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娃小鎮”描繪鄉村振興新圖景
2024-10-19 20:24

 新華社哈爾濱10月19日電(記者戴錦鎔、劉赫垚、徐凱鑫)在黑龍江省尚誌市一麵坡鎮,街邊隨處可見套娃加工廠,從黃豆粒大小到一人多高,從異域風情到卡通造型,從烤漆彩繪到燙金烙畫……形態各異、造型百變的套娃讓人眼花繚亂。據了解,一麵坡鎮生產的套娃在市場上占有較大份額,因此這裏也享有“中國套娃之鄉”的美譽。

圖片
  圖為一麵坡鎮一家套娃企業展示的套娃。新華社記者 徐凱鑫 攝

 

套娃原是產自俄羅斯的一種木製玩具。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東鐵路建成通車,一麵坡成為其中重要站點。一時間,這裏人口驟增,不少俄羅斯人遷居於此,也把套娃文化帶到鎮裏。

一麵坡鎮三麵環山,林業資源豐富,能提供生產套娃所需的樺木、椴木等原材料,為發展套娃產業提供了有利條件。早在20世紀50年代,鎮裏就有民間藝人模仿俄羅斯套娃樣式,製作出“一麵坡套娃”。

一麵坡鎮副鎮長薑貴祥介紹,目前,一麵坡鎮共有規模型套娃生產企業約40家,年產值破億元,產品銷往哈爾濱、滿洲裏、義烏等國內旅遊城市和商品集散地,有的還被擺上電商平台供消費者選購。

 

圖片
  一麵坡鎮一家套娃企業的員工在打磨套娃半成品。新華社記者 徐凱鑫 攝

 

除了豐富的原材料,“套娃小鎮”的發展也得益於當地能工巧匠們的創新技術。目前,一麵坡鎮擁有套娃產業從業人員2000多人。車、旋、烘幹、烙燙、繪畫……一個看似簡單的套娃要經過十幾道生產工序。

在尚誌市一麵坡金地木材加工廠生產車間,工人呂海洲在用旋床加工木頭,伴隨轟鳴的機器聲,濺起陣陣木屑。不一會兒,看似平平無奇的木頭就變成了光滑圓潤的套娃“身體”。旁邊的刀架上,整齊排列了十幾種不同型號和用途的刀具。“這是手藝活,我幹了五六年,已經熟能生巧了。”呂海洲說。

在尚誌智慧工藝美術加工廠,塗漆工李菊在給套娃上色,已經工作了十多年的她技藝純熟,不需要工具輔助就能徒手畫出非常規整的圓形。“在這裏一個月能賺幾千元,工作時間靈活,還能照顧家裏的老人和孩子。”李菊說,她有一大半親戚朋友在從事套娃產業。

 

圖片
  一麵坡鎮一家套娃企業的工人在給套娃上色。新華社記者 徐凱鑫 攝

 

薑貴祥說,在套娃產業帶動下,當地村民有了更可觀的收入,有效助力鄉村振興。“他們不用再背井離鄉打工,在家門口就能增收。”

為更好研判市場趨勢,實現套娃產業“抱團發展”,把市場做大做強,一麵坡還成立了木製工藝美術協會。會長馮超說,未來,一麵坡還計劃建設套娃創意設計產業園區,通過規範生產經營、創新產品品類,推動套娃產業轉型升級,把“指尖技藝”轉化為“指尖經濟”。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