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響中國】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底氣從何而來
2024-09-13 09:47

   2024年5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日照港考察時指出:“我們應當堅定一種信念,中國的改革開放之路一定可以成功。”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體現了我們黨將改革進行到底的決心和韌性,更表明了我們黨帶領人民通過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強國複興的必勝信心和強大底氣。那麼,這種信心和底氣來自哪裏?來自改革開放40多年尤其是新時代全麵深化改革10餘年的政治基礎、思想基礎、實踐基礎、製度基礎、文明基礎、民心基礎的不斷鞏固和日益壯大。

  一、政治基礎不斷鞏固

  改革的成效與執政黨的領導力密切相關,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是改革開放深入推進的根本政治保證和最深厚政治基礎。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與改革開放偉大事業同步並進、同頻共振。由改革到全麵深化改革,映照著由從嚴治黨到全麵從嚴治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麵深化改革是一場攻堅戰,是對我們黨執政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驗。”[1]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強大的政治氣魄和曆史擔當,把全麵深化改革納入“四個全麵”戰略布局之中,把全麵深化改革與全麵從嚴治黨統一起來,以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麵領導、成立中央全麵深化改革領導機構為頂層設計,確保全麵深化改革的正確政治方向;以大刀闊斧、刀刃向內、自我革命的全麵從嚴治黨,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引領和推動範圍、規模、力度如此之大的改革。質言之,“兩個確立”是新時代全麵深化改革取得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最大確定性、最大底氣、最大保證。

  二、思想基礎不斷鞏固

  改革開放以思想解放為前提,改革開放的推進與思想理論的發展成熟相伴共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隻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在改革開放的“偉大覺醒”中不斷取得新進展,從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印證了改革開放實踐與思想理論創新的深度互構。全麵深化改革是一場思想理論的深刻變革。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麵深化改革的一係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深刻回答了為什麼要全麵深化改革、怎樣全麵深化改革等重大課題,對全麵深化改革的曆史定位、方向道路、目標任務、戰略策略、根本動力、科學方法等方麵作出創新論斷,在推動全麵深化改革走向係統集成、協調聯動新階段中形成內容詳實、結構嚴整、內在統一的科學理論體係,構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改革篇,為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和有力的理論指引。

  三、實踐基礎不斷鞏固

  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實事求是分析我國國情、順應人民擺脫貧窮的強烈期待、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打破“封閉僵化的老路”、警惕“改旗易幟的邪路”,成為“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者”[3]。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推動中國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曆史進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打造了世界敘事話語,從根本上拓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空間,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大旗,讓中國不僅成為科學社會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的引領者,同時成為世界現代化進程的引領者和創造者。新時代全方位、深層次、根本性的改革及其取得的曆史性、革命性、開創性成就,為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夯實實踐基礎。

  四、製度基礎不斷鞏固

  改革被鄧小平稱為中國的“第二次革命”,但不是推翻舊製度、建立新社會的那種舊式革命,而是社會主義製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伊始,鄧小平就十分重視黨和國家領導製度的改革問題,強調“領導製度、組織製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4],明確提出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念茲在茲的就是“在各方麵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製度”[5]。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麵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明確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協同推進全麵深化改革與全麵依法治國,明確黨的領導、人民代表大會製度、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導指導地位以及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等根本製度,並聚焦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國防和軍隊、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等各領域體製機製改革,鑄牢了根本製度、完善了基本製度、創新了重要製度,構築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四梁八柱”,為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築牢製度根基。

  五、文明基礎不斷鞏固

  改革開放不僅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推動了物質文明建設,也解放和增強了整個社會活力,提振了中國人的誌氣銳氣骨氣,從根本上激活了古老的中華文明。鄧小平敏銳意識到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極端重要性,指出“風氣如果壞下去,經濟搞成功又有什麼意義?會在另一方麵變質,反過來影響整個經濟變質”[6],強調要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提出我們要搞的現代化是不同於西方現代化的中國式的現代化,並用“小康”這一充滿東方文化蘊含的新鮮概念作為我國現代化的階段性發展目標,奠定了植根中華文化沃土、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推進現代化的思路。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突出強調提升精神獨立性和鞏固文化主體性,把全麵深化改革同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堅定文化自信、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統合起來,創造了人類文明的嶄新形態,為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勁文化力量、賦予濃鬱文明底蘊。

  六、民心基礎不斷鞏固

  改革應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鄧小平把人民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擁護不擁護、讚成不讚成作為改革的決策依據,把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為改革成敗的判斷標準。改革開放讓中國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曆史性轉變。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守改革初心,“從人民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出發謀劃和推進改革”[7],不管是正風肅紀、反腐懲惡,戰勝疫情、汙染防治、脫貧攻堅、全麵小康,還是中國式撤僑、中國式救援救災、鄉村振興、共同富裕,都是為了人民而改革,都是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使改革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撐。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至上的理念鑄就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心共圓中國夢的生動局麵,為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壯大了民心基礎。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新時代最大的政治,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必由之路。前進道路上,實現目標的崇高性、麵臨形勢和風險的嚴峻性,以及問題的複雜性和艱巨性,都需要我們增強推進改革的決心和勇氣。我們要毫不動搖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把長期以來形成的政治基礎、思想基礎、實踐基礎、製度基礎、文明基礎和民心基礎鞏固好、發展好,以堅定信心和強大底氣將改革進行到底,為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團結奮鬥。

  【基金項目:本文係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新時代高校青年知識分子愛國奮鬥精神提升研究”(19YJC710048)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劉玉標,四川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研究中心研究員、西南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關於全麵深化改革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147頁。

  [2]《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158頁。

  [3]習近平:《在紀念鄧小平同誌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24年8月23日。

  [4]《鄧小平文選》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頁。

  [5] [6]《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頁、第154頁。

  [7]習近平:《關於<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的說明》,《人民日報》2024年7月22日。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