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客戶端南京12月1日電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不斷推進和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我國人口向縣域回流趨勢日漸凸顯,為縣域發展提供了大量人才資源。同時,如何保障返鄉人才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創業就業,也是縣域必須麵對的現實問題。
2022年5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提出“培育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穩定擴大縣城就業崗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進一步強調,“健全推進新型城鎮化體製機製。構建產業升級、人口集聚、城鎮發展良性互動機製。”
調研發現,作為江蘇人口大縣,宿遷市沭陽縣以入選國家級新型城鎮化開展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試點縣、國家新型城鎮化示範縣為契機,大力實施“歸雁工程”,產業、創業、就業“三業聯動”,發展“返鄉經濟”,全力打響“花漾沭陽·創業天堂”品牌。目前,全縣返鄉創業就業總人數超過32萬人。
返鄉之後幹什麼?
沭陽是全國著名的花木之鄉,花木種植麵積達60萬畝,占江蘇省四分之一、全國二十分之一。近年來,該縣不斷推動花木產業迭代升級,將其打造成為承載創業就業的富民產業。
“我們村雖然有300多年花木種植史,但以前村裏的年輕人基本外出務工了,直到近些年才靠花木電商產業徹底改變了生活,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回鄉創業。”沭陽縣新河鎮雙蕩村黨總支書記李敏說。
李敏幼時在車禍中失去左臂,2012年大學畢業後求職受挫,回到家鄉從事花木電商,從最初一天三五單發展到一天幾百單、年營業額超100萬元。2017年,她成為一名“返鄉興村新村幹”,2022年又當選為黨的二十大代表。如今,她不僅自己開網店、做直播,還把自己的創業經驗分享給村民,帶領全村發家致富。
目前,在沭陽新河鎮、紮下鎮、顏集鎮等花木主產區鄉鎮,大學生返鄉創業就業率達60%。全縣共有各類活躍網店5萬餘家,花木直播銷售額占全國三分之一,帶動了40萬本地人創業就業,花木產業年銷售額突破300億元。
(沭陽縣耿圩鎮潤成蘭花盆景產業園,當地農民在直播銷售蝴蝶蘭)
服務業是當前我國吸納就業最多的產業,也是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近年來,沭陽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7.5%左右,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比重達37%。
沭陽依托交通節點城市優勢,大力發展快遞物流、圖書交易等特色產業,構建“縣有園區、鎮有集中區、村有網點”的三級物流體係,建成全省首個“快遞物流小鎮”、首家“鄉鎮快遞園區”、首條“村級快遞一條街”,打通農產品進城和工業產品下鄉的最後一公裏,形成區域性快遞物流樞紐,每年可承載快遞物流2億單以上。作為全國重要的圖書集散地,全縣從事出版物經營的商戶超過8000戶,經銷全國80%出版社的圖書。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即使在數字化轉型加速推進下,量大麵廣的製造業企業在創新創業、穩崗就業方麵依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近年,沭陽加快培育綠色家居、紡織服裝、機電裝備三大產業集群,已集聚相關規上工業企業982個,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35個,工業發展為城鄉居民就業提供了約30萬個就業崗位。
沒有條件怎麼辦?
缺資金、缺技術、缺項目、缺渠道……擋在創業就業者麵前的難題有很多。近年,沭陽先後出台鼓勵返鄉創業就業若幹措施、人社惠企政策18條等一係列政策措施,給返鄉人才創造有利條件,打造創業就業友好型城市。
資金往往是困住創業者的第一道難關。沭陽積極推廣“蘇崗貸”、富民創業擔保貸款,發放全國首筆“VEP花木生態價值貸”,設立“就業補助資金”,不斷加大對返鄉創業者的金融支持力度。
沭陽縣人社局黨組成員、就業處主任徐衛星介紹,富民創業擔保貸款最高可貸額度為300萬元,對於信用良好的返鄉人員申請15萬元(含)以內的小額貸款,鼓勵和引導銀行采取純信用貸款方式放貸。2023年以來,全縣富民創業擔保貸款、“蘇崗貸”等金融支持累計達10億元。
為了降低創業就業成本,沭陽按照“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原則,圍繞“一鎮一品”,整合資源、共建共享,持續推進返鄉創業園、省市級創業基地等各類孵化載體建設,提供場地支持和配套的水電網等基礎設施以及創業培訓、政策谘詢、開業指導、融資服務、創業交流、跟蹤扶持等各類服務。
目前,全縣共建成國家級孵化基地1家、省級雙創示範基地2家、省級創業孵化基地4家、縣級返鄉創業園30個,孵化基地總麵積約30萬平方米,孵化各類創業主體3000家。
(沭陽縣紮下鎮藝森園盆景造型基地的電商主播矩陣直播拍賣盆景)
為了給創業就業者提供更多項目對接和學習交流的渠道,沭陽常態化舉辦花木交易博覽會、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盆景大賽等活動,為創業者搭建成果展示、資源對接、學習交流平台。開設“創業之路”“創業明星”等專欄,每年選樹先進企業和個人,推薦優秀人士作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形成示範帶動效應,激發群眾創業熱情。
