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天4例!愛心市民上演“生命傳遞”
2024-09-13 16:04

微光可成炬,星火可燎原。記者了解到,從9月4日至9月11日,短短8天時間,南京市共有4位愛心人士捐獻造血幹細胞,點燃了患者重新擁抱世界的希望,用實際行動上演了“生命傳遞”。

意義非凡的捐獻

李先生是一名軟件工程師,2008年5月,他去獻血車上獻血時主動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16年後迎來匹配成功的消息,他驚訝之餘,就一個念頭:“配型成功率這麼低,能配上,必須捐”。

9月4日,李先生在中大醫院順利完成了意義非凡的捐獻——280毫升的造血幹細胞混懸液,這份珍貴的“生命種子”將為一位正在與血液疾病抗爭的女性患者帶去生的希望。這一善舉使他成為江蘇省第1451位、南京市第201位、建鄴區第12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捐獻結束後,李先生向這位素未謀麵的受捐者表達了最真摯的祝福:“請你一定要堅強起來,因為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在你的背後,有許多人正默默地為你加油打氣。我真誠地希望你能早日康複,重新回到健康快樂的生活中來。加油!”

圖片

“生命承諾”有了回音

來自某公司的鄭經理,從2018年開始堅持無償獻血,至今已累計獻血13次,獻血量達5200毫升。他在第一次獻血時就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時刻準備捐獻“生命種子”。時隔6年,他終於接到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電話,當得知匹配成功的患者是一個隻比他兒子大一歲的小朋友時,便毫不猶豫地同意捐獻。他說:“我隻是一個普通人,如同這世間萬千大眾中的一員,但作為一位父親,我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與擔當。希望我的微小舉動,能幫助小朋友走出黑暗,迎接每一個燦爛的黎明,相信明天會更好。”

9月10日,鄭經理實現了自己的承諾,成功捐獻了218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成為江蘇省第1456位、南京市第202位、雨花台區第17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圖片

共續生命新希望

9月11日,在中大醫院上演了一幕特別的溫情場景——29歲的李先生與22歲的劉同學,兩位素昧平生的普通人,卻因共同的善意走到了一起,他們將在這一天攜手捐獻造血幹細胞,用實際行動傳遞人間最真摯的關懷與愛意。

圖片

作為一名製作義齒的技師,李先生一直懷揣著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2023年1月,他在參與無償獻血的過程中,便毅然決定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成為眾多潛在生命救援者中的一員。

今年7月,李先生與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麵對這個難得的緣分,他沒有絲毫猶豫:“入庫僅一年半的時間,就能與患者配型成功,這是非常不易的事情。能夠有機會挽救一個人的生命,我感到非常幸運!”李先生的話語中充滿了激動與驚喜。經過一係列嚴謹的準備工作之後,李先生成功捐獻了300多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成為江蘇省第1457位、南京市第203位、六合區第17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這一善舉不僅體現了他高尚的個人品質,更彰顯了他的社會責任感。

同一天,另一位捐獻者劉同學也成功捐獻了180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成為江蘇省第1458位、南京市第204位、玄武區第24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劉同學是南京某高校的大三學生,他在學校組織的無償獻血暨造血幹細胞捐獻宣傳活動中,了解到捐獻造血幹細胞可以挽救白血病等血液係統疾病患者的生命,經過深思熟慮後,他堅定地選擇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

在得到配型成功的通知後,他毅然決然地選擇“願意捐獻”。“作為一名大學生,能盡一己之力挽救他人生命,非常值得。”這位善良靦腆的大男孩堅定地說,“如果每個人都能奉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那麼終有一天,這份彙聚的善意必將回流到我們自己的生活中。”

8天4位捐獻者上演“生命傳遞”,正是對紅十字“人道、博愛、奉獻”精神的有力傳承和弘揚。我們不僅要感謝捐獻者們的無私奉獻,也要感謝他們的家人及所在學校、單位的支持與鼓勵,正是有了這樣一群人的共同努力,才使得那些處在絕望邊緣的生命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通訊員 羅玉麗 翟華升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呂彥霖

校對 王菲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