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國各地湧現出一批“外賣配送友好社區”,供騎手臨時休息的驛站、細致清楚的樓棟門牌號、“專供騎手”的停車區……一個個暖心舉措,讓騎手小哥切實感受到打通配送“最後一百米”帶來的變化和便捷。
如今,外賣服務已經深度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穿梭於大街小巷的騎手小哥看似“來去如風”,其實常常被卡在“最後一百米”。小區不讓進、送餐全程靠跑、重物得靠手拉肩扛、乘電梯難、認路難……各種各樣的問題,不僅增加了他們的工作難度,也降低了外賣的配送效率,更影響了顧客的服務體驗。
配送“最後一百米”難題的背後,是多方的管理痛點,關乎物業、平台、消費者等多方利益,所以要用共治思維來破解。“外賣配送友好社區”就為解決這一問題拓寬了思路,“友好”不僅體現在進出社區方便,還體現在騎手提供了許多貼心服務,比如部分小區實施人車分流,“外賣配送友好社區”投放在小區內可以騎行的低速電瓶車,既能保障小區業主的安全、避免發生碰撞事故等,又助力騎手提高配送效率,減輕工作強度。騎手沒地方歇腳,附近的服務驛站就能提供免費充電、休息、飲水等服務。這些舉措不僅體現了對外賣騎手的尊重和關懷,也提高了小區的整體服務水平和居民的生活質量。
外賣騎手是城市現代化進程中不可或缺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他們似乎總在和時間賽跑,正如“外賣詩人”王計兵在詩中描述“趕時間的人沒有四季,隻有一站和下一站。”以有力度、有溫度的措施善待“趕時間的人”,體現了一座城市的智慧和擔當。我們欣喜地看到,北京、杭州、上海、南京、鎮江等多地已經進行製度性探索,尋求“配送便捷”和“社區安全”之間的“最大公約數”,“外賣配送友好社區”“小哥碼”“騎手綠色通道”“騎手專用電梯”“送餐專屬地圖”等創新方法,正在逐步解決騎手進門難、停車難、充電難、休息難等“急難愁盼”問題。
“外賣配送友好社區”透著濃濃的人情味,這樣精細化、人性化、製度化的方法,讓“趕時間的人”有便利、有保障、有尊嚴,值得一個大大的讚。(文沐風 圖錢小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