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天涯共賞中秋月 跨國暢敘佳節情
2024-09-18 22:38

 【連網】(記者 魏吉珂 徐黎一 伏廣進 朱迅 張燦 通訊員 王祉雲 楊魯娜 劉茜文 孫晨晨 王雅萱 徐妍)明月照古今,天涯共此時。中秋,這個承載著中華民族深厚情感與美好寓意的傳統節日,在全球化的今天,已經跨越國界,成為世界人民共賞的文化瑰寶。

在異國他鄉,中國人懷揣著對故鄉的思念和對傳統文化的堅守,與當地友人共度佳節,讓中秋的韻味在異國他鄉綻放光彩。

在中國的外國人,則被這獨特的中國節日氛圍所吸引,體驗著中秋的傳統習俗,在交流與互動中增進了解、加深情誼。

中秋,已然成為一座文化的橋梁,跨越國界,讓世界各國人民共同領略中華文化的魅力。本報推出“共賞中秋月暢敘佳節情”專題報道,深情講述在外國的連雲港人和在連雲港的外國人的中秋感受及生活。

“悟空老家”歡度中秋

中秋佳節,明月高懸,在江蘇海洋大學留學的愛米爾在連雲港度過了一個意義非凡的中秋節。

愛米爾來自尼日利亞,目前在江蘇海洋大學國際商務專業讀研究生。這是他在港城度過的第一個中秋節,節日期間,他參加了海州區中秋焰火文藝晚會,觀看了校內Polestar音樂社團舉辦的精彩音樂會,與在校留學生一起製作手工月餅,向遠方的家人表達祝福與思念,這個中秋對他來說格外難忘。

“焰火是節目的一部分,讓傳統的歌舞、魔術等表演變得更加有意思了。”9月14日晚,海州區在月牙島舉辦中秋焰火文藝晚會,愛米爾和眾多朋友一起前往觀看。當絢爛多彩的焰火在夜空中綻放,那璀璨的光芒映照在愛米爾興奮的臉龐上。他被這如夢如幻的場景深深震撼,沉浸在節日的歡樂氛圍之中。愛米爾告訴筆者,晚會現場有演員穿著《黑神話:悟空》中的鎧甲巡遊,許多觀眾被會場的悟空吸引。在國外,《黑神話:悟空》這款遊戲十分火熱,最近,愛米爾經常用“悟空老家”向尼日利亞的親友介紹連雲港。

除了觀看焰火晚會,愛米爾還參與了學校組織的留學生製作手工月餅活動。在製作月餅的過程中,他認真地學習著每一個步驟,從揉麵團到包餡料,再到將月餅壓製成型。盡管手法略顯生疏,愛米爾熱情不減。當一個個帶著自己心血的月餅新鮮出爐時,他的心中滿是成就感。愛米爾品嚐著自己親手製作的月餅,那香甜的滋味仿佛滲透到了心底。活動後,大家一起玩擊鼓傳花、玉兔套圈、詩韻傳情等富有中秋特色的小遊戲,並在夜晚共賞花燈,愛米爾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國傳統習俗的獨特魅力。

愛米爾告訴筆者,尼日利亞沒有中秋節,而他的家人卻有過中秋的習慣。原來,愛米爾小時候就跟隨父母一起來到了中國。今年中秋,愛米爾的姐姐、妹妹在福建省福州市的家中與父母團聚,愛米爾通過視頻電話與家人們分享自己在連雲港過節的趣事,屏幕兩端,洋溢著濃濃的親情。

這個中秋節,愛米爾在連雲港體驗了豐富的活動,感受了傳統習俗的韻味,也傳遞了親情的溫暖。他的中秋故事成為這個節日裏一道別樣的風景線,展現了中外文化交流的美好畫麵。

港城洋媳婦金韓星:

