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大道如砥從頭越
2024-10-02 19:58

 圖片圖片

□南仲平

圖片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

1949年10月1日,東方紅日噴薄而出,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在“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的莊嚴宣告聲中,一個新的中國傲然屹立,一個新的紀元由此啟幕。

風雷動,旌旗奮,七十五載,彈指一揮間。

這又是一個裏程碑式的時刻——

2024年10月1日,我們迎來新中國75周年華誕。

山河壯闊,征途如虹。放眼望去,中國式現代化的奮進路徑格外清晰;曆史的指針,不可逆轉地指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光明前景。

時間,既是曆史的刻度,更是奮鬥的標尺。

七十五載崢嶸歲月稠。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萬山磅礴必有主峰。開啟新的航程,新時代領航者發出鏗鏘號令,引領“中國號”巨輪駛向廣闊燦爛的星辰大海。

將視線看向南京。

圖片俯瞰南京。

這座有著6000多年文明史、3100年建城史的城市,見證過無數朝代更替、政權跌宕,親曆了中華民族的苦難與輝煌、奮鬥與抗爭,於1949年4月23日迎來曆史性的解放。

七十五載,今勝昔、慨而慷。

75年來,南京人民披荊斬棘、自強不息,書寫著大地壯美的創業史詩,唱響了改革開放的奮鬥旋律。

看古都今貌,欣欣向榮、絢麗多彩;望浩渺大江,飛虹架波、百舸爭流。

奮楫揚帆逐浪高。

圖片俯瞰南京。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堅實有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新時代新征程,南京人民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扛起“走在前、做示範”重大使命,奮力譜寫“強富美高”現代化建設新篇章,一步一個腳印,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紮紮實實、踏踏實實,把藍圖變為實景。

馭長風,從頭越。 

圖片

江河泱泱,鍾山峨峨。

在長江與秦淮河交彙處的這片豐饒土地上,多少年來,南京人民篳路藍縷、勠力耕耘,於時光的表盤上,留下無數動人瞬間,標注出一連串奮鬥足跡。

2024年9月13日,長江北岸。南京北站樞紐工程開工建設。這座“三場並設”“三站聯動”的特大型綜合交通樞紐,為南京“米”字形高鐵樞紐網“拚圖”補齊關鍵一角。

圖片南京北站效果圖。

把時針撥回到75年前。

當時,從江北浦口到江南下關,“脈脈一水間,舟楫往來苦”。火車輪渡每天往返上百次,運力猶然不足。1968年,南京長江大橋建成通車。這座中國人自己建造的“爭氣橋”,從此讓天塹變通途。之後,一座座橋梁隧道貫通南北,接續書寫“跨江奇跡”。 

追尋曆史的脈絡,我們可以看到,一座城市的發展曆程,就是回答曆史考題、應答發展命題的過程。

“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千鈞之諾,誓言無聲。“革命”“建設”“發展”“改革”,在這些關鍵詞的背後,都隻有一個目的——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

看清楚腳下的路,“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

75年前,我們黨接管南京的時候,這座古都百業待舉、百廢待興;“舊的南京”何以脫胎換骨、浴火重生?唯一的答案就是:民心所向,勝之所往;艱苦奮鬥,大道可成。

與人民風雨同舟,與時代攜手並進。

這座城市生產出新中國第一隻國產電子管、第一架無線電天文望遠鏡、第一台自動車床,自主研發了全球首個大網級網絡操作係統。1983年,110.75米高的金陵飯店在新街口嶄新亮相,成為當時中國內地的“第一高樓”。

圖片當年被稱為“中國第一高樓”的白色建築在南京新街口高聳矗立,被國際媒體視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

“擼起袖子加油幹”“敢教日月換新天”。我們大踏步趕上時代,從落後到先進,從貧窮到富強,取得了令世界為之矚目的成就。

曆史的長河時而曲折蜿蜒,時而一瀉汪洋。

46年前,由南京大學教師胡福明起草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於無聲處有驚雷”,響徹神州大地。

圖片這篇《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評論員文章,拉開了中國思想解放和改革開放序幕。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在改革中求發展,在發展中謀改革”——南京人民緊握“改革開放”這把決定命運的鑰匙,風一程、雨一程,風雨無阻向新程。

在敢為人先、主動求變中,這座城市實現了一個個全國“首創”:創辦第一所“自費走讀、不包分配”的金陵職業大學,開通首個快速雙層列車“先行號”,發放第一份“不見麵”審批的公司營業執照……既有事關城市的大刀闊斧,也有惠及個人的涓滴細流。

圖片市民在自助政務服務機上辦理業務。

一滴水可以照見太陽的光芒。新中國成立以來,南京的發展躍遷、改革創新,映射出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式現代化的非凡進程。

滄海橫流,何其壯哉!

