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傳統非遺“在活化中保護、在利用中傳承”
2024-07-22 15:18

 7月20日,第二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在宜興開幕。本屆非遺保護年會以“守正創新 賡續薪火”為主題,將連續三天舉辦非遺大集,通過彙集全國300餘項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以館、店、鋪、攤、街、水域的立體展陳方式,全麵呈現“水韻江南”“食行九州”“千茶百器”“錦繡中華”“曲苑雜壇”“窯窯相望 薪火相傳”六大板塊內容,讓觀眾沉浸式體驗一場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融合的非遺盛宴。

我國是非遺大國,非遺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塊瑰寶。截至2023年12月,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認定非遺代表性項目10萬餘項,其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557項,各級代表性傳承人9萬餘名,其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3056名;截至2022年,中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項目共計43項,總數位居世界第一,為世界文化的多樣性貢獻了中國色彩。

非遺是老祖宗留給後代的寶貴財富,是先人智慧和勤勞的結晶,更是中華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的重要載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紮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係統性保護,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如何保護好、利用好、傳承好非遺文化,一直是一個亟待破解的難題。我們不能為了保護非遺而束之高閣,而是應當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傳統非遺“在活化中保護、在利用中傳承”。

傳統非遺曆經時間沉澱而經久不衰,固然有其存在價值和強大生命力。但是非遺畢竟是時代的產物,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一些非遺早已被先進生產力所取代,但是其文化價值、曆史意義不可磨滅,需要在活化中予以保護,讓子孫後代知道我們從哪裏來,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例如,雕版印刷技藝雖然已經被現代印刷設備所替代,但可以開發出家庭版的雕版印刷玩具,讓小朋友們在寓教於樂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魅力;印刷線裝版的《唐詩三百首》供人珍藏,讓人們感受到墨香書韻。隻有想方設法讓傳統非遺融入現代生活,非遺才能在保持活態中得到發揚光大。

其實,傳統非遺並非“一無是處”,而是依然魅力無限,關鍵在於如何利用。在揚州遊客如織的東關街上,冬榮園小劇場裏的揚劇、昆劇一場接一場上演,令遊客應接不暇、拍案叫絕。漆扇是以扇子為載體,運用國家級非遺漆染工藝手工染製而成的藝術品,而如今成為揚州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網紅文創產品”,遊客自己手拿一把白扇,在自己選擇花色的顏料桶裏輕輕一轉,一把隨心所欲創作出來的漆扇就做好了,體驗感和參與感十足。實踐證明,不能隻把非遺當成老古董“讓人看”,更要開發出各種文創產品“讓人玩”,才能在不知不覺中傳承非遺文化。

本屆年會以“新時代下的非遺新使命”為主題舉辦主論壇,同期還將以“新經濟:非遺的生活化、時尚化”“新傳播,開展非遺傳承人圓桌沙龍,搭建非遺領域對話交流平台。”無論是活動主題還是探討內容,無論是非遺展示和參觀體驗,無不彰顯出傳統與現代、非遺與生活的結合理念,讓傳統非遺“在活化中保護、在利用中傳承”,定能推動非遺文化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 (林西/文)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