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由黃河改道泥沙淤積成陸,地處淮河生態經濟帶出海門戶,河與海的交彙,造就獨特的資源稟賦,也孕育了海納百川、開放包容的氣質。
走進新時代,濱海積極搶抓長三角一體化、江蘇沿海發展、淮河生態經濟帶等重大戰略疊加機遇,譜寫了一曲曲勇立潮頭的激昂樂章。今年1至9月份,12項主要經濟指標中,濱海9項指標增速位居全市前三,其中4項增速全市第一,成績來之不易。近日,本報記者深入濱海大地,探訪一項項務實舉措、一個個創新實踐,全方位展現數字背後的濱海奮進故事,進一步堅定全市上下信心決心,全力爭取高質量發展的更好結果。近期,各地今年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數據陸續發布,濱海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61.28億元,同比增長7.1%。GDP增速超“7”,全市第一,背後顯示出濱海經濟發展的韌性與潛力。
提升工業企業含“新”量、做全做透能源產業鏈、放大產業優勢鍛長板、緊抓出口“牛鼻子”……沿海是全市的重點和方向,也是濱海的潛力所在、優勢所在。麵向大海、深耕大海,濱海變潛力為實力、化優勢為勝勢,全力推動沿海關鍵變量轉化為現代化建設最大增量,加快釋放“藍色引擎”澎湃動能。
產業向新 逐夢藍海
什麼樣的企業賺錢?什麼樣的企業不愁訂單?記者在濱海找到了答案。
在第三屆EESA儲能展上,中科融能發布的固態電池全鏈解決方案,吸引了諸多參展者。眾所周知,固態電池能夠解決當前鋰電池能量密度不足與安全隱患的問題。
鮮為人知的是,中科融能的鹽城工廠落戶濱海,已於今年6月實現628Ah和314Ah固態電池規模化生產,這類產品目前主要麵向儲能、動力兩大萬億級市場。
“電池產業發展至今,亟待新技術革新,其中有兩個重要方向:固態電池和鈉離子電池。”江蘇濱海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濱海港零碳產業園負責人沈力介紹,中科融能掌握了這兩項關鍵技術,“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一定是能賺錢的!”
地方選企業,企業也選地方。
“我們去年7月著手啟動項目,3個月內走訪了廣東、湖南、安徽、山東等地,最終敲定了濱海港零碳產業園核心區。”中科融能(鹽城)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經理姚寬科回憶道,“一方麵,這裏可以為出口企業提供綠電、綠證相統一的認證服務;另一方麵,園區具備完整的上下遊產業鏈,可更好滿足企業需求。”
“這裏的電池產業鏈是我們遇到最全的。”姚寬科說。
麵對產業“藍海”,中科融能目前最迫切的就是擴產。“我們一期建成投產500MW,二期計劃上18GW。”沒錯,產能將是原來的36倍。“二期我們還想選擇濱海。”
濱海的高效給中科融能團隊留下深刻印象。“我們去年10月簽協議,11月設備招標,12月施工單位入場,今年5月,設備就全部調試到位。”
提升企業含“新”量,用科技逐浪“藍海”。與中科融能相似的,還有藍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基於合成生物技術從事分子與材料創新的企業,其獨創技術可以將PHA的生產成本降低,從而擴展其應用範圍。PHA(聚羥基脂肪酸酯),是一種由微生物合成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與塑料相似的力學性能,製成的塑料品,被丟棄後可以自然降解。
業界曾把合成生物學的研發到量產,稱為“死亡穀”,藍晶微生物跨過了這個門檻,公司團隊走訪全國30多個城市之後,決定在濱海打造一座微生物的“超級工廠”。這座工廠已於去年成功投產,藍晶微生物也成就其在合成生物學產業的頭部地位。
服務項目 護航企業
翻開濱海港片區的地圖,不難發現,中科融能選擇的濱海港零碳產業園核心區,占地1.3平方公裏,一期、二期、三期規劃,正沿著北疏港航道依次延伸。
“這條航道西接中山河,通過此航道可進入通榆河並向南進入大運河、長江,實現貨物流通全國。”沈力介紹。
這也符合濱海一貫風格,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放大能夠放大的所有優勢,為項目服務,為企業著想。
細看這1.3平方公裏的土地,被規劃“安排”得明明白白:一期占地480畝,重點招引有綠電需求和出口導向型項目;二期規劃占地800畝,重點建設儲能高端製造園、氫能多元應用基地;三期規劃占地670畝,重點建設海河聯運綠色碼頭、電動重卡換電站、倉儲物流園等。
依托出口、綠電認證、低碳發展等優勢,遠景能源、唯信科技等企業接踵落戶。“核心區已建成標準廠房、綜合樓、檢測車間等19棟,新入駐企業7家,年內新建成規上工業企業1家,實現開票銷售突破5000萬元。”沈力話語間滿是自豪。
將目光跳出北疏港航道,沿著東部的海岸線,濱海港零碳產業園發展思路同樣清晰:以零碳產業園核心區、“綠電+冷能”利用示範區和零碳示範項目“1+1+N”為載體,按照“企業節能低碳+係統集成降碳+用能零碳替代”思路,積極探索以“綠電+冷能”為特色的零碳產業園建設之路,為發展新質生產力賦能。
如何保證企業用“綠電”敲開海外市場?濱海依托港區充沛的綠電資源,就地消納,率先在全市規劃建設首個“全綠電變電站”。
2027年,濱海港片區以全綠電彙集、全綠電供應為定位的220kV海堤變電站,將建成投運,規劃彙集新華興海、盛高新能源等新能源項目,容納249萬千瓦綠色電能,片區綠電規模將增容至476萬千瓦,區域電網“綠電大循環”將進一步保障工業用戶綠電供給。
風電產業向深遠海發展是必然趨勢,濱海將如何利用自身優勢為企業助力呢?