在大風大浪中,我們愈戰愈強。站起來了,就再也不會倒下去。

圖片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曆史方位。

時代場景雖已轉換,曆史使命從未更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我們黨的根本立場。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風雨兼程、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依靠人民鑄就曆史偉業,是我們黨攻堅克難、贏得勝利的根本保證。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

邁入新時代,南京人民接續奮鬥,展紙為畫卷、握筆繪彩景,描繪出一幅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南都繁會圖”。

今天的南京,經濟規模連上台階,地區生產總值達1.74萬億元,躋身全國城市十強,獲批建設引領性國家創新型城市,全球創新指數百強科技集群排名升至第9位,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居全國大中城市第六,有力扛起經濟“挑大梁”的重擔。

圖片2021年6月,科技部在南京召開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會,複函支持南京建設引領性國家創新型城市。

今天的南京,城市安然有序,生活溫馨和諧,市民善良友愛。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寧青驛站、銀發助餐點深入街頭巷尾,博物館、圖書館、小劇場遍地開花,南京戲劇節、森林音樂會精彩上演。人們走出家門,就能遇見“詩與遠方”。

圖片南京美景。

“經濟強”的南京,步履堅定向新而行——

近日,在一場簡短樸素的開工儀式後,總投資百億元的揚子揚巴輕烴綜合利用項目“揚帆起航”。項目的全麵啟動,是南京石化產業提質轉型的新起點,將為產業強市建設注入新動能。

立足江蘇、放眼全國、競逐全球,南京正以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主承載區為抓手,錨定產業強市目標,從產業崛起走向版圖重塑,統籌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和未來產業培育,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係,信心滿滿,腳步鏗鏘。

圖片南京,一座創新之城。

“百姓富”的南京,不斷鋪實民生幸福路——

石榴新村片區原是典型的“城中村”,通過原地回遷為主的“包容更新”模式,有效破解了危舊房改造及城市更新難題。改造後的居民樓設施現代、外觀典雅、環境整潔,即將迎接居民回遷。

今天的南京,這樣的幸福場景俯拾皆是。從“吃飽穿暖”到“吃好穿靚”,從“有教無類”到“善育優教”,“百姓富”不僅體現在“小家”的富裕美滿,更體現在“大家”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日益充盈、溫暖厚實。

圖片2024年7月25日,在等待了將近5年後,石榴新村終於迎來幸福時刻!為期三天的居民回遷選房活動正式啟動,將選房302套,259戶居民參與選房。

“環境美”的南京,將來會更美——

“看,江豚!”麗日晴和,市民在江濱綠道散步,時常看到江麵上這些“微笑天使”的身影。南京是全國唯一在市中心水域有野生江豚穩定棲居的城市。最新調查發現,長江南京段觀測到的江豚數量,已經增加到65頭。

新時代以來,南京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生態環境實現曆史性跨越。俯瞰南京,繁華都市與廣袤鄉村各美其美;舟行江中,生態綠道將沿江“秀帶”串珠成鏈。南京的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城更美。

圖片2023年7月3日,位於雨花台區鐵心橋街道的下斷石自然村向日葵迎來盛花期,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社會文明程度高”的南京,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走在老門東曆史文化街區,漫步於青石板路,古街老巷、白牆黛瓦,商鋪林立、遊人如織,傳統與現代在此相融,經濟與人文交相輝映。

從曆史深處走來,“天下文樞”“世界文學之都”,南京的千年文脈在賡續傳承中發揚光大;向更美好的未來出發,在全市人民共同澆灌下,一粒粒文明種子生根發芽,一朵朵文明之花絢爛盛放,鍛造著“博愛之都”的氣質風華。

圖片2024年6月8日,不少市民和遊客來到老門東景區參觀遊玩。

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小康夢、強國夢、中國夢,歸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夢”。

風雨多經誌彌堅,關山初度路猶長。書寫“強富美高”新答卷,仍需以奮鬥為筆、汗水為墨,一筆接著一筆,繪宏圖,畫美景!

圖片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是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親臨江蘇考察,對江蘇工作作出一係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

尤為令人難忘的是,2023年7月,總書記視察江蘇並在南京調研,明確指出江蘇“有能力也有責任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範”,賦予我們“四個新”重大任務。

圖片2023年7月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省南京市,先後考察了紫金山實驗室、南瑞集團有限公司,了解推進重大科技任務攻關、先進製造業集群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等情況。

黃鍾大呂,氣勢恢宏,激蕩起鏗鏘足音。

一係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飽含著總書記對江蘇、對南京的巨大關懷和殷切希望,為我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南京新實踐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強勁動力。

——何以“走在前、做示範”?

