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慶豐收節 | 糧田裏,新質生產力熱潮湧動
2024-09-23 15:38

 春華秋實,歲稔年豐。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今年國家啟動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江蘇省人多地少,靠擴大麵積增產潛力十分有限,提高單產成為增強糧食綜合產能的主攻方向。廣袤的江蘇大地上,良種、良田、良機、良法緊密融合,農業新質生產力蓬勃生長,為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打下紮實基礎。

圖片
9月22日,泰州市海陵區紅旗街道,農民在晾曬剛收割的製種水稻。 湯德宏 攝 (視覺江蘇網供圖)

在第七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來臨之際,記者走進田間地頭、科研院所,解鎖江蘇的糧田裏藏著怎樣的豐收“密碼”。

育良種:

激活“芯”動力,育種走上快車道

金秋九月,揚州市邗江區公道鎮向陽4組,阡陌交錯的稻田,一株株稻穀連成黃綠相間的海洋,風吹稻浪,豐收在望。

“這200畝地種植的是‘金香玉1號’,該品種是我們運用分子育種方法,發掘廣譜稻瘟病抗性基因,經連續多代定向選擇而育成的。它集合了水稻眾多優良特性,具有優質高產、節肥抗倒等特點,適合大麵積種植推廣。‘金香玉1號’被全國農技中心評為2024年度超級稻品種。”江蘇裏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所長李愛宏指著稻穗向記者介紹,眼下,公道鎮種植的“金香玉1號”正處於灌漿期,稻苗清秀挺拔、穗層整齊、穗大粒多,預計畝產能達750公斤以上。

作為農業“芯片”,小小種子連著國之大者。南京有一個專門研究“農業芯片”的實驗室——生物育種鍾山實驗室。“金香玉1號”正是該實驗室推廣應用的品種之一。生物育種鍾山實驗室由南京市政府聯合省農科院、南京農業大學、揚州大學四方共建,集結了江蘇省最強生物育種領域科研力量。

“生物育種鍾山實驗室以‘強基礎理論、強核心技術、強糧食增產’為目標,圍繞水稻、小麥、大豆等主要農作物重大品種創製,為我國種業科技自立自強和種源自主可控提供創新平台支撐,提升農業新質生產力。”省農業科學院院長、黨委書記易中懿說。

“現在借助遺傳學方法,以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為核心的分子育種,篩選出與目標性狀相關的分子標記,進行基因型選擇輔助育種工作。”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所長楊傑表示,這種方法能夠加快基因遺傳改良、縮短育種周期、降低育種成本。過去一個優良品種的培育往往需花費約10年時間,現在通過分子育種可以縮短至5年左右,大大提高了精準育種的效率。

成立一年多來,生物育種鍾山實驗室瞄準種業重大技術攻關啟動一批科研項目——通過分子標記聚合育種選育的“揚麥33”等中抗赤黴病小麥品種,已在江蘇大麵積推廣應用;利用全基因組選擇等技術聚合稻瘟病主效抗病基因的優質食味粳稻品種,如“寧香粳9號”“南粳5718”“金香玉1號”“南粳88”等開始推廣,這些品種既保留了香軟優良食味特征,也提升了稻瘟病抗性水平,為江蘇水稻大麵積單產提升奠定品種基礎;江蘇第一個抗褐飛虱的優質食味粳稻品種W097即將完成品種區域試驗,預計明後年可以進入市場。

“接下來,鍾山實驗室需要加快智能設計育種技術的研發應用。”易中懿表示,要加快作物表型實時分析雲平台和育種大數據管理與信息化共享平台建設,融合基因編輯等生物技術,構建精準高效定向育種技術體係,大幅提升育種效率,建成輻射全國的種源創新中心。

建良田:

“糧田”變“良田”,糧食增產農戶增收

駕車從鎮江市金潤大道向南駛入港中路,道路兩側的稻田裏,稻穗將稻稈輕輕壓彎。“金潤大道南側這片農田都是我們農場承包的,一共有9720畝,全部為高標準農田。”鎮江經開區丁崗榮禾家庭農場負責人謝濤說,今年主要種的是揚粳糯2號,預計10月底開始收割,畝產1200斤至1300斤。

