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七夕,坐上揚子“愛情大巴”
2024-08-10 07:14

 圖片

圖片

圖片

  我為什麼要結婚?為什麼要生小孩?戀愛又應該怎麼談?這是時下不少年輕人困惑的問題。今年七夕,揚子晚報聯合“去哪兒”,開出“愛情大巴車”,帶您看看三位平凡普通的南京人,對這個問題是如何看的(掃碼可參與H5互動,在紫牛新聞APP牛油果社區留言可贏取定製小禮品)。和很多采訪對象不同,這三位市民不是特別的新聞人物,是記者們從日常采訪的積累中,選出的對這三個問題頗有感觸的人。我們把他們的故事,送給正在過七夕的你。

        策劃 王小芳 徐媛園 美編 趙岑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徐媛園

  參與有獎

  掃描二維碼參與互動,留下您的聯係方式,贏取“去哪兒”提供的10份旅行轉換插頭。活動時間:8月9日~8月11日

  1 怎麼談戀愛?

  “談戀愛就是——認清自己、認清對方,別讓對方‘猜盲盒’。” ——張譯文

  到底怎麼找對象、怎麼談戀愛,很多人對這個概念可能是模糊的。他為我付出多就一定好嗎?兩個人在交往過程中到底應該怎麼相處?可以看看小飯店的“大堂經理”張譯文的故事。“我當時嫁給他的時候,他沒房沒車,工作就是一個小品牌的銷售,”張譯文說,但她看中老公的人品:“我覺得他對人真誠,有責任感。”2013年,頂著父母的壓力,她和老公走進了婚姻殿堂。

  從戀愛到結婚,再到現在女兒8歲,張譯文的日子過得平平淡淡:女兒可愛、老公上進,自己的小店也開得風生水起,在南站買了新房,家裏的二手車也置換了新車。很多人說她和她老公都是有生活智慧的人,但她覺得其實這種“智慧”很簡單。“戀愛其實就是溝通,這個過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清自己和認清對方。”

  現在他倆有事就攤開說,在情緒穩定的狀態下,看能不能達成意見統一:“如果不統一也沒事,溝通中肯定會發生理解的錯位,但兩個人對於感情的珍惜,都會化解矛盾。事情不能在心裏憋著,兩個人都要對對方坦誠。”

  這種坦誠讓張譯文很安心:“我老公為了讓家庭過得更好,工作非常努力,現在是一個大品牌的區域負責人,他一周回來一次,我們有很強的互信感,因為我們對對方很坦誠。”“我以前看到房間亂也會生氣,覺得憑什麼都是我做家務。但想想其實他也累了一天了,家裏是避風港,我多付出一點也沒關係。”張譯文說,她的“不計較”,也是從“溝通”裏得來的:“他看到書或視頻裏,有什麼樣的感悟和我說,我有一些想法也和他聊聊,這也幫助我們更加了解對方。”張譯文說,“很多時候你給他自由度、他也會反饋給你對家庭的珍惜感和責任感。”“我覺得其實戀愛、結婚、生小孩,都是讓我們明白,人不是有錢才會快樂,當我們學會如何去掉心中的自私、計較這些負麵的情緒後,才真的會很快樂。”張譯文說。

  2 婚姻是什麼?

  “婚姻是要讓彼此看見對方,學會和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成為最親的人,人會獲得最大的豁達感。” ——“準媽媽”俞夢婕

  1992年出生的俞夢婕還有十天就要迎接她生命的另一個階段——迎來一個可愛的寶寶。而對於自己正在經曆的人生階段:婚姻,她有著自己的感悟。“我屬於晚婚,”俞夢婕說,結婚前她是位“女強人”。