於南京而言,“走在前、做示範”,就是在新時代領航者的引領下,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勇挑大梁;就是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的戰略擘畫下,以“排頭兵”和“弄潮兒”姿態,努力爭當中國式現代化城市實踐引領者。

2024年8月22日,第八屆未來網絡發展大會在南京開幕。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劉韻潔宣布,曆經十餘年謀劃和建設,未來網絡試驗設施正式建成,這張覆蓋全國、輻射全球的大網,將成為支撐人工智能、東數西算、衛星互聯網等領域的數字底座。

圖片2024年8月25日,以“網絡全球 決勝未來”為主題的第八屆未來網絡發展大會在南京開幕。

欲識潮頭高幾許,青山更在浪花中。在長江之畔,一座科技創新的“紫金山”傲然聳峙,刷新著這座城市的“最高海拔”,也為未來大國競爭占據新的戰略製高點。

從突圍到突進,從追趕到超越。紫金山實驗室“十年磨一劍”,正是南京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照;從嬗變走向新的嬗變,從“六朝古都”到引領性國家創新型城市,一座城市的探索奮進,正是實現強國夢想的有力見證。

圖片2023年7月7日,記者走進紫金山實驗室,沿著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的足跡進行回訪。

江河浩蕩奔流,呈現出萬千磅礴氣象,一幅幅向新突破、向高攀登的實踐圖景,在眼前躍然鋪展。

作為省會城市、中心城市和特大城市,南京擁有豐富的科教資源、堅實的製造業基礎,享有多重國家戰略機遇,是多項改革舉措的試驗田;於當前和今後而言,就是要從“兩個大局”出發,切實扛起“走在前、做示範”重大使命,一體落實“四個走在前”“四個新”和“4+1”重大任務。

2024年7月6日,一架無人機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際創新港起飛,展翅淩空,僅用24分鍾就將一份文件送抵40公裏外的明故宮校區。這是目前國內低空無人機航運物流運營航線裏,航程最長而且橫跨長江的一條航線。

過去隻存在於科幻小說中的“打飛的”,突然之間“未來已來”,讓人感慨時代進程之磅礴激越、蕩氣回腸。在南京,像這樣的“未來已來”,正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蓬勃生長。

圖片發展低空經濟,南京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

誌之所趨,無遠弗屆。

惟創新者強——

今天的南京,著力統籌全市域創新資源,加快建設區域科技創新中心,構建貫通式科技成果轉化體係,一體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推動科技成果與應用市場“雙向奔赴”。第三代半導體、高性能膜材料、量子物理、基因製藥等,不斷實現“從0到1”的突破以及“1到100”的躍進。

圖片截至2023年,南京擁有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萬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超2.3萬家,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107家、總量達213家。

惟勇毅者勝——

今天的南京,石化、鋼鐵、yabo80 、電子信息等傳統支柱產業煥新升級,有力撐起製造業的“基本盤”;軟件和信息服務、智能電網、新能源yabo80 、智能製造裝備等產業集群規模超過千億,挺起產業發展的“硬脊梁”;一批萬億級、五千億級產業集群正在培育,不斷塑造產業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圖片2022年9月16日,位於溧水經濟開發區的開沃新能源yabo80 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組裝新能源yabo80 。

今天的南京,既有“虎踞龍盤今勝昔”的底氣,也有“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豪情,更有“層巒聳峙爭高峰”的氣魄。

今天的南京,處處是沸騰的創新熱土、旺盛的創業激情,努力讓新質生產力成為南京高質量發展最鮮明的標識。

這是曆史和時代賦予南京的重任,考驗著這座城市的勇氣,也衡量著這座城市的擔當。

正如總書記所強調的,“向最難之處攻堅,追求最遠大的目標”。南京有責任也有能力,做好能做的事,做好難而正確的事。

無限風光在險峰。一個奮力奔跑的南京,一定能夠更高、更強,奔向無限風光、無限精彩。

圖片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

站在新時代的潮頭,回望來時之路,那艘當初隻見得桅杆尖頭的“中國號”巨輪,已駛過七十五載風雨航程。

圖片雨花台烈士陵園舉行升旗儀式。

往前追溯到百餘年前。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隻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這就是“真理的味道”,這就是一條光明大道。

