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沭陽大地草木蔥蘢,萬物豐茂,一派生機。
清晨,桑墟鎮條河村村民任玉吃過早飯,便騎著電動自行車到村口榆葉梅基地上班。前年,她從亚博体育 彩票 返鄉,在“家門口”找了份工作,收入可觀。
位於蘇北地區的沭陽,是典型的人口大縣,戶籍人口196萬人,排名全省第一。過去,沭陽倡導勞務輸出增收致富,高峰時外出務工人員數量達45萬人。
近年來,沭陽轉變思路,將返鄉創業就業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結合,聚焦花木電商、圖書交易、快遞物流等特色產業,大力實施“歸雁工程”,推動產業創業就業聯動,成功吸引28.2萬人返鄉。
借助這一重要增長極,如今的沭陽站穩“蘇北經濟第一縣”,2023年全縣GDP達1411.67億元,居“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第62位。
培育特色產業
打造創業就業“新引擎”
沭水之陽,中國花木之鄉。
沭陽栽植花木曆史悠久,可遠溯至唐代,但作為產業發展壯大,始於20世紀末。
彼時,在政府“有形之手”推動下,沭陽提出“花木興縣”戰略,舉全縣之力發展“花木經濟”。
“起步階段,幹部帶頭,群眾跟進,直至在全縣鋪開。”當地退休幹部沈士舉回憶道。
進入互聯網時代,沭陽花木銷售告別“喇叭喊”,實現了“網店賣”“直播帶”。
“觸網”,不僅降低了沭陽花木產業創業門檻,還吸引了許多年輕人返鄉創業就業。
“90後”李敏是典型代表之一,她身殘誌堅,大學畢業後,返鄉做起花木電商,2017年被選拔為新河鎮雙蕩村黨總支副書記。在她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人回村創業,形成“家家有項目、戶戶有網店、人人有錢賺”的創業氛圍。
乘著互聯網經濟“東風”,沭陽積極推動花木產業轉型,精心培育以“沭派盆景”為主的精品花木體係,引導花木電商直播由過去單獨直播銷售創新為矩陣直播拍賣。
“5000元第3次,成交!”在紮下鎮藝森園盆景造型基地,拍賣師一“槌”定音,一盆剛上架的五葉鬆盆景被高價賣出。盆景師老張在杭州當了15年數控機床工程師,2021年返鄉從事盆景銷售。“沒想到家鄉發展得這麼好。”老張說。
在沭陽,年收入“一萬兩萬不算數,八萬十萬才起步,過了百萬才算富”,這一俗語在沭陽花木產區廣為流傳,成為群眾致富的生動寫照。
沭陽花木產業的蓬勃發展,為返鄉人員創業就業提供了更多資源和機會。數據顯示,沭陽縣花木種植麵積達60萬畝,去年花木銷售額突破300億元,直播銷售額占全國三分之一,花木產業帶動35萬人創業就業。
就在發力花木產業的同時,沭陽還依托電商產業積極打造區域服務業發展高地。
一方麵,沭陽大力發展快遞物流、圖書交易等產業,構建“縣有園區、鎮有集中區、村有網點”的三級物流體係,每年可承載快遞物流2億單以上。
不聞人語響,隻聞“噠噠”聲。在中國沭陽國際圖書城裏,一台台打印機不間斷地“吐”出快遞單。
“我是2007年返鄉從事圖書銷售的,高峰期每天發貨幾萬單,年銷售額超3000萬元。”沭陽縣書刊發行協會會長張榮華介紹,目前該縣從事出版物經營的企業有8000餘戶,經銷全國80%出版社的圖書,是全國重要的圖書集散地。
另一方麵,沭陽聚力打造以電子商務、信息科技服務、健康醫療特色產業為戰略支撐的產業體係,培育出傳智播客、鳳凰學易、百寶科技等優質企業近40家。僅南部城區的蘇奧電子商務產業園,就有500餘家電商企業和賣家入駐,帶動就業4000餘人。
為給返鄉人員提供更多就業崗位,沭陽圍繞綠色家居、紡織服裝、機電裝備三大百億級產業集群,培育規上工業企業982個、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35個,提供崗位超30萬個。
今年上半年,沭陽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32元,同比增長6.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45元,同比增長5.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53元,同比增長7.2%。
放大要素帶動
營造創業就業“強磁場”
栽下樹築好巢,關鍵要引“雁”歸。
在沭陽,一度長期設有勞務輸出辦公室,現在已被返鄉興業辦公室替代。名稱改變,折射出沭陽人才回流趨勢明顯。
近年來,沭陽大力實施“歸雁工程”,以重大節慶為媒開展宣傳引導活動,指導各鄉鎮完善在外人員檔案歸集,在外地設立返鄉創業就業站,線上線下發布就業崗位信息、創業扶持政策,呼籲更多人返鄉創業就業。
在高墟鎮,該鎮宣傳委員李舫向記者展示了一摞小冊子,上麵記錄著各村在外人員的情況,包括年齡、現工作(就讀)地、家庭情況、聯係方式等,由專職人員定期跟進、動態更新。“這是我們按圖索驥的‘數據庫’,全縣各鄉鎮都有這麼一摞。”李舫說。
廣撒“英雄帖”,必有“雁”歸來。
去年,楊自和從濟南一所高校畢業後,入職沭陽一家幹花加工企業。年底,他領到1800元一次性就業補貼。
為吸引更多外出的人返鄉,沭陽出台《沭陽縣鼓勵返鄉創業就業若幹措施》,對初次就業補貼、企業吸納就業獎勵、返鄉創業購房補貼等,都進行了規定。僅2023年,該縣就發放各類就業創業補貼約7000萬元,幫助1.34萬人返鄉就業創業,扶持490名大學生成功創業。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外出的人想回來,讓回來的人有事做”,沭陽打出一套政策“組合拳”。
