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記者走進淮安市金湖縣呂良鎮湖畔旺屯新型農村社區,目光便被路旁的“省級特色田園鄉村”吸引。一排排新中式徽派農房錯落有致,在藍天映襯下格外好看。不遠處,芡實滿塘,稻穗飄香。71歲的梁習珍在家門口躺椅上休憩,斑駁的樹影映在他的臉上,分外祥和。
2018年9月,江蘇正式啟動蘇北農房改善工作,老梁是金湖縣農房改善的首批受益者。2019年3月3日搬家那天,梁習珍和老伴在老屋前合了張影。照片中,曾容納一家三代10多口人蝸居的磚瓦房低矮破舊,牆麵起皮脫落。而今,在入住5年多的“小別墅”前再次麵對鏡頭,老兩口樂開了花。他們所在的湖畔旺屯也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地”,前來參觀、遊玩的人絡繹不絕。
沒想到能住上這樣的好房子
“我們在不足80平方米的老屋裏住了30多年。最多的時候,全家10多口人擠在裏麵。最愁的是下雨天,家裏就漏成了‘水簾洞’,得隨時用盆接水。”梁習珍回憶說,光是翻修老屋的屋頂,他前後花了8000多元,幾乎是田裏一年的收入。
“沒想到,到老了還能住上這樣的好房子!”梁習珍樂嗬嗬地領著我們進屋參觀。隻見138平方米的二層小樓布局合理、簡單溫馨。搬新家時,老梁給家具家電全換了個遍,還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設計了陽光房,“再也不用出門上廁所,洗澡也更方便了。”
2019年,湖畔旺屯新型農村社區一期正式建成。梁習珍是孫集村第一個簽訂搬遷協議的人。當時,村幹部拿著文件挨家挨戶動員,給他們講政策、征求意願,村民可以自由選擇留村、留鎮或是到縣城。經過慎重考慮,老梁家選擇留在村裏。“我家掏了8萬塊錢,把磚瓦房換成了‘雙拚’別墅,過渡期間政府還給了租房補貼,很貼心。”
記者在湖畔旺屯看到,集中居住區的農房保留了中國傳統鄉村的風貌,采取新中式的徽派建築風格,設計有從55平方米到230平方米五種大小不等的房型。除孫集村外,社區還吸納了張壩、花園等10個村總計556戶村民入住。
針對家庭困難的村民,村裏還特別推出了相應的福利政策。2019年,“五保老人”張伏金如願從低矮老磚瓦房搬出,“拎包入住”了55平方米的新房。房子麵積雖然不大,但光線很好,還配齊了冰箱、電視機、洗衣機等電器。換房後,張伏金的生活徹底變了樣子,還找到了老伴。
“農房改善不僅要好看,還要住得舒心,考慮到農民的生活習慣。”村裏為每家農戶配了“一分田”小菜園,這讓老梁和老伴多了一份樂趣。老梁樂嗬嗬地說,“以前老屋條件差,孩子都不願意回來,現在女兒回老家更勤了。”
讓城裏人實名羨慕的好村子
5年前,呂良鎮文化站原站長李加友花了小半年時間,帶領團隊義務為村民與老屋拍攝合影,得到了村民的積極響應,留下了500多張圖片。“當時的村子真是一天一個樣!”