乘曆史大勢而上,走人間正道致遠。

在南京解放75周年前夕,《戰鬥在敵人的心髒——解放戰爭時期南京戶籍檔案整理研究(一)》正式出版。黨史工作者從當年的154萬張南京戶籍卡中,查找到842名中共地下黨員。一張張戶籍卡,成為這些無名英雄戰鬥在“龍潭虎穴”最直接的曆史見證。

圖片《戰鬥在敵人的心髒——解放戰爭時期南京戶籍檔案整理研究(一)》用60萬字、500餘幅圖片生動展示100位中共南京地下黨員的戶籍檔案和人物小傳。

南京是一座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之城、英雄之城、勝利之城。

雨花台烈士陵園、中共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渡江勝利紀念館、曉莊革命烈士紀念碑、六朝鬆掩映下的梅庵……像一枚枚銘刻在城市深處的紅色印記,無聲地敘說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奮鬥曆程。雨花英烈的事跡與精神,長久根植在南京人民的血脈裏。

自2015年開始,每年的“9·30”烈士紀念日,都會有百名新婚夫婦來到蒼鬆翠柏掩映下的雨花台,向雨花英烈獻上鮮花,立下忠貞誓言。

圖片2019年9月30日,南京新婚夫婦在雨花英烈群雕前向英烈獻花。

紅色,是南京最鮮明的城市底色,也是推動城市奮勇向前的不竭動力。從“最好的教科書”中,我們汲取奮進力量,鼓足奮鬥幹勁。

9月2日晚,2024年南京市中小學開學第一課如約而至。這堂課以“知我南京,愛我中華”為主題,帶領全市青少年一同領略“可愛的中國”“美麗的南京”。

圖片9月2日晚7點30分,2024年南京市中小學開學第一課如約而至。

愛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近年來,南京深入開展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在“潤物細無聲”中,使愛國主義精神在全市人民心中牢牢紮根,在接續奮鬥中傳承和弘揚。

一代又一代的奮鬥,一棒又一棒的接力。我們始終心中有目標,腳下有方向。

憶往昔,南京“總統府”門樓上,紅旗迎風飄揚,開啟“春滿人間世”的建設曆程;看今朝,我們麵向江海浩闊,續寫“高路入雲端”的發展篇章。

當前,民族複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曆史進程。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仍有許多“險灘”要渡、“硬骨頭”要啃。

麵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舉旗定向、掌舵領航,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大無畏氣概,發揚鬥爭精神,勇於創新創造,通過頑強鬥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黨紀學習教育……在入腦入心、走深走實中,我們更加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矢誌踐行初心使命。

圖片2023年7月27日,在小小紅梅·紅領巾信仰學習空間,少先隊員正在進行紅色教育實踐活動。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南京新實踐,需要全市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上下一心、攻堅克難。

一名黨員就是一麵旗幟,一個基層黨組織就是一座戰鬥堡壘。南京這座英雄之城,是由每一條基層戰線上的平凡英雄築就的。

從仙林街道創新實施“五個一工作法”,到眾彩片區以“大黨委”作為屬地街道專屬網格,南京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情係百姓冷暖,照亮萬家燈火;無數黨員投身勞動生產、搶險救災,以風雨來襲時的無懼無畏,守護人間煙火,彰顯“平凡而偉大”。

今年中秋節,台風“貝碧嘉”過境南京。風雨中,全市上下齊心協力、嚴加防範,城市運行有序。風雨過後,整潔的路麵、暢通的高架、奔跑的外賣小哥……每一幅畫麵,都是對城市韌性的生動詮釋。

圖片9月16日21時30分,迎戰台風“貝碧嘉”,高速交警在高速公路入口值守。

征途漫漫,初心不改。讓我們挺起新時代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堅持發展為民的工作導向、聚焦富民的工作追求、實事惠民的工作方法,建設更加宜業宜居宜樂宜遊的人民城市。

不負韶華,隻爭朝夕。

圖片

錨定現代化,改革再深化。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總書記的堅定話語,釋放出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時代強音。

從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係統集成、全麵深化,改革的曆史,就是一部波瀾壯闊的製度演進史、治理完善史,就是一部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豐碑史。

回眸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新時代全麵深化改革、係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新征程,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全新局麵。

凝望2024年7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落實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來謀劃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

這既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麵深化改革的實踐續篇,也是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

圖片俯瞰南京夜景。

奮進新的征程,賦予南京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新使命;勇蹚“深水區”和“無人區”,是南京的必擔之責。