沭陽持續加強創業孵化載體建設,提供創業培訓、政策谘詢、開業指導等各類服務,讓創業者“拎包入住”。目前,全縣共建成國家級孵化基地1家、省級雙創示範基地2家、省級創業孵化基地4家、縣級返鄉創業園30個,孵化各類創業主體3000家。
“家鄉政策好、環境好,我們企業發展得也越來越好!”今年39歲的葛誌偉,從同濟大學畢業後在外打拚多年,2017年返鄉創業。如今,他創辦的江蘇通強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年銷售額達3億元,用工近300人。
對普通創業者而言,資金是擋在麵前的第一道門檻。為此,沭陽創新信用貸款模式,推進“蘇崗貸”,不斷加大對返鄉創業者的支持力度。近三年來,沭陽累計發放創業就業扶持資金2億元、創業擔保貸款8.4億元,扶持1.3萬人自主創業,帶動3.8萬人就業。
免費開展技能培訓,則讓返鄉人員創業就業更有底氣。沭陽通過企業下單、培訓機構出單、勞動者點單、政府買單的“四單”模式,依托淘寶大學、農廣校、職業教育、人社部門職業技能培訓等載體,“量身定製”覆蓋不同主體和各個階段的技能培訓。近年來,該縣培養了8200名產業帶頭人、3.3萬名農業經紀人、2.9萬名鄉土人才。
沭陽還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技能銀行”,設立個人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電子檔案,製定技能學分認證、轉換標準,對勞動者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獲得的學分、證書、工作經驗等進行認定,推動擁有職業技能等級的技能人才參加職稱評審。
據沭陽縣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周銘敏介紹,去年9月,《盆景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在第十屆沭陽花木節上發布,該項標準由沭陽縣承接製定,是全國第一次由縣級單位承辦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的研究製定,讓5.3萬名農民工持證上崗。
優化服務保障
夯實創業就業“壓艙石”
“雁”引得來,還要留得住,更要發展好。
“回家創業是好的,家鄉很多政策管用又優惠。”賢官鎮一家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他由於信用良好,成功申請到15萬元信用貸款,解決了辦廠的資金難題。
在桑墟鎮,“歸雁”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由該鎮元興村大學生仲亞蘭創建的天酬木業、該鎮劉寨村青年王天倫創辦的天龍木業、該鎮楊興村青年王家強創辦的采莓兒生態農業采摘園等20多家創業實體正在異軍突起,成為強鎮富民新的增長極。
這群外出闖蕩或換了腦子或闖了路子或掙了票子的“歸雁”,之所以留得住,根源在於家鄉不斷優化提升政務環境、就業環境、生活環境,免除了他們各項後顧之憂。
在頂層設計方麵,沭陽將返鄉創業融入全縣發展大局,調整縣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和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究就業創業重大決策問題,及時製定政策措施。
沭陽在縣級層麵建立創業就業服務中心,在各鄉鎮(街道)成立“家門口”創業就業服務站,在各村(居)設立創業就業聯絡站,並組建返鄉創業聯盟和創業指導專家服務團,為返鄉人員打造15分鍾創業就業服務圈。
針對失業人員、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低收入家庭、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沭陽鼓勵他們創辦小規模經濟實體,放寬新注冊個體工商戶營業場所登記條件限製。僅2023年,全縣新增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3.44萬戶。
而對於以快遞員、網約車司機、外賣配送員等為代表的新就業群體,沭陽縣專門開辟維權綠色通道,提供法律援助、心理輔導等服務,保障新就業群體合法權益;通過選樹先進典型,參與各類評先評優,增強新就業群體職業榮譽感;通過建設“車手微家”服務站點,提供“醫食駐行”等貼心服務,提升新就業群體工作“幸福感”。
“為了讓返鄉人員對城鄉生活不再有明顯落差,在不斷優化創業就業環境之外,我們還大力推動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均衡化,拉近城鄉生活差距。”沭陽縣相關部門負責人說。
漫步錢集鎮效佐小區,一排排樓房整齊排列,道路幹淨整潔,周圍綠樹成蔭,環境優美。不少居民說:“小區不僅有衛生室,還建了yabo2020 廣場,出了小區就有公交站台,坐公交車到縣城才一元錢,很方便、很實惠!”
傍晚時分,在桑墟鎮一處空闊的廣場上,男女老幼一群人正在唱唱跳跳,好不熱鬧。桑墟鎮工業辦負責人樊冬生說:“我們十裏老街一到晚上燈火通明,飯店營業到淩晨,超市24小時不打烊。”
產業興,創業就業才能旺,城鄉發展才更協調。
沭陽縣解放思想、敢想敢幹,政府立足資源稟賦超前謀劃,優先發展投入少、見效快、門檻低、就業帶動能力強的產業,配套一係列鼓勵政策,大大激發了在外求學、務工和經商人員報效桑梓、創業家鄉的熱情,由此帶來“歸雁還巢”的可喜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