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於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重點研究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40多年前,在“向何處去”的十字路口,中國共產黨作出改革開放的曆史性抉擇。這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古老民族踏上了邁向現代化的新的征程。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進全麵深化改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嶄新局麵。
風生水起逐浪高。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要抓住什麼、推進什麼,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泰州聚焦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先後出台教育優先優質發展18條、“優教5條”等政策,省優質園覆蓋率、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達標率、三星級以上高中覆蓋率均居全省第一。聚焦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全域推進國家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高起點打造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行動,分級診療體係加快構建完善。聚焦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係,在全省率先出台“一老一幼”整體解決方案,一體推進養老托育普惠服務,創新推出的困境兒童“主動發現”機製獲全國表彰。從曆史性解決絕對貧困問題、實現小康“千年夢想”,到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係、社會保障體係、醫療衛生體係……中國式現代化以人民為念、以民生為大,紮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提升著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揚帆奮進正當時。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製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地方考察中提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此後在多個場合作出係統闡釋和重大部署。在新質生產力的“春之聲”中,各個地方新產業新項目猶如一株株蓄力拔節的禾苗,向陽而生,生機勃發。靖江找準傳統產業升級的突破點,找準新興產業壯大的增長點,找準未來產業培育的切入點,有力打造“海陸空天”先進製造業集群,有汽配、造船等傳統產業的“換新”,有航空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謀遠”。發展新質生產力,既是發展命題,也是改革命題。關鍵是通過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讓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築牢高質量發展的堅實保障。
東風浩蕩旭日紅。改革開放是中國和世界共同發展進步的偉大曆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不僅發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新時代以來,中國以對世界經濟增長30%左右的年平均貢獻率,成為全球增長的最大引擎。水,是江蘇最鮮明的符號。新一輪長江經濟帶發展,正重塑江蘇對外開放經濟地理版圖。沿江地區成為集聚全球高端要素、參與國際競合的開放引領區,沿海地區成為“一帶一路”開放的戰略要地、江海聯動發展的主戰場,江淮生態經濟區爭當開放發展生力軍,新時代江蘇對外開放新格局加速形成。去年,江蘇省進出口總額5.25萬億元,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占全省比重達42.9%。全年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481家,實際使用外資253.4億美元、居全國首位。舉辦首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第五屆中美友城大會等等國家級涉外活動。攜手共行天下之道,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也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中產生,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發展壯大。新征程上再揚帆,以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開辟中國式現代化廣闊前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必將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又一座標注時代的裏程碑。(孫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