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通”一年,1條變10條!
2024-09-29 14:08

 從“家門口”到“校門口”,從“被冷落”到“受歡迎”︐南京定製公交“通學線”

——“通”一年,1條變10條︕

圖片

孩子們在車裏愉快地交流。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段仁虎 攝

圖片

車輛沿途停靠站點,孩子們有序下車。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段仁虎 攝

圖片

民警薛菁菁在車上跟孩子們聊得火熱。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段仁虎 攝

□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李芳 王茸   實習生 程君晗  通訊員 寧交軒

踏著晨曦準時到校,伴著暮靄平安歸家。

2023年9月4日6時35分,南京首條接送學定製公交“通學線”S04從鄴城路龍王大街站正式發車,載著13名學生一路北行,20分鍾後,車輛準時駛入金陵中學河西分校。這期間,家長們在手機上就能實時掌握孩子的行程動態。

一年來,這條從“家門口”到“校門口”的巴士在家長和學校懷疑的眼光中誕生、發展,從線路接連“遇冷”到家長主動“求開通”,南京交警憑著“硬實力”和“暖服務”,打消了一個又一個疑慮,贏得了一個又一個好評。

定製公交是南京正在探索的接送學新模式,具有定點、定時、定車、定人等特點,具備“一站直達、線路靈活”等優勢,在保障學生上下學安全、便捷出行及減輕家庭接送學負擔的同時,一定程度上也緩解了校門口周邊擁堵問題。

如今,“通學線”已發展至10條,幫助約200戶家庭解決了接送學難題。

從“家門口”到“校門口”,21分鍾跑全程

9月23日清晨6時25分,記者來到鄴城路·新亭街公交車站時,來自南京公交的巡檢員孫猛已等候在路邊。

“我每天早上6時20分都會在這裏等學生。”他晃著手機介紹。

記者看到,孫猛手機正打開著一款名為“優點出行”的App,此時的界麵除了站點名稱,還有一列學生姓名。“等孩子到了,每一人上車,我就會在對應的名字後點一下,家長就會收到孩子已上車的通知。”孫猛說。

6時30分,一輛藍色公交車從晨曦中駛來,車頭處,紅色的“S04”格外醒目。司機陳金奎告訴記者,S04是這條定製公交線的編號,線路是從鄴城路·新亭街駛往金陵中學河西分校,全程7.8公裏。

還沒說上幾句話,一名身穿校服的女生上了車,接著又陸續上來3名學生。孫猛與孩子們都熟了,彼此微笑著打招呼,他甚至不需要問姓名就在軟件上完成了“點名”流程。

6時35分,S04準時發車。在鄴城路青奧村東站,初二年級的陸悅彤上了車,她告訴記者,自己是S04的“老客”,從初一就開始坐,“學校早自習7時開始,以前爸爸媽媽送我上學後,要等兩個小時才開始上班,後來有了定製公交,他們再也不用那麼早出門了。”

樂山路仁恒江灣城站、白龍江西街、富春江站……就這樣一路走、一路接,車廂內由第一站的4名學生很快增加至二三十人,有人在看窗外的風景,更多人在眉飛色舞地聊天,車廂裏一片熱鬧。

6時56分,陳金奎穩穩地將車停靠在學校門前,學生們依次下車,孫猛又在手機上完成“點名”,告訴家長“已安全送達”。

“今天早上學生人數不算多,平時都有30多人,晚上接學的S05線人更多,有40多人。”完成了送學任務後,陳金奎鬆了口氣,和記者閑聊起來。自去年9月4日S04開通之日起,他就是這條定製公交線路的司機,在他的印象中,線路剛開通那會兒僅有十幾名學生,有家長不放心,還會特意將孩子送到站台,目送孩子上車;漸漸地,學生越來越多,送孩子到站台的家長越來越少,關注定製公交的家長卻多了起來,還有家長要求增加站點。“以前起始站是鄴城路·龍王大街站,有住在海峽城的家長希望線路南延,這才變成了鄴城路·新亭街。”陳金奎說。

前3條線均“流產”,“通學線”在質疑聲中成長

如今,定製公交“通學線”已成為不少家長接送學的放心選擇,可回想起這一年的發展經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秩序管理大隊民警薛菁菁忍不住感歎:“太不容易了!”

這項工作於去年暑假正式啟動。接送學定製公交的需求量有多大?什麼樣的線路更合適?如何才能保障定製公交準時準點送學和接學?為了弄清楚這些問題,去年8月,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秩序管理大隊通過小程序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挑選出全市可能有接送學需求的91所學校進行發放,家長熱情很高,很快,8萬份答卷擺在了秩序管理大隊民警麵前。

大家分工合作,在海量信息中篩選出了3所需求量較大的學校,再一一摸排意向學生的家庭地址。然而,學生分散在全市各地,定製公交不可能接上每一名學生,民警們絞盡腦汁設計線路:路線不能太長,最好控製在10公裏左右;耗時不能太多,不超過30分鍾為宜;學生早自習不能遲到,要避開擁堵路段,又要最大限度滿足家長接送學需求……

一趟趟跑路線計算時間,一遍遍和學校、公交公司溝通細節,甚至連車輛停靠的站點都設計好了,可意想不到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你知道為什麼金中河西定製公交的編號是S04和S05嗎?因為前3條都失敗了。”薛菁菁苦笑道。當時,S01的編號給了某民辦初中的晚間接學線路,雖然幾次問卷調查家長都表示有意願,但最後隻有5人報名,S02更是隻有3人報名,而公交公司開通定製公交的標準是每輛車不低於20人。

