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盞銅牛燈,從東漢亮到今天。先人的環保理念如今早已深入人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已是當今社會共識......”7月20日,在江蘇睢寧縣金城街道崗頭社區農家書屋裏,睢寧縣博物館講解員小姐姐正耐心地向暑期來書屋學習的社區孩子們介紹睢寧出土的1700多年前的銅牛燈。2017年以來,睢寧在全縣範圍內開展“農家書屋”建設,截至目前,全縣共建成381個農家書屋,藏書數量近百萬本,同時,該縣還著力創新“農家書屋”的“建、管、用”工作機製,通過一係列活動讓 “書香睢寧”在當地深入人心。
在金城街道崗頭社區農家書屋裏,誌願者指導孩子們拿已加熱好的糖畫筆,勾線、塗改、描紋......一幅幅精美靈動的文物畫作躍然紙上。“賞文物、畫文物,孩子在學習、觀察、了解文物的同時,感受到了睢寧的曆史文化博大精深。相比傳統的看與聽,‘動手做’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10歲朱鏡如的家長高興地與記者分享。
睢寧縣委宣傳部文化藝術與新聞出版電影科負責人馮倩表示,“農家書屋非遺學堂”將非遺技藝與文物知識、藝術鑒賞完美地結合,在提升孩子們對傳統文化認識的同時,讓他們把所見所聞所想用繪畫的形式藝術呈現,美好閱讀就從“曆史”走到“現實”了。目前,“睢博曆史文化小課堂”“非遺小課堂 護苗共成長”等活動已經走過了8個鄉鎮農家書屋。
現在的睢寧城鄉,可以說書香彌漫了角角落落。從最東邊的沙集鎮朱廟村,到最西邊的雙溝鎮上壩村,381家農家書屋猶如一朵朵文明之花盛開在希望的田野上。依托睢寧縣圖書館、54所昭義讀書房、18個鎮級圖書館,讓鄉村全麵振興之路一路生花,一路書香。3個縣級公共文化場館分別是圖書館(國家一級館)、文化館(國家一級館)、博物館。其中圖書館紙質書藏量10.9萬冊、地方文獻1500餘冊、數字圖書資源存儲量10TB、持證讀者證26500餘人。全縣402個村(社區)全部配齊通借通還電腦和1名專兼職書屋管理員,與縣圖書館共建數字化借閱係統,開展農家書屋管理員係統和借還業務培訓,配置掃碼槍和圖書卡等設備,全部實現通借通還、互聯互通。
金城街道宣傳委員陸明向記者介紹,耕讀傳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農家書屋可以賡續“勤耕悅讀”傳統。書屋配備有不少種植、養殖、生產等農業適用型書籍,讓村民通過閱讀學習,感受現代農業技術的快速發展,也提升了文化素養。
2017年,睢寧在全縣範圍內開展“農家書屋”建設,截至今年,共建成381個農家書屋,藏書數量近百萬本;著力創新“農家書屋”的“建、管、用”工作機製,舉辦“閱享生活,四季有你”係列活動啟動儀式,評選“書香家庭”“書香企業”“書香校園”,聘任“全民閱讀推廣人”“全民閱讀推廣組織”。今年發放農家書屋宣傳資料5000餘份,海報10000餘張,編排文藝節目40餘個,受眾人數超10萬人。
“農家書屋作為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和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陣地,擔負著全縣群眾學習科技知識的‘充電站’、傳播先進文化的‘主陣地’和日常生活的‘精神樂園’的使命。”睢寧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洪海濤表示,正是有了“根”的堅守、“魂”的引領,鄉村全麵振興的步伐才越發鏗鏘堅定。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記者 馬誌亞 通訊員 顧士剛 譚曉立
編輯 王育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