“我們有打造大件碼頭的基礎條件。”沈力說,“可通行大兆瓦海上風電主機和葉片。”
濱河向海,夢圓港灣。依托上海電氣海上風電濱海基地、海力大兆瓦海上風電裝備製造基地、立洋海上風電(濱海)運維中心以及鹽城港濱海港區海上風電裝備大件碼頭等,濱海有雄心打造一個海上風電母港,這也將成為全市唯一。
通過充分利用自身優勢,不斷“反哺”企業,一個個優質項目在濱海生根發芽、落地開花。前三季度,濱海新簽約、新開工、新竣工超億元產業項目104個、56個、39個,其中超10億元項目5個、4個、3個。
資源變優勢 “包袱”變財富
“嘩啦啦,嘩啦啦……”近日,位於濱海港片區LNG冷能交換中心一側的製冰區內,隨著製冰機不停運轉,水流在機器四壁迅速凝結成冰,經過旋轉刀片切割,冰片一塊接著一塊掉落。
這些冰塊的製成並沒有消耗大量電力,而是充分利用了冷能。由於節省電力成本,這裏產出的冰塊,即使以市場價的一半甚至更低售出,也效益可觀。
哪來這麼多的冷能?
走出製冰區,可見一根根管道,搭載著藍色支架,通向遠處。管道的盡頭是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
使用LNG需要先將其從液化狀態“敷熱”變成氣態,才能進入國家管網對外輸送,在此過程中LNG會吸收熱量,同時釋放出巨大的冷能。過去,都是通過抽取海水將其“敷熱”,不僅帶來“冷汙染”,也造成資源浪費。
怎麼辦?變廢為寶!濱海緊緊圍繞現有資源做延伸,通過建設LNG冷能交換中心,以能源換項目。
濱海港片區LNG冷能交換中心是全國首家冷能交換中心,項目采用LNG換冷裝置、外管網係統、公用工程係統,通過回收和利用LNG在氣化過程中釋放的冷能,實現能量的高效轉化利用。“冷能交換中心以二氧化碳為媒介,將冷能留下來,進行綜合利用。”項目運營經理侯晨介紹。
“國內其他地方也有冷能利用的案例,但是應用場景相對單一。”侯晨說,該項目則是通過“梯級”應用,充分利用不同溫度的冷能。“我們深度挖掘深冷、中冷、淺冷資源,不斷豐富‘綠電+冷能’應用場景,打造集冷能空分、冷能發電、冷鏈物流、算力中心、冰雪休閑、民用供冷於一體的LNG冷能綜合利用產業集群,著力打造全國最大的LNG冷能綜合利用示範基地。”
曾經抓耳撓腮想要解決的問題,如今已然成了招財引金的“聚寶盆”。
在采訪中發現,冷能在第三產業的應用,甚至催生了濱海的“低溫旅遊”。“低溫旅遊”,顧名思義,是一種以低溫環境為特色的旅遊活動,通常包括在寒冷氣候條件下進行的各種戶外活動和體驗。
依托冷能資源,濱海規劃建設冰雪世界,通過利用零下20攝氏度左右的冷能,推動冰雪運動跨越季節限製,讓市民們一年四季可享受冰雪運動帶來的激情與歡樂。此外,沿線還可串聯起月亮灣、宋公堤等旅遊景點。
潮起潮落,共潮而生。佇立時代潮頭,濱海與海洋相擁逐夢的故事,仍在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