搬進新家後,村民們驚喜地發現,村容村貌得到了徹底改變:泥土路變成了柏油馬路和水泥路,路兩旁整齊地種上了櫸樹和梧桐。村裏不光對河道進行了清理,還在沿坡補栽了垂柳,建起了小公園。村裏醫務室、便民超市、農貿市場、電影院、籃球場、遊樂園、社區服務中心等公共設施一應俱全,甚至還通了公交車。
“以前一到雨天,村裏路上全是泥巴,走起路來深一腳淺一腳。現在家門口柏油路都有3米多寬,而且村裏安裝了路燈,到處都亮堂堂的!”76歲的村民劉成芳快人快語。吃過晚飯,劉成芳最喜歡挽著老伴在健身步道上散散步。
發生變化的還有周邊環境。
村西側的杉荷裏景區,成了城裏人喜愛的“打卡地”。依托其位於白馬湖濕地公園西側的水鄉資源優勢,湖畔旺屯開發出鄉村休閑、生態農業觀光、戶外野營探險、水果采摘等旅遊產品,打造鄉村特色旅遊品牌。2022年,孫集村(湖畔旺屯)入圍“江蘇鄉村旅遊重點村”,每年慕名而來的遊客多達3萬多人次。
傍晚時分,在位於村中心廣場上的“百姓大舞台”,常能看到徐燦華和老姐妹們扭秧歌的身影。60多歲的徐燦華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金湖秧歌有著濃厚的興趣,如今,閑下來的她常和村民們一起自編自導自演秧歌,既寄托了新生活的希望,也紓解了濃濃的鄉愁。
有外地親戚來,徐燦華喜歡領他們去村史館轉轉。土鍋、木犁、石磨等老物件還原了農房改善前村裏的模樣。“當時村裏是又窮又破,感覺在人前都抬不起頭。現在城裏人到村裏旅遊,都羨慕我們呢!”徐燦華說這話時,腰杆挺得倍兒直。
帶老百姓找到致富的好路子
不僅要“安居”,更要“樂業”。在湖畔旺屯中心村黨委副書記張從勇看來,農村居住條件改善後,一方麵要持續鞏固治理成果,另一方麵是要帶著老百姓找到增收致富的好路子,讓湖畔旺屯的日子更“旺”,讓農民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
以農房改善為契機,湖畔旺屯中心村利用集約經營的土地,發展高效農業。村裏先後引入了5家現代農業企業,建成300畝芡實種植基地、400畝種子培育基地,還在白馬湖景區沿線培育了1000畝螃蟹養殖基地、1000畝稻蝦示範基地,實現從單一種植業向“種植+養殖”一體化的轉型,帶動了當地農業的提檔升級。
在金綠源蔬果采摘基地,柚子樹上碩果累累、果香撲鼻。73歲的村民吉啟高正為客人打包稱重。喬遷新居後,吉啟高將10畝土地流轉出去,自己在采摘基地裏打零工。流轉費加上工資,一年收入4萬多元,足夠老兩口一年的開銷。
2019年,村裏引進了一家生產蹦床等yabo2020
器材的企業,孫成英就一直在這裏打工。70歲的她原本守著田地過日子,一年忙到頭賺1萬多元。如今在家門口上班,每個月能賺三四千元。孫成英說,“這樣的好事兒以前想都不敢想。”
類似的周邊工廠吸納了600多位村民就業,人均年收入超過4.2萬元。張從勇介紹說,以前孫集村的村集體年收入不足50萬元。農房改善後,土地連片、產業整合,去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突破100萬元。接下來將依托電子商務產業園,推動農產品對接市場,讓農民共享農村改革和發展成果。
湖畔旺屯的“迭代升級”隻是新時代江蘇鄉村麵貌蝶變的一個縮影。截至 2021年9月,蘇北地區改善農房達 32.45萬戶。2022年以來,全省累計改善農房超過20萬戶,有力帶動了就業和農民增收。2022年3月,江蘇省又提出新目標:在2022年至2026年間,用5年時間改善全省50萬戶以上農村住房,力爭在2026年底前基本完成1980年前建的且農戶有意願的農房改造改善,讓更多的“旺屯人”過上更旺、更好的日子。
總策劃:雙傳學 顧雷鳴
策劃:田梅
統籌:肖勇 塗珂 陳義寶
文字:周嫻
攝影:餘萍
攝像:王詩宇 曹凱琪 李楊 邱添 劉錦
剪輯:魏林娜
AI生成:王詩宇
美編:朱麗
鳴謝:金湖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