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6個急救站點13分鍾內反應時長!江蘇高質量打造院前急救“生命通道”
2024-09-24 12:24

 120急救像一條“生命通道”,縮短了醫院與病人的距離。救護車亮著警示燈行駛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這些與時間賽跑的場景,讓人們第一時間看到生命的希望。

從2021年開始,江蘇已連續4年將院前急救站(點)建設納入省政府民生實事項目,確定了每年新建30個急救站(點)的任務,這讓江蘇省急救站(點)建設進入“快車道”。通過鋪就完善的急救網絡,大幅縮短了急救半徑,提升了服務響應時間,有效緩解了輻射區域內人口的急救需求壓力。截至目前,全省設區市主城區院前急救站(點)總數增加至324個,縣域及以下增加至532個,急救反應時間由平均12.61分鍾縮短至12.57分鍾,有效滿足了群眾對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的需求。

圖片
視覺中國圖

新建站點在“地頭”,

城鄉聯動守好群眾“生命線”

院前急救是醫療救治的前哨。然而,有些地區尤其是涉農地區,由於醫療資源薄弱、醫療水平有限,一直較難打通這條守護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鏟式擔架、軟擔架、樓梯擔架、上車擔架一應俱全,整潔嶄新的急救設備擺放整齊,甚至連心肺複蘇機、氣管插管包、視頻喉鏡、除顫監護儀、呼吸機都一應俱全,這不是哪家醫院新開的急診,而是南京市新建急救站點配備的智能救護車。

南京市急救中心主任高飛介紹,自2019年以來,南京市已建成95個急救站點,覆蓋所有行政區,其中87個由急救網絡醫院建設,8個由市急救中心建設。這些站點的建立,不僅提高了急救響應速度,也增強了市民在緊急情況下的安全感。特別是以擴大涉農地區急救站點的分布為導向,極大程度地滿足了區域內居民的急救需求。

“多虧了附近有急救分站,我父親才能得到及時救治!”劉先生家住南京市雨花台區穀裏街道碧桂園外圍,父親劉老漢已有87歲。日前,劉老漢在住宅農房附近走失。當地民警和居民緊急呼救120,尋求救治。南京市雨花醫院急救分站的急救人員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現場,幾經尋找,發現劉老漢因中暑倒在一片菜地之中。初步緊急處置完成後,急救人員和民警一同合力搬抬老人,密切監測老人生命體征變化。在到達就近醫院時,老人的血壓已經恢複正常水平。

記者了解到,在雨花醫院急救分站的日常工作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任務覆蓋江寧區及雨花台區的鄉鎮及農村等偏遠地區。還值得一提的是,南京江寧醫院急救分站湯山急救點於今年1月正式啟動。該站點的建立,與周圍已有急救站聯動,加強了江寧區醫療急救網絡。與去年同期相比,江寧區急救點的有效出車數增長了28.1%,出車總裏程同比增長18.4%、送達裏程同比增長28.9%,出車急救反應耗時縮短了1.04分鍾,同比下降6.8%。這體現出江寧地區急救資源配置的優化、急救服務覆蓋麵和響應速度的提升。

圖片
南京市急救中心圖

每新增一個急救站,就意味著與時間賽跑再次提速。“新建的急救站(點)主要分布在涉農地區,極大程度地滿足了區域內居民的急救需求。” 高飛介紹,鋪就完善的急救網絡,也讓“爭分奪秒”更為具象。“每年平均急救反應時間都在縮短。今年1至6月,平均院前急救反應時間已從2023年的13分8秒縮短至12分40秒。”

打造“上車即入院”新模式

數字化賦能院前急救“加速跑”

從撥通120急救電話,到被送入醫院的這一過程,被稱為“院前急救”。“院前急救”有多重要?在傷病員發病現場和轉運途中,若能及早實施醫療救治,便能最大限度減低傷殘、死亡率,並為到醫院後進一步救治贏得時機。

