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節氣過後,氣溫驟降。建湖縣高作鎮萬畝種植基地,冬小麥發芽吐綠,一派勃勃生機。
“706戶、5100畝,全部流轉完成。”11月29日中午,記者見到高作鎮合興村黨總支書記楊定高時,他和幾位村幹部剛開完一場協調會。會上,村裏僅剩的幾戶農戶全部表示同意加入土地集中流轉經營。至此,合興村整體邁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範圍。
冬日暖陽下,楊定高臉上的喜悅藏不住。為了這一刻,合興村“兩委”班子成員已接續努力3年多。
2019年,建湖縣在全國率先探索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整體推進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和鄉村生態保護修複,全力破解農村用地碎片化、無序化和低效化問題。2022年高作鎮入選國家試點後,村“兩委”幹部逐戶上門宣講,充分征求村民意見,村幹部帶頭拿出自家土地參與土地綜合整治,換來村民的一張張信任票。
“楊書記,我們家這幾畝田可就托付給你們了。”剛走出村黨群中心的大門,楊定高就被68歲的村民蔣鳳至一把拉住。村裏開展土地整治後,村集體效益越來越好,蔣鳳至都看在眼裏,但自家土地是留著種還是流轉出去,他還是有些猶豫。
“蔣大哥,你放心,我來幫你算筆賬。你們把田流轉出去,你家7畝田除了領取土地流轉金外還享受分紅。你再到農業公司打打零工,每年還有近萬元的務工收入。你看,是不是好處蠻多?”
“確實劃算,我定心了,這就簽字。”蔣鳳至樂嗬嗬地回應。
小田變大田,大田變良田,村裏人人受益。過去,合興村土地布局分散、地塊零碎,很多農民的耕地東一塊西一塊,種植大戶隻能流轉到分散的土地。經過土地整治,全村溢出的1380畝土地承包給農業公司,今年村集體年收入預計180萬元,比實施整治前增加5倍以上。“手裏有‘米’事好辦。”楊定高笑言,現在村裏每年都能給農戶分紅,村民們都成為股東,今年他們打算把分紅金額再提一提。
“突突突、突突突……”下午1點,村裏一片荒地響起機器轟鳴聲,幾台挖掘機一字排開,準備開挖水槽。“你瞧,這幾個‘鐵家夥’輪番操作,估計不到半天就能挖好。”楊定高帶頭走到田裏向記者介紹,土地整治後,從耕翻、播種到施肥、打藥水等全部是機械化作業,每畝田能節省成本120元以上。算上上午剛剛確定參與流轉的土地,現在村裏有1000多畝土地麵臨集中連片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
“上午才剛流轉,下午就開工?”記者問。
“接近年底了,跟時間賽跑,要抓進度、抓質量、搶播種,我們村幹部分工,每3人一組,力爭10天內全部平整結束。”楊定高篤定地說。
今年9月,建湖縣高作鎮入選全國第二批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典型案例,這讓當地幹群備受鼓舞。如今,村幹部們個個鉚足勁,想在現有經驗上再創新成效,讓每一塊耕地都成為“聚寶盆”,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合興村自然也不例外。在施工現場盯了一會,楊定高一刻也不耽誤,急匆匆趕回辦公室和同事們完善這1000多畝土地的規劃方案。
“我今年59歲,在合興村幹了28年,土地整治後村裏發展更好了,不少年輕人也願意回村來發展,我打心底裏高興。”楊定高透露,如今與他並肩作戰的村“兩委”班子成員中,有他十分看好、群眾也十分認可的年輕骨幹。
不知不覺,夕陽西下。一望無際的麥田上,不見了散落的村舍、零碎的田塊、雜亂的溝壑,放眼望去,田成片、地成塊、路相通、渠相連,還有轟隆作業的機械車和一群熱氣騰騰的奮鬥者。不久之後,楊定高就要退休了,但他相信,這片田野上的事業肯定有人能接力下去。
新華日報·交彙點記者 林元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