在連雲港擁抱幸福

“這個中秋,公婆準備了美味的團圓大餐,我和寶寶都很期待,又可以大快朵頤啦!”9月17日中秋當天,港城洋媳婦金韓星操著一口流利的中文說道。

今年33歲的金韓星出生於韓國釜山。八九年前,港城小夥王少卿到韓國旅行,在當地一家服裝店采購時,對店主金韓星一見鍾情。當時她覺得這個中國小夥很有禮貌,也很帥氣。交往一年多,二人感情不斷升溫。2017年,金韓星決定追隨男方來到中國連雲港,兩人舉行了婚禮。

婚後,為了適應新環境,金韓星從零開始,刻苦學習中文,一有機會就和港城的親朋好友交流,還經常外出逛街旅遊,親身體驗中國文化的細節與精髓,很快就適應了國內的生活。與此同時,這個好強的女生還在港城做起了韓國女裝生意,至今有七年之久。閑暇時,她還喜歡在抖音平台和微信朋友圈等分享穿搭技巧和發型設計、美食等信息,收獲了一批港城粉絲的喜愛。

去年,金韓星和丈夫迎來了愛情的結晶,為幸福的家庭增添了更多的歡樂。“真的是有了孩子,才知道當媽媽的不容易。平時中國的爸爸媽媽照顧特別多,很辛苦,很感謝他們!”金韓星說,中秋就是要一家人團團圓圓,因此他們一家三口決定在港城陪中國的父母一起過節。這個中秋,寶寶剛滿周歲,小家夥很可愛,也讓一家子的氛圍比以往更溫馨親密……晚飯後,丈夫王少卿打算帶上妻子金韓星和寶寶到附近公園賞月,讓妻子通過視頻連線讓韓國的親人也感受一下中國的中秋氛圍。

“過節最重要的就是陪伴,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美食,賞明月,共敘天倫之樂,沒有什麼比這一刻更美好!”金韓星說道。談到未來,她表示,不論將來身處何地,她希望自己的家人們都幸福、平安、健康,這便是她最大的心願。

俄羅斯核電專家林海龍:

“混搭”美食品味中國節

俄羅斯紅腸、大列巴,中國月餅、中國茶……在核電俄羅斯專家林海龍家客廳的餐桌上擺滿了中秋的食物,其中不僅有俄羅斯的特色美食,也有中國的傳統餐飲。他們的臉上洋溢著過節的喜悅。

“這個五仁餡的月餅很好吃,是我們最喜歡的月餅。”林海龍說。林海龍目前就職於江蘇核電有限公司行政管理處,因為對漢語有著深厚的興趣,他在大學便選擇了東方學專業,由此與中國正式結緣。

“吃完月餅,你們再嚐嚐這個紅腸配大列巴,這是我們俄羅斯的特色食物。”林海龍邊說邊將一塊大列巴搭配著兩三片紅腸遞給筆者,“這個紅腸是同事從俄羅斯帶來的,大列巴則是從當地超市購買的。”混搭的食物承載著同一種“月圓之情”。

林海龍的朋友Kirill和Valerii,則利用這個假期遊覽了連雲港的自然風光。“連雲港的海邊很美,趁著假期正好和朋友們一起去放鬆下心情。”他們用俄語說。熱衷美食的Kirill還向我們詢問哪裏可以吃到地道的連雲港美食。

林海龍家中的一麵照片牆吸引了筆者的注意,這上麵貼滿了他自己、家人和朋友的照片。“我很想念家鄉和家人們,但在中國過中秋我也不覺得孤單,因為這裏就是我的第二個家,我感到很溫暖。”林海龍感慨,在中國,在港城,他已經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家”和“朋友圈”。

雖然語言不通,但那份對團圓的渴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相通的。在月光下,我們與林海龍一行互道祝福、揮手告別,希望這份中俄情誼延綿不斷、月明千裏。

旅居科威特的連雲港籍僑領李振:

用心用情促進中科友好交流

又是一年中秋,又到團圓時。千百年來,這一天始終是中華兒女的情感歸依,而對於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來說,明月千裏寄相思的思念與月圓人團圓的期盼,更是融在血液之中,揮之不去。