南京市委十五屆九次全會提出,全市上下要切實扛起“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範”的省會擔當,把黨中央提出的改革任務落細落小落實到位,以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實際成效,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南京新篇章。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於南京而言,必須以釘釘子精神把改革任務一項一項抓落地、抓到位、抓見效。

——哪裏有瓶頸製約,哪裏就是改革的主攻方向。南京用好改革“關鍵一招”,加快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落實,著力破解城市綜合能級不夠高、產業集群競爭力不夠強、創新體係整體效能不夠優、社會活力不夠足、安全韌性底板不夠牢等問題製約,找準成因和症結,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充分激發高質量發展的潛能。

——緊緊抓住經濟體製改革這個“牛鼻子”。南京抓好“十項攻堅性任務”,著力打造全國先進製造業基地和東部現代服務業中心,建設高水平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建好用好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深化低效閑置存量資產盤活利用,支持江北新區高質量建設,探索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實現“一子落而全盤活”的改革效果。

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

民呼我應,民呼我為。近年來,南京以城市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目標,深入推進仙林街道新時代“楓橋經驗”城市版、加強“一網統管”建設,經驗做法獲評全國典型。

圖片家門口的惠民醫療。

“如今在家門口看病,既省錢,又省時間。”南京深入推動基層衛生改革,實現家門口有醫“靠”,入選“全國基層衛生健康綜合改革十大典型案例”。

博物館是最美的“城市窗口”。南京踐行“要把博物館事業搞好”的殷切厚望,建設“很有看頭”的博物館之城,創新探索人文經濟學的南京實踐,讓更多的人“為博物館奔赴一座城”“還想來一趟南京”。

圖片南京正在積極有序推進博物館建設,構建門類齊全、形式多樣的博物館集群,努力打造有影響力的“博物館之城”。

江河奔流,不舍晝夜。

對曆史最好的紀念,就是創造新的曆史。新的曆史起點上,我們要以更加篤定的前進步伐,在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在新征程上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不斷刻印城市發展新的奮鬥軌跡。

這是向未來進軍的號角,也是對曆史最動聽的呼應。

圖片

桂子飄香,葉動秋聲。秋天是收獲的金色季節,也是播種新一輪希望的奮鬥起點。

這是一個頗有深意的鏡頭——

在六合區冶山街道雙墩村,有一麵近百平方米的畫牆。畫麵中,一位頭戴草帽的農民站在田間,正在描繪鄉村振興好“豐景”。冶山是六合農民畫的發源地。農忙下田,農閑作畫,當地農民用手中的畫筆,把“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幸福生活畫到畫裏、種在心間。

圖片冶山街道是六合農民畫的發源地,農民畫創作者用手中的畫筆,飽蘸深情描繪著新農村的變化發展。

這是一次影響深遠的擘畫——

近日,國務院批複《南京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進一步明確南京在國家發展格局中的城市性質和核心功能,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樣板。新的藍圖和願景,正在金陵大地上徐徐展開。

圖片俯瞰南京。

現實景象與未來藍圖的交織,給我們以真切感動,更賦予我們前行力量。

腳下,是曆史的新方位;前方,有偉大夢想在召喚。

今日之中國,正處在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的關鍵節點。

於南京而言,將一係列決策部署轉化為實際行動,何以破題?

——惟有實幹。

成就,是一步一步奮鬥、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有多少任務就有多少挑戰,有多少困難就需要多少勇氣和智慧。麵對前進道路上的“婁山關”“臘子口”,需要我們同心畫圓、握指成拳,當好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堅定行動派、實幹家,“不畏浮雲遮望眼”“看準了就抓緊幹”,堅持不懈地真抓實幹、埋頭苦幹。

何來滄桑巨變?因為我們緊緊追趕時代,奮力趕上時代,敢於超越時代。

循大道,至萬裏!

圖片南京濱江風光。

山河為證,歲月為名。未來的南京,將是更有產業硬度的實力之城、更有創新高度的活力之城、更有開放強度的樞紐之城、更有文化厚度的魅力之城、更有民生溫度的幸福之城。

時間屬於奮進者,曆史屬於奮進者。我們將以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飽滿的幹勁、更加頑強的韌性、更加紮實的行動,繪就更加精彩的新時代南京畫卷,闊步邁向偉大複興。

熱烈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五周年!

祝福偉大祖國,致敬偉大時代!

圖片

執筆:薛巍 劉大山 吳雲青 孫君文 魏賽男 裴桐

部分圖源: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段仁虎 董家訓 馮芃 崔曉、南京發布、新華社

製圖 潘意超

編輯 姚沁玥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