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奮進新征程 同心共築中國夢——寫在慶祝人民政協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際‍‍
2024-09-19 08:00

75年肝膽相照,75年榮辱與共。

1949年9月21日,在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取得曆史性勝利的凱歌聲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開幕。

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統一戰線理論、政黨理論、民主政治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偉大成果,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製度上進行的偉大創造。75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政協積極投身建立新中國、建設新中國、探索改革路的偉大實踐,走過了輝煌曆程。

進入新時代,人民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黨的領導、統一戰線、協商民主有機結合,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發揚優良傳統,牢記政治責任,提高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水平,始終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下謀劃和開展工作,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履行職能、凝心聚力,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創造了新的輝煌。

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確保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的正確政治方向

2019年9月20日,在中央政協工作會議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包括各民主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各界人士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選擇,是成立政協時的初心所在,是人民政協事業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要把堅持黨的領導貫穿到政協全部工作之中,切實落實黨中央對人民政協工作的各項要求。”

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鬥爭中形成的三大法寶。作為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人民政協從誕生之日起,就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確保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的正確政治方向,與全國各族人民一道前進,與共和國一道成長,走過了光輝的曆程。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會議代表全國各族人民意誌,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通過了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作出關於國都、國旗、國歌、紀年的決議,選舉產生政協全國委員會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標誌著人民政協製度正式確立。

75年來,人民政協自覺把中國共產黨領導貫穿到協商議政、民主監督、凝聚共識、調查研究、團結聯誼、自身建設等各項工作之中,把中國共產黨主張轉化為社會各界的廣泛共識和自覺行動,確保中共中央決策部署在人民政協得到全麵貫徹。

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全麵加強對人民政協工作的領導,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為新時代人民政協擔當新使命新任務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8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僑聯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時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製度,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製度。”

“新型政黨製度”的提出,彰顯了堅定的製度自信。

“人民政協要通過有效工作,努力成為堅持和加強黨對各項工作領導的重要陣地、用黨的創新理論團結教育引導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識的重要渠道。”2019年9月20日,在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首次召開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指出。

2018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新時代人民政協黨的建設工作的若幹意見》,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也是人民政協這一製度安排和政治組織最本質的特征。在政協各級組織和各項活動中,黨是居於領導地位的,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人民政協必須恪守的根本政治原則。

2019年10月7日,中共中央印發《關於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強調通過有效工作,使人民政協成為堅持和加強黨對各項工作領導的重要陣地、用黨的創新理論團結教育引導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識的重要渠道。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協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和黨中央對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的一係列重要部署,為人民政協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證,推動人民政協實踐創新、理論創新、製度創新,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新貢獻。

發揮好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凝聚起實現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

在中國社會主義製度下,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是人民民主的真諦。

協商民主是實現黨的領導的重要方式,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75年來,人民政協注重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在協商中促進廣泛團結、推進多黨合作、實踐人民民主,充分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特點和優勢。

進入新時代,人民政協不斷拓展協商內容、豐富協商形式,更加靈活、更為經常開展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探索網絡議政、遠程協商、專家協商等新形式,提高協商實效。

探索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新形式、新方法、新路徑,是人民政協工作的著力點。從2013年開始,全國政協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由以往的一年1次增加到一年2次;2014年起,專題協商會從每年1次增加到2次;2013年10月起,雙周協商座談會“登場”。協商內容也由經濟、社會拓展到政治、文化、生態等諸多領域。

2024年9月2日,全國政協在京召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專題協商會,近100位全國政協委員參加會議,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負責同誌介紹專題調研情況,21位政協委員發言,圍繞穩步擴大製度型開放、建設高標準市場體係、優化區域開放布局、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建設更高水平自貿試驗區、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等協商建言。

“要調動種糧農民和糧食主產區的積極性,強化政策支持,健全農業保險保障體係,構建現代化糧食產業體係,保障國家糧食安全。”2024年4月12日,十四屆全國政協第十七次雙周協商座談會在京召開,圍繞“調動種糧農民和糧食主產區的種糧積極性,夯實糧食安全的根基”協商議政,9位全國政協委員、2位種糧大戶和1位專家代表先後發言,積極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獻計出力。

大問題、小切口,形式活潑、氣氛活躍。10年多來,雙周協商座談會每兩周舉辦一次,每次邀請部分政協委員就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事項、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協商交流,如今已成為政協協商民主經常性平台和重要品牌。

“雙周協商座談會圍繞著增加協商密度、提高協商成效的新要求,在繼承中創新,綜合運用各種協商民主形式,以界別為基礎、以專題為內容、以對口為紐帶、以座談為方式,創造了一種新型的協商民主形式。”中共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評價。

2024年4月26日,全國政協召開遠程協商會,圍繞“深化人工智能多場景應用,提升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水平”協商議政。當天,10名全國政協委員和專家分別在全國政協機關和上海、浙江、安徽會場以及北京、廣東等地,通過視頻連線等方式發言,並同有關部委的負責同誌就相關情況進行了協商交流。

遠程協商會是全國政協發揮互聯網優勢,有效提升協商議政質量,不斷豐富協商形式的縮影。委員們表示,遠程協商會更充分地發揮各種協商平台的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參與麵廣、即時性強、互動性好,促進議題向更深更細發展,為人民政協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經過不斷探索實踐,全國政協逐步形成了以政協全體會議為龍頭,以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和專題協商會為重點,以雙周協商座談會、對口協商會、提案辦理協商會等為常態的協商議政新格局。