由江蘇省鄉土人才“三帶”名人、宿遷市人大代表胡道中投資興建的沭陽縣藝森園盆景基地,擁有盆景素材苗培育基地逾千畝,智能化溫室大棚3萬平方米,建成地景盆景展示中心、矩陣直播中心、盆景製作中心等板塊,帶動當地300餘人就業增收,幫助返鄉農民工、退役軍人、大學生等群體實現自主創業。
“去年,我們基地新建了盆景工匠孵化中心、盆景實操課堂等,集實操教學、矩陣直播、田間培訓於一體,可以幫助更多創業就業者提升能力素養。”胡道中說。
2022年,沭陽開始實施“技能沭陽”三年行動,強化部門間聯動,逐步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縣鄉村聯動”的大培訓格局。
2023年9月,沭陽發布了全國首個由縣級單位承辦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盆景師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發放“盆景技師”“沭陽花匠” “沭陽大工匠”等榮譽證書,讓5.3萬名農民持證上崗。
“今年,我們又創新探索集職業培訓、技能評價、求職推薦於一體的‘技能銀行’,圍繞重點群體創業就業需求,量身定製覆蓋不同主體和各個階段的技能培訓,通過企業下單、培訓機構出單、勞動者點單、政府買單的‘四單’培訓模式,對創業就業人員針對性開展技能培訓,並對合格人員給予補貼獎勵,讓返鄉人員免費長本事、創業有底氣。”徐衛星說。
服務需求咋保障?
“歸雁”引回來,還要留得住。沭陽從“歸雁”們的需求出發,不斷優化政務服務,免除“歸雁”後顧之憂。
打造15分鍾創業就業服務圈。沭陽建成“縣創業就業服務中心-鎮(街)創業就業服務站-村(居)創業就業聯絡站”三級服務網絡,成立了由政策專家、會計師、律師、企業人力資源經理、創業成功人士等組成的返鄉創業聯盟和創業指導專家服務團,組織開展“雛鷹計劃”“創業訓練營”,為創業青年開展“一對一”“師帶徒”的全周期創業輔導。2023年以來,全縣共開展返鄉創業企業服務15000餘人次。
降低個體經營準入門檻。沭陽鼓勵失業人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低收入家庭、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創辦小規模經濟實體,放寬新注冊個體工商戶營業場所登記條件限製,推動小店創新創業集聚發展,創造更多靈活就業崗位。2023年以來,全縣新增個體工商戶、民營企業等市場經營主體5.6萬戶,成功入選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示範縣培育名單,連續3年入選“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
建設零工市場和零工驛站。針對靈活就業人員,沭陽在城區及馬廠鎮、賢官鎮、高墟鎮等8個鄉鎮(街道)建成“零工驛站”,不斷拓展零工市場覆蓋範圍。搭建綜合性的“零工市場”就業服務平台,促進用工主體與返鄉人員精準對接。
(沭陽城區俯瞰圖)
除了不斷優化創業就業環境,沭陽還大力推動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均衡化,拉近城鄉生活差距。如醫療方麵,完善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係,推動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讓群眾就近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教育方麵,每年投入 20 億元左右用於教育事業發展,紮實推進名校、名師、名學科“三名”工程,獲評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人居環境方麵,大力推進城鄉公共空間治理,生活垃圾、汙水處理實現全覆蓋,獲評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國家衛生縣城。
調研也發現,當前,麵對人口老齡化、產業智能化、就業多元化、訴求多樣化等趨勢,高質量充分就業任務仍較為艱巨,一些現實難題還需要進一步破解。
一是縣域產業承載力待進一步提升。如沭陽花木電商近年來積極謀求轉型升級,以沭陽現代農業產業園為載體,打造“中國花穀”,努力向產業鏈高端、後端延伸,但在項目招商落地、科研資源對接、高層次人才招引等方麵仍有不足。
二是新就業群體服務保障體係待進一步完善。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以快遞員、網約車司機、外賣配送員、網絡主播等為代表的新就業群體大量湧現,要求政府部門盡快完善相關勞動法律體係、就業服務體係和社會保障體係。
三是創業服務環境待進一步優化。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創業風險較大,更需要政府通過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給予返鄉創業者便利、貼心、有溫度的服務,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重視,才能真正意義上留住人才,從而落地生根。(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新華社江蘇分社聯合調研組,執筆:朱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