近年來,泰州市急救中心持續推出了一係列創新舉措,打造“上車即入院”危急重症救治新模式,確保院前醫療急救指揮調度中心、救護車輛以及醫院之間信息的互聯互通,提升了胸痛、卒中患者搶救的成功率,實現了院前急救與院內救治“零時差”無縫對接。

對患者來說,時間就是生命。救護車出車之後,所有的車輛信息及患者生命體征數據都會實時上傳到醫院的信息係統,患者到達醫院後就能立刻接受救治,為患者爭取了寶貴的黃金搶救時機。

9月8日15:02:20,泰州市120指揮中心接到一名37歲的胸痛患者報警。15:04:40,市急救中心醫師沈翁銘團隊立即出車。途中,沈翁銘電話得知患者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有冠脈支架置入史,專業的敏感性讓他懷疑患者可能再次出現了急性心肌梗死,於是他立即在車上組織團隊成員做好搶救準備。

15:11:59,救護車到達現場,團隊對其進行體格檢查、協同將患者轉運至救護車,並給予吸氧、監測生命體征、開放靜脈通道……急救醫生立即將患者信息通過“上車即入院”一體化軟件傳輸至泰州市人民醫院,提前做好預檢分診,醫院在接收到120傳輸的信息後,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通知科室的醫護人員迅速做好接診準備,包括開通綠色通道、準備急救設備和藥品等。15:25:52,患者被送達泰州市人民醫院胸痛救治中心,經及時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後患者轉危為安,9月16日康複出院。

在推行“上車即入院”機製的同時,泰州市還運用最新的互聯網技術,構建起大急救體係,通過加強與110、119、住建等部門的聯動,進一步提升急救效能。記者了解到,在緊急情況下,許多病員和家屬撥打120時不能準確說出所處位置,泰州市急救中心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能更加精準地獲取報警人位置,尤其是當報警人無法描述出所在地址時,這個來電定位地址就可以迅速定位。此外,今年泰州市將救護車信息納入全市小區門禁係統,更是有效解決了急救“最後一米”的通行問題。

截至目前,泰州市急救中心平均急救電話摘機時間減至1.04秒、平均派車時間減至70.78秒,主城區平均120呼叫反應時間減至10.64分鍾,降幅分別達67%、12%、23%,主城區3分鍾出車率提升至99.62%。

質控體係加碼,

保“量”更要提“質”

搶的是時間,救的是生命!如何才能把院前急救做得又快又好?

圖片
急救車內部配置

記者了解到,從2023年3月起,江蘇省院前急救質量控製中心正式掛牌成立。成立以來,已經多次在全省開展院前急救質控督導工作。3分鍾出車率、平均出車反應時間、平均120呼叫反應時間、調度員1分鍾調派能力……有了質控體係的加碼,這些院前急救工作的每一環節都有了更為細化、量化的考核。

來自江蘇省衛生健康委的數據顯示,從2021年開始,江蘇省連續4年將院前急救站點建設納入省政府民生實事項目,確定了每年新建30個急救站點的任務,這讓江蘇省急救站點建設進入“快車道”。截至目前,全省13設區市共有854個急救站(點),配備救護車3012台,有效縮短了急救服務半徑,為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爭取寶貴的救命時間。

此外,通過實施新建院前急救站(點),農村急救站點覆蓋不足、急救半徑過大、急救反應時間過長等問題得到逐步解決,城鄉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網絡進一步健全,有效滿足了群眾對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的需求。今年,省衛生健康委將繼續推進新建30個院前急救站(點)項目實施。合理布局站點,按照設區市城區平均服務半徑3~5公裏,農村地區平均服務半徑10~20公裏設置1個急救站(點),截至目前,已有25個站點投入使用,10月份30個站點將全部投入使用,江蘇在提升院前急救服務能力方麵邁出堅實步伐。

生命之所托,必全力以赴。未來,江蘇將繼續構建以智慧急救為特色的全省醫療急救體係,讓全省醫療急救網絡布局更科學、更完善,急救服務更貼近百姓需求,用生命接力“速度”,築牢生命防線。

新華日報·交彙點記者 安瑩 王甜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