進入新時代,人民政協堅持把協商民主貫穿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全過程,進一步搭建機製化、常態化的協商參與平台,通過加強製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建設,逐步形成協商民主深入實踐、各界活力充分釋放、民意民智廣泛彙聚、與黨和政府暢通對接的生動局麵,凝聚起實現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

強化政協委員責任擔當,積極建言獻策,全麵增強履職本領

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日。而它的由來,與一份政協委員的提案有關。

1949年10月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正在緊張而熱烈地進行。受因病未能參會的馬敘倫委員委托,許廣平委員提交了一份簡短的提案:“請政府明定10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以代替10月10日的舊國慶日。”最終,會議通過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

75年來,政協委員作為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代表各界群眾參與國是、履行職責,通過提交提案、委員視察、專題調研、反映社情民意等多種方式積極建言獻策,不斷增強履職本領。

2017年9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並於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而早在1995年,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蔣家祥等2人就在全國政協八屆三次會議上提交了《關於盡快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法律地位並製定國歌法的提案》。2008年起,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於海連續10年提交提案,呼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立法。2017年3月,當即將離任全國政協委員的於海得知,自己關於國歌立法的提案得到批複,提上了議事日程時,不禁感慨萬千。

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人民政協將調查研究作為謀事之基、成事之道,組織委員認真調查研究、深入協商討論,通過提高調研質量提升建言水平,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2024年7月1日傍晚,黑龍江省大慶市人民政府2樓會議室裏,全國政協調研組圍繞“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製度和關愛服務體係”開展專題調研,委員們利用晚間休息時間,與大慶市殘聯、專門協會、助殘社會組織負責人和基層殘疾人代表等懇談交流,傾聽他們的訴求與心聲。

重度殘疾人托養照護需求迫切、特殊教育師資隊伍相對薄弱、殘疾人服務效能仍需進一步提高、殘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多元……10餘位來自基層一線的代表敞開心扉,道出了服務殘疾人過程中的收獲與困惑。委員們的及時回應,收獲了在場的殘疾人工作者以及殘疾人代表的陣陣掌聲。

調研方式方法如何創新?十四屆全國政協製定加強和改進調查研究工作的意見,加強對視察考察調研活動統籌安排,2024年共安排99項調研活動,實現對31個省(區、市)的全覆蓋,避免了集中紮堆調研,減輕基層負擔。建立由全國政協主席會議成員牽頭、跨專門委員會專題研究製度。創新開展主席會議成員率隊學習調研活動。有的調研組在調研過程中派出小分隊,直接深入社區和鄉村,到居民和農戶家中聽真話、察實情;有的調研組持續聚焦同一主題開展調研;有的調研組在調研期間關注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當地群眾心目中留下“人民政協為人民”“人民政協辦實事”的良好形象;還有的調研注重形成合力,邀請有關部委、黨派團體、智庫機構等協同調研,邀請專家學者、當地委員隨同調研,委托地方政協同步開展調研,廣泛彙聚智慧和力量。

2018年3月3日,全國政協會議首次在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北側開設了“委員通道”,邀請來自多個界別的委員接受采訪。6年來,每年都有數十名來自不同界別、不同領域的全國政協委員先後走上“委員通道”,與中外記者麵對麵,直接回答社會關心的話題。“委員通道”成為新時代全國政協全體會議的創新開放之舉。

2018年8月20日早晨,前來出席全國政協常委會會議的委員們發現,會場多處擺放著醒目的“二維碼”,這是全國政協首次推出的委員移動履職平台。委員們表示,通過移動履職平台,實現了“思想永遠在線、智慧時刻連線、聯係永不斷線”的隨時協商。

2024年6月26日,全國政協“委員科學講堂”舉辦科普講座,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忠和以“進化論與人類未來”為題作科普講座,介紹進化生物學的發展與廣泛影響,分享對進化論與人類演化的思考,並與現場觀眾互動交流。

“委員科學講堂”是全國政協紮實開展委員履職“服務為民”活動的一個縮影。2023年7月,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六次主席會議決定在全國政協委員中開展委員履職“服務為民”活動。活動開展以來,全國政協委員關注民生福祉,回應群眾期盼,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和專長,為廣大群眾提供豐富多樣的服務,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政協履職的獨特魅力與成效。

教科衛體委員會赴新疆開展委員履職“服務為民”衛生“三下鄉”活動,委員專家們下沉一線開展義診會診,造福廣大基層群眾;社會和法製委員會梳理出學者、在政法領域工作的委員情況和人數,作為法律宣傳和免費法律谘詢主體;外事委員會赴上海、廣東等地開展服務外經貿企業高水平對外開放委員履職“服務為民”活動,幫助企業更好地“走出去”……在一場場活動中,委員們服務為民的方式越來越多元,服務為民的導向更加深入人心。

新時代新氣象,體現在人民政協每一次協商會議上、每一個履職活動中。新的思路理念,新的探索實踐,新的精神風貌,新的擔當作為,描繪著新時代人民政協守正創新的新畫卷。

75年和衷共濟,留下輝煌足跡;75年奮進歲月,見證不變初心。團結奮進新征程,同心共築中國夢,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堅強領導下,人民政協必將在新征程上譜寫新的時代華章、創造新的曆史偉業。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