這樣的產量,曾經是無法想象的。“2012年剛起步時,這裏道路都是泥巴地,農機進出不方便,溝渠高低不平,水源供給也不流暢。”謝濤回憶說,那時候畝產隻有900斤到1000斤。

2017年,鎮江經開區啟動高標準農田建設,謝濤的農場迎來大變樣:道路硬化成水泥路麵,插秧機、收割機可以駛入每一個成片田塊;溝渠重新規劃改造為水泥溝渠,配合翻新的泵站,農田用水有了保障。“一季小麥、一季水稻,一年下來畝均純收入300元到500元。”謝濤說。

高標準農田建設,帶來的不隻是畝產增加,還有畝均成本的降低。“這個30餘畝的田塊,原來是5個小田塊,中間都是小溝渠,我們農場接手後將其整平為一個大的田塊,並借助當地高標準農田項目的實施,完成道路硬化、溝渠修建等一係列改造。”超群農場負責人夏超群站在田埂上算了一筆賬:小田塊收割,一畝地人工成本70元,而大田塊收割,一畝地人工成本隻有40元到50元,綜合播種到收割整個流程,高標準農田每畝成本下降超過100元。

2016年,夏超群的父親夏振華在鎮江經開區大路鎮承包850畝土地,2019年承包麵積增加到1200餘畝,到今年承包麵積達1400畝。“增加的土地,很多都是由零碎小田地、冬閑田經過高標準農田建設成的高產田。”夏超群笑著說,以前巡田都要穿膠鞋,現在穿著皮鞋都能巡遍農場所有田塊。

種田的便利性,在江蘇潤果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更加凸顯。走進該公司,記者看到,一樓大廳西側的大屏幕上,農田數字化管理係統、田間視頻係統、田間氣象服務係統、農機物聯網遠程管理係統等多個子模塊整齊排列。工作人員坐在辦公室裏,點擊鼠標,既可查看田間情況,也可檢測土壤肥力、蟲害情況。“我們在手機上也可隨時進行操作。”該公司董事長助理張弋堃說。

2018年,潤果農業在高標準農田建設基礎上開啟“大田數字農業建設”,進行農場智能化、信息化板塊建設。2021年,公司通過農業農村部大田數字農業項目專家組驗收。實現數字農業後,潤果農業勞動力用工減少30%以上,水資源利用率提高30個百分點,肥料利用率提高15個百分點,農藥使用量減少20%以上,畝產提升9%,畝均效益增加28%。

創新,不僅體現在農田建設技術上,更體現在機製上。“近年來我們投入約1.75億元實施15個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永久基本農田內高標準農田建成率達83%。”鎮江經開區社會發展局副局長葛欣鵬說,為了解決建後管護難題,該區在全省率先使用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結餘資金和專項補助購買高標準農田建設管護保險,並通過第三方保險公司建立日常巡查製度,第一時間對損壞的田間道路、溝渠、泵站等進行維修。

推良法:

走生態之路,持續算好增收賬

秋分時節,泗陽縣盧集鎮南大灘村種糧大戶於家龍的800畝稻田飄著絲絲稻香。走近田埂細瞧,一株株水稻結滿稻穗、低垂著頭,收獲近在眼前。

54歲的於家龍,是泗陽縣人大代表,曾獲評宿遷市勞動模範,農場被評為江蘇省示範家庭農場。他采取稻麥兩季輪作,生產的“穀涵運”大米供不應求。近10年,隨著種植水平與技術提升,這片田產量顯著提升。“2014年時水稻畝產1100多斤,目前機插水稻畝產1200斤,手工栽插水稻1400斤至1500斤,小麥畝產約930斤。”於家龍說。

跟隨於家龍繞田一周發現,田埂上安裝了不少“燈”。這些燈杆高約2.5米,頂端是一塊太陽能電池板,下邊垂直懸掛著誘蟲燈管,燈管四周密布著高壓鋼絲,再下方是圓柱形裝蟲桶。到了夜晚,這些燈會發出耀眼的亮光,成千上萬隻撲向燈管的飛蛾,迅即被高壓鋼絲電擊觸殺。起初每盞燈每晚能逮到幾萬隻蟲子,現在蟲子減少了,但植保作用不可小覷。“這些燈不僅節省了治蟲費用,還能從源頭控製化學農藥對環境的汙染。”

