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暑假和中秋佳節,很多人走出城市奔向村鄉鎮,紛紛打卡隱藏在山野村居的文化遺產,品嚐地道的農家美食,體驗充滿樂趣的農耕文化。在第七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放眼神州大地,各地的農文旅活動異彩紛呈:北京朝陽區推出時尚農遊、農情綠趣等五條農文旅路線,廣東清遠的瑤族同胞和遊客一起在田裏徒手捉稻田魚,寧夏銀川的沉浸式實景演藝秀展示特色迎賓禮,這些多姿多彩的農文旅好“豐”景,為秋收的錦繡畫卷再添新亮點。
安徽黃山,遊客在古村落體驗農耕民俗
自2018年起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彰顯我國悠久農耕文明的同時,也展示了我們新農村改革建設發展的巨大成就。這一節日既是億萬農民慶祝豐收、享受豐收的節日,也是觀察全民參與鄉村振興的一個窗口。今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打好鄉村全麵振興漂亮仗,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體製機製。從全國豐收節的花樣活動可以看到,各地鄉村正在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的基礎上,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賦能。
農文旅的豐收畫卷是充滿鄉土味道的。全民參與的農文旅活動,讓遊客有機會投身到農業生產中來,比如親手種植蔬菜、水果,了解農作物的生長過程;參與收割、打穀等農事活動,感受農民的辛勤勞動;品嚐親手種植的農產品,體驗從田間到餐桌的樂趣。
農文旅的豐收畫卷是富含曆史韻味的。遊客們在參觀古村落、廟宇和祠堂中了解當地的曆史文化;在欣賞剪紙、刺繡、泥塑等民間藝術中重新認識鄉村的獨特文化資源;在參加舞龍舞獅、踩高蹺等各種民俗活動中感受醇厚的鄉土氣息。
農文旅的豐收畫卷是激蕩著現代活力的。一群鄉村建設者、返鄉創業者、特色種養者、直播帶貨者等新農人,正擁抱著現代文明要素,實現農文旅的創新性轉化。在古老與現代的交融,古樸與時尚的碰撞中,鄉村農文旅不斷提高當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努力實現著城鄉互動和共贏。
廣西柳州,遊客和村民共同參加“燒魚節”慶豐收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目前鄉村農文旅產業還麵臨一些現實挑戰,不少鄉村地區的交通、住宿等基礎設施不夠完善,農文旅項目有同質化傾向,服務質量參差不齊也影響了部分遊客的旅遊體驗。這就要求我們持續加強鄉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管理;以農業為基礎,借助旅遊展示農業文化、促進農業發展、延長鄉村產業鏈,在農文旅產品形態上實現新突破;在提升鄉村農文旅內涵上下功夫,將鄉村文化元素融入旅遊產品和服務中,打造具有獨特魅力和市場競爭力的文化旅遊服務品牌;研究謀劃一批引領時尚、符合趨勢的鄉村旅遊項目,學習借鑒浙江省安吉縣、江西省望三清等先進經驗,引進有實力、有情懷的市場主體,並將特色文體活動融入其中。
以農興旅,以旅強農,以農促融,推動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是我們努力實現的美好願景。我們相信,以豐收畫卷為紐帶,以全民參與為動力,大力發展特色鄉村文旅,在傳統的農業基礎上注入現代旅遊元素,未來的鄉村農文旅將創造更多可能性,讓新時代鄉村“豐”景圖越來越多彩。(央廣網特約評論員 趙新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