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響中國】黨建網評|以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開辟中國式現代化的廣闊前景
2024-08-08 08:28

以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開辟中國式現代化的廣闊前景

孫耀勝

 

  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學習好貫徹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必須深刻認識到:改革開放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廣闊前景。在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麵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麵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麵對人民群眾新期待,隻有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才能把握時代脈搏,不斷把中國式現代化推向前進。

  把握方向:保持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定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改革開放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改革開放是一場深刻的革命,必須始終沿著正確的道路前行。麵對紛繁複雜的國內外環境、麵對各種利益訴求的相互激蕩,要找準改革的脈搏,保持清醒的頭腦,確保全麵深化改革的事業行得穩、走得遠。其一,必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進行的改革開放不是另起爐灶、改弦易張,而是為了革除體製機製弊病,增強社會主義的發展生機。必須堅定改革的社會主義方向,通過全麵深化改革使社會主義製度更加成熟與定型,將製度優勢轉化為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效能。其二,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全麵領導。改革開放是黨領導人民進行的一場偉大社會革命,堅持黨的全麵領導是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必須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不斷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的能力,引領改革開放的航船奮勇向前。其三,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必須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全麵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麵深化改革的一係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武裝頭腦,指導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改造,不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注重創新:激發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勁活力

  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充分證明,奇跡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來自中國共產黨人大力推進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製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麵創新,每一次重大創新都為黨和國家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蓬勃發展,要傳承改革開放的寶貴經驗,繼承和弘揚創新精神。一是堅持黨的自我革命。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要保持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高度自覺,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完善黨的自我革命製度規範體係,不斷推進黨的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積極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始終成為人民的主心骨。二是推動法治體係建設。全麵深化改革取得曆史性偉大成就,離不開法治提供的根本性、穩定性、全局性的製度保障。要深化法治領域改革,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健全公正執法司法體製機製,完善推進法治社會建設機製,加強涉外法治建設,以法治現代化保障中國式現代化的實現。三是強化教育、科技和人才支撐能力。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製機製一體改革,健全新型舉國體製,提升國家創新體係整體效能。破除阻礙和束縛教育科技人才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製機製束縛,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和人才強國。

  站穩立場:彙聚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合力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人民群眾是曆史的創造者和改革開放事業的實踐主體。”中國改革開放事業之所以能夠不斷向前,同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善於從人民群眾中汲取力量與智慧有著必然的聯係。堅持全麵深化改革,要突出人民利益導向。要著力解決關係人民切身利益的問題,積極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把人民當家作主體現到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各方麵。堅持全麵深化改革,要堅持人民評價標準。全麵深化改革的成效如何,人民的評價最權威。要看各項舉措是否惠民生、順民意、暖民心,要看發展是否為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要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堅持全麵深化改革,要尊重人民主體地位。隨著改革開放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更要加強人民當家作主製度建設,健全協商民主機製和基層民主製度,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充分相信人民、緊緊依靠人民,集中人民的拚搏奮鬥和聰明才智,彙聚起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磅礴力量。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的關鍵時期。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要總結和運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麵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貫徹“六個堅持”的重大原則,團結一致、矢誌不渝、勠力同心,以堅定的信心和頑強的意誌,共同開啟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嶄新篇章。

  (作者單位:湖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