生態種植寫在論文上要有許多數據支撐,但在於家龍的田裏,他將其簡化為“加法算式”——秸稈還田+有機肥+生物農藥+太陽能殺蟲燈,並用心實踐。就拿秸稈來說,當秸稈還被看作負擔時,於家龍就已學會用機器把秸稈科學翻入土中。他介紹,如果還田得當,一畝稻麥秸稈相當於4包碳銨、2包磷肥、24公斤鉀肥的營養,可節省肥料支出約260元。再配合使用有機肥,增加土壤有機質,有利於酸堿度平衡、養分結構合理化,稻麥抗病能力也明顯增強,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在實踐中探索與成長,既離不開勤學,也少不了好問。這些年來,於家龍經常請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範輝、屠洪江等技術專家現場指導,當前生產上遇到的一般性技術問題,他自己都能解決,還成為附近小有名氣的“土專家”,每年為周邊農戶提供900多畝次的集成技術服務。

“生態種植雖然費時費力,但是長出來的糧食品質好,價格賣得高。我們需要走生態種植之路,為國家生產更多更好的綠色食糧。”於家龍說。

用良機:

迭代更新,串起糧食全產業鏈

9月17日,中秋節,射陽縣豔陽高照。興橋鎮萬隆村丁亮家庭農場負責人丁亮卻無心休息,他正忙著帶領工人建設新的育秧工廠,還剛訂了2台300馬力的雷沃拖拉機。

走進丁亮家庭農場的倉庫,兩條烘幹流水線在左手邊一字排開,右手邊則是插秧機、旋耕機、植保機,以及去年新購置的十幾台超強重載智能化拖拉機依次排列。“這些新裝備動力強勁、操作方便,車身重量、底盤強度均處於行業領先水平,是適應深鬆、深耕等重載作業的不二之選。”丁亮自豪地介紹。

丁亮從2005年開始種田,從承包200畝土地開始,發展到目前的2.7萬畝,主要為稻麥兩季輪作,分布在射陽、建湖等多個縣區。近20年農場擴大的過程,也是丁亮逐漸接觸農業機械化的過程。

丁亮回憶,2005年時,種地以人力為主、拖拉機為輔,拖拉機馬力也很小,完全不具備規模種植條件。讓他決心投身農機行業的轉折點在2018年。“那年11月上旬興橋鎮下雨,之後霧霾持續到12月中旬,其間不便於播種。小麥喜幹,我們11月7日把地整出來,需要在下雨前播完種。被為我們服務的拖拉機耽擱了,沒能在下雨前播完,導致第二年畝產隻有六七百斤,減產一半,損失約400萬元。”丁亮說,2019年,他決定自己投資購置農業機械。

拖拉機、植保機、旋耕機、播種機……丁亮循著種植工序需求,購置雷沃、東方紅等各類知名新式農業機械,同時不斷迭代更新。

“提高糧食單產,裝備占三成、田間栽培措施三成、管理兩成、農藥兩成。可以說,單產提升與農業機械息息相關。”丁亮說,目前所有農機加起來原價超1200萬元。有了更高效精良的機械,農場生產效率明顯提升,且應急能力大大改善。比如,現在24小時可以平整1200畝地,但以前通常需要5台拖拉機幹上5天。同時,糧食單產也在提升。比如2005年時,小麥畝產僅有800斤、水稻1100斤,目前兩種作物都提升至1250斤左右。

這些年來,丁亮不僅通過機械化提升單產,還通過完善倉儲、加工、育秧等流程,打造糧食全產業鏈。“這兩條烘幹流水線是今年剛上的項目,一天吞吐量是2000畝地的稻麥。”丁亮說,有了完備的農機保障,他還為周邊農戶提供社會化服務,去年服務達7萬畝次。

策劃統籌 陳炳山

新華日報·交彙點記者 顏穎 洪葉 錢飛 薛誠 張文婧 吳瓊

通訊員 王麗青 李長興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