薛菁菁有些失落——忙了一個多月,定製公交還是“流產”了。她在筆記中寫道:理想很熱,現實很冷,仿佛所有人都在“搖頭”。

“作為一名父親,我能理解家長不放心讓孩子乘車獨自回家,也明白他們擔心線路的時效性和便捷性。”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秩序管理大隊副大隊長殷秋敏鼓勵道,“我們隻有做得更好,以事實來打消家長的顧慮。”

隻有堅定走下去,才能切實改善校園周邊交通秩序,真正解決千家萬戶接送學的難題。2023年9月4日清晨6時35分,第一條接送學定製公交S04正式運營。當天早上6時剛過,薛菁菁就趕到始發站點,與學生們一起登上公交車,觀察是否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交警四大隊也派出民警跟車,以防各種突發狀況。

與此同時,南京交管部門還在不斷征詢家長的意見。有家長反映:“今天孩子遲到了3分鍾。”南京交警信號配時中心立刻對S04途經線路進行摸排。9月6日,“通學線”開通第三天,鄴城路、樂山路等3條潮汐式綠波帶開通,專門在接送學時段發揮作用。

S04和S05的成功,讓更多家長放下心來,很快,從金陵中學河西分校往返螺塘路·吳侯街的S02和S03也正式開始運行。

緩解校門口交通壓力,為家長解決接送學難題

2024年9月23日下午5時,S07公交車緩緩駛入南京河西外國語學校(以下簡稱河外)西門,駕駛員邱明達熟練地將車停靠在學校yabo2020 場旁邊,等候在一旁的小乘客們在老師帶領下排隊上了車。

“我們是第一批參加‘通學線’的,定製公交不僅解決了我們家長的接送學問題,還讓我省了一大筆租房費。”市民黃女士說。她的孩子就讀於河外,而她家住在板橋附近,為了方便接送孩子,以前她每個月要花8000多元在學校附近租房。今年年初,從河外往返金地yabo2020 公園東的S06和S07“通學線”開通,她終於住回了自己的家。

“這兩條線路也適當緩解了校門口的堵情。”薛菁菁告訴記者,之前,有家長投訴河外附近的元前路每到上學和放學時全是接送車輛,十分擁堵,交警調研後發現,家長確實有接送學的需求,S06和S07定製公交就此開通。

就在本月2日新學期第一天,又有4條“通學線”上線,主要服務於南外河西初級中學和雨花開發區實驗小學片區的學生。

與其他“通學線”不同,S10和S11是家長主動找到交管部門“求開通”的,甚至連包車的學生都找好了。家住鉑玥江南府的韓兵是發起人之一,他的孩子今年讀小學一年級,因小區附近的配套學校還沒建好,隻能去4公裏外的雨花開發區實驗小學就讀。學校放學早,而他和妻子都要上班,接送學很不方便。韓兵在周邊小區打聽了一下,和他一樣接送學有困難的家長還不少。他想到了曾在媒體上看過的“通學線”的報道,於是聯係上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代表家長表達了意願。了解家長的訴求後,秩序管理大隊民警郭凱和交警八大隊負責人多次頂著烈日勘查現場、設計線路。終於,伴著9月開學,連通雨花開發區實驗小學的S10和S11正式開始運行。

截至目前,“通學線”已拓展至10條,日均服務學生200餘人次,單趟時間在半小時內,實現了從“家門口”到“校門口”的便利,受到學校師生及家長的歡迎。

警花化身“客服”,日上線10+小時答疑解惑

每一條“通學線”的開通,都凝聚著交警、公交、學校等多部門的心血和家長的支持。“通學線”剛出現時,薛菁菁和同事不僅研判了8萬份調查問卷,還建立了7個家長微信群和3個部門溝通群,主動私信350餘名意向家長。如今,她仍然每天在線超過10小時。有家長想給孩子試乘兩天再決定是否包車,有家長擔心耽誤早自習希望接學時間早一些,還有家長不知道如何辦理手續……大家紛紛在微信群裏@薛菁菁。“我要像客服一樣隨時隨地跟家長們解釋包車政策,溝通線路站點,甚至指導購票操作,還要實時將家長們的關切進行梳理彙總,反饋給各方,協商解決方案。”薛菁菁說。

在大家的齊心努力下,線路、站點、上車點名、短信推送、信號綠波……家長們關心的問題被一一落在實處。

多想一點、多做一點,“通學線”開通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秩序管理大隊民警們還貼心地提供“跟蹤服務”,站在家長角度考慮問題、深挖細節。

S06和S07是橫跨雨花台區和建鄴區的線路,單程10公裏左右,途經13個小區。試運行期間,薛菁菁多次跟車,發現早上S06經過岱山東路時會遇到擁堵,導致孩子到校時間無法保證,調整信號配時也無法解決這個難題。多次調研後,交管部門決定改變路線,從岱山西路通行。與此同時,考慮到乘坐這兩條線路的基本是小學生,出校門再坐車有一定風險,交警主動找到校方溝通,學校特意辟出一塊人車分離區域,允許“通學線”在校園內停車。

問題一個個被解決,家長越來越滿意。今年上半年,河外家長給交警們送來了錦旗——“一校一策、無微不至”。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