中節日調休(17%)、重視重陽等傳統節日(13%)、增加暑期假日(9%)等。從“端午節要調休”到“考生喊話取消調休”,相關話題更是每隔一段時間就登上熱搜。

來源:微博

調休涉及到每個人的自身工作生活節奏,因人而異、眾口難調。以近期引起關注的節日調休為例,端午節放假後連著6個工作日;今年還有一個長假即中秋國慶,節前不調休,連放8天假,節後連著7個工作日。對此,不同的觀點基本分為兩種:一種是明確支持調休的,認為節假日調休有必要有好處,對於離家較遠的工作族來說,至少有長假回一趟家,好好陪伴家人;另一種認為調休之後的長假可能就多了一天休息,卻打亂兩周的時間安排,值班、補班也會導致休息了還累。

聆聽多種聲音、滿足更多需求

網友眾說紛紜,之所以如此關注法定節假日的時間安排,也是因為與自身休戚相關——其中傳遞出的新需求新動向,值得聆聽。

一方麵,從眾多熱議看,如今大家從心理上對假日怎麼過提出了更高、更多元要求,包括休閑、出行體驗感獲得提升,而不是紮堆出遊、“出門不是看景而是看人”。這種期待也給消費休閑場景的升級帶來了機會。優化假日分布,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休閑旅遊需求為契機,通過科學合理、滿足公眾心理預期的設置,必將進一步激發旅遊休閑產業內生發展動力,促進行業發展,刺激消費活力,也滿足百姓需要。

另一方麵,從多種多樣的意見可看到,優化假日分布,也需要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綜合考慮假期安排對用人單位、生產經營發展、相關行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麵的影響。

可見,法定節假日的優化分布並不僅僅是增減幾天、調還是不調那麼簡單。眾口難調,節假日的調整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隻能盡可能尊重大多數人的意見。調休隻是手段,怎樣對民眾工作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都有正向意義,才是關鍵。這個尋找最優解的過程,本身就必定能獲得更多認可和共鳴。

要獲取最優方案,需要統籌考慮,聽取百姓和企事業單位的聲音。如果隻“淺聽”一下也是不夠的,舉個例子,從輿論場域的觀點,煩惱於調休帶來的前後補班之聲較多,有網友直接建議長假取消調休,但在相對“低調”的意見裏,一定也有眾多讚成調休、不支持取消調休的網友,有必要得到同樣重視。

相關部門科學規劃、係統安排、切實調研,社會各界在共情的基礎上集思廣益、理解認同,必將讓節假日滿足更多人的美好生活需要。

評論員 王夢航 薛蓓

校對 李海慧

| 微矩陣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