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住院費用“床邊結算”,南通出台改善醫療服務20條舉措
2024-07-17 21:49

揚子晚報網訊(記者 朱亞運 通訊員 高銘)為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充分運用新手段、新技術、新模式,打通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堵點淤點難點,進一步增強群眾看病就醫幸福感、滿意度,日前,南通市結合該市實際,印發出台《關於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20條舉措”),從就診流程、模式、服務、態度、環境等五個方麵改善醫療服務水平和質量。

圖片

“20條舉措”聚焦流程更科學,要求二級及以上醫院普遍建立預約診療製度,推廣診間、跨科、複診、診療團隊內、醫聯體內等多種預約模式;要求建立門診“一站式”服務中心,為患者提供導診、谘詢、檢查檢驗預約、投訴建議受理、便民設備租借等服務;執行“先診療後付費”服務,針對患者門急診就醫過程中反複繳費排隊的痛點,加快推行以“信用承諾”為基礎的參保人員“先診療後付費”服務,實現全部診療項目結束後合並一次性支付費用;推行“預住院”模式,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在保障醫療質量安全的前提下辦理“預住院”,縮短入院後術前等待時間和住院時間,解決“看病難”“等床位”問題;推廣住院費用“床邊結算”,各醫療機構將辦理窗口前移到病區,讓有需求患者在病床上就可以完成醫保、大病救助等項目報銷,實現患者出院手續辦理的“零跑腿、零等候”。

“20條舉措”聚焦模式更連續,深化醫康和醫防融合,要求各醫療機構組建早期康複介入多學科團隊,加強康複科在多學科會診中的參與度,促進醫療康複與社區康複相銜接;強化出院患者隨訪服務,推動基層醫療機構與三級醫院建立遠程醫療服務關係和雙向轉診通道,指導醫療機構建立患者隨訪製度和計劃,根據不同病種特點及診療規律,明確隨訪時間、頻次、內容和形式等,建立隨訪檔案;加強智慧醫院建設,提供智能導醫分診、候診提醒、診間結算、移動支付等線上服務;實施“醫路滬通”行動,加深滬通醫療合作,建立群眾需求登記製度和來通上海專家庫。各醫療機構根據群眾就醫需求,有針對性地對接邀請引進上海相關專科名醫、名家來通坐診,為群眾“請醫上門”。

“20條舉措”聚焦服務更高效,推進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提升資源利用效率,避免不必要的重複檢查,減輕患者就醫負擔;優化完善“一號管三天”,在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全麵落實“一號管三天”政策的基礎上,鼓勵民營醫療機構和基層醫療機構參與;針對基層醫護人員短缺、服務能力不足等問題,推動市級優質病理診斷、臨床檢驗、醫學影像資源共享與下沉;推進南通市急救中心與各縣(市、區)急救中心、各醫療機構急救急診暨“五大中心”信息互通共享,逐步實現全域內急救指揮“一張圖”、醫療救治“一張網”。

“20條舉措”聚焦態度更友好,全麵推進“數字護聯網”建設,提高護理工作效率,減少臨床護士不必要的書寫負擔,讓護士有更多時間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針對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做好就診環境的適老化、無障礙改造,解決影響老年患者就診的“數字鴻溝”困難;開設用藥谘詢窗口,提供專業化藥物谘詢、用藥指導、藥物隨訪、常用中藥的使用注意事項及飲食配伍禁忌、中西藥之間的相互作用等服務。

“20條舉措”聚焦環境更舒適,增設院內便民停車,通過采取“增加臨時停車位、空餘車位共享、增加引導人員、出租車進醫院”等一係列措施優化停車管理方式,緩解醫院患者停車難、職工通勤難、周邊交通因停致堵等問題;醫療機構樹立大健康理念,將健康促進和健康教育貫穿門診、出院、住院等各診療環節,主動為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谘詢和指導;推進平安醫院建設,提升醫院安防係統能力水平,強化警醫聯動,維護公平就醫秩序,為人民群眾看病就醫、醫務人員治病救人營造安全診療環境。

編輯:王麗麗

校對 陶善工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