“父母年紀越大,就越感到中秋的重要。對我來說,中秋最大的幸福就是和父母家人一起度過。”中秋當日,旅居科威特二十餘年的李振說。不過今年,他和妻子因工作需要留在科威特過節。“我們特地買了月餅,打算中秋當晚品嚐,並通過視頻和國內的父母、子女分享這份快樂。”李振說道。

今年59歲的李振,是科威特華人華僑聯合會副會長。1999年8月底,精通阿拉伯語的他以翻譯的身份被派遣至科威特工作。在那裏,李振和妻子每天忙於工作,隻有在閑暇時用電話、視頻與父母、子女交流。“小時候就盼著過中秋,全家人歡樂團聚,吃月餅、賞明月,開心快樂,勝似過年!”自旅居海外後,和無數華僑華人一樣,李振和妻子最難熬的,正是過年過節想家的時候。

“在海外多年,隨著年齡的增長,總想為家鄉做點事情。”作為連雲港籍僑領的李振,這些年一直致力於為家鄉發展做好服務工作,熱愛家鄉的他一直不遺餘力向科威特宣傳中國文化,宣傳家鄉的變化,讓更多阿拉伯友人了解中國、了解連雲港。今年7月,李振還牽線搭橋在贛榆區促成一個合作協議,成立一家注冊資金300萬美金的中科合作食品公司,將自己家鄉豐富的農副食品引入中東,讓中東人品嚐到地地道道的中國美食,這不僅加強了中科兩國之間的友誼和民間往來,也為家鄉的新農村建設出了一份力。

這個9月,科威特華人華僑聯合會和科威特中國文化中心還將聯合舉行“慶國慶迎中秋”聯歡晚會,目前晚會在緊鑼密鼓排練當中。“我們就是要通過這個活動將僑胞們團結起來,將他們的力量凝聚起來,更好地為祖國家鄉建設服務。”李振表示,歡迎更多科威特友人到家鄉連雲港走一走、看一看,去投資興業,共謀發展,也歡迎家鄉人來科威特考察交流,共同譜寫中科交流的友好華章。

馬來西亞的港城創業者李中平:

中秋味道始終在心

中秋節到來,馬來西亞同樣是歡度節日的熱鬧氛圍,商店裏掛著燈籠裝飾,朋友同事之間互贈月餅。

李中平是生活在馬來西亞的灌雲人,26年前他離開祖國到馬來西亞開始創業,多年來一直從事文化和旅遊行業,承辦展覽和會議,促進兩國文化和旅遊的交流聯通。如今,他已經在這裏定居並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家庭,由於工作原因他也經常往返於中國與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華人占比將近23%,當地華人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習俗,也有著慶祝中秋的傳統。”李中平說。在他的公司內,他也為同事們準備了各種月餅,供午休時間品嚐。同事們在工作之餘一起喝著茶,吃著月餅,說著中秋節的祝福。由於製作流程和使用原材料不同,馬來西亞的月餅與國內月餅口味不同,李中平雖然已經習慣馬來西亞的食物,但他對祖國美食的味道依舊念念不忘,“我十分喜歡國內那種帶杏仁和青紅絲的老式五仁月餅,之前回國還特意帶了國內的月餅回馬來西亞。”李中平說。

中秋節在馬來西亞並不是公共假期,但是這個節日對華人依然十分重要。“華人社區有許多舞獅團體和協會,中秋節的夜晚,他們會在街上表演舞龍和舞獅,慶祝節日。今年中秋節,我也準備和家人度過,晚上吃上一頓團圓飯,夜晚一起賞月。”李中平說。

為了加深與中國企業的合作,李中平還創辦了馬來西亞中國企業家聯合會(PUCM),聯合會的成員主要是在馬來西亞投資創業的中國企業家。中秋節前,協會成員們經常聚餐聊天,慶祝中秋節的到來。9月13日,李中平收到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的邀請,參加國慶招待會。“在招待會上,我們吃到了中國傳統的月餅,能夠在馬來西亞被祖國邀請招待,這種自豪感油然而生。”李中平說。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