  作為“大齡女青年”,俞夢婕結婚是被“激”的。在相親幾次後,俞夢婕選擇了媽媽認為的“靠譜小夥”。九個月後,他們就結了婚。和很多年輕人一樣,婚後俞夢婕會把父母的相處模式帶到自己家庭裏來,也會對比周邊朋友、網絡上網紅的家庭生活:“但是他不是我爸媽,也不是網上的誰。”俞夢婕明白這一點,花了很多年:“他來自另外一個家庭的塑造,他是一個和你沒有血緣關係,但又最親密的人。”前三十年都活在“自己”裏的俞夢婕開始思索如何與老公相處。

  “我開始不再自我感動式地給他做早飯,也不會埋怨說怎麼這個活是我幹他怎麼不幹,他不幹我就先幹。如果他不善言辭,我就說點俏皮話逗逗他、誇誇他。”俞夢婕說,當她自己不再擰巴、糾結的時候,她發現老公也會和她形成良性互動,會更珍惜家庭也會更為家庭充滿幹勁。“我會越來越感受到夫妻之間是相互扶持、依靠,而不是把握和掌控。”俞夢婕說,“婚姻是彼此看見對方。當我們彼此能夠看見對方的時候,才會真正發現婚姻帶給我們的,是讓我們自己更加寬廣、更加豐富和圓滿。”

  “人的一生除了了解自己,可能還要去了解另一個人,”俞夢婕說,“這種了解可能需要一輩子,所以我也不強迫自己去理解對方,不消耗自己,但也一點點地打開自己的心,去看到他,在這個過程中我會逐漸感受到最大的豁達感和安定感。”俞夢婕說,這讓自己對身邊很多人和事都很包容,而這種包容又會讓她收獲更多的善意。“我每一天都會感覺過得很開心。”俞夢婕說。

  3 孩子意味著什麼?

  “生娃是讓人學會怎麼把愛給你一個有血緣關係的‘陌生人’,從忘記中重新找到自己的童心。” ——全職媽媽嵇小娟

  1983年出生的全職媽媽嵇小娟是一位二胎全職寶媽。最初選擇生兩個孩子,是因為自己喜歡小孩。但有了兩個娃後,嵇小娟發現家庭的氛圍、孩子的成長似乎和以前自己設想的不一樣。兄妹友善的情形並沒有出現,反而大寶塬塬會越來越對抗。“那時候全家都在說哥哥應該讓著妹妹,再加上我身邊雞娃氛圍濃厚,陪伴大寶玩泥巴的時間也越來越少,所以老大那時候變得特別不可理喻。”嵇小娟說,她後來才知道,那時在兒子眼裏,自己才是“不可理喻”的那個人。

  有一天,嵇小娟看到《三字經》裏的“兄則友、弟則恭,長幼序、友與朋”,她忽然就明白了,自己應該把更多的愛分給老大:“讓老大更有安全感,才會允許媽媽把更多的愛分給小寶。”想通這一點後,嵇小娟的生活開始了顯著變化。比如哥哥在桌上吃飯掉了米粒,被妹妹告狀,嵇小娟不再指責哥哥,而是對妹妹說:“他是你哥哥,長幼有序,你不能這樣指責他。”在給了孩子更大的自由度後,孩子們更加開心,而孩子帶來的這種天真的浪漫也無時無刻在滋養著嵇小娟。

  “孩子是跟你有血緣關係的‘陌生人’,為什麼生小孩,我覺得就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理解愛,”嵇小娟說,“我們從父母和伴侶身上感受到的是被愛,但我們也要從伴侶和孩子身上學會什麼是愛,以及怎麼去愛、怎麼把愛給到和自己有血緣關係的‘陌生人’。”“我們把父母對我們的愛,轉移到孩子身上,孩子也會把他們的愛再傳遞給我們,在這個循環裏麵,我們會得到最大的快樂。”嵇小娟說,在與孩子的接觸中,她慢慢從忘記中重新找到了自己的童心,自己也變得非常開朗,“這是一種多贏的情感狀態,它不僅讓我看到了自己童年的成長,也更好地幫我消除了對父母的濾鏡,讓我更加清晰地看見父母、看見自己。”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