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我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令人振奮,春節得到了更大範圍的、世界性的肯定。作為世界普遍接受、認同和欣賞的中華文化符號,春節申遺成功,不僅讓中國兒女更加堅定文化自信,也是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的有利契機。
申遺成功應是調味料,讓春節的味道更濃厚。百節年為首,四季春為先。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隆重、最正式也最喜慶的節日。逛廟會、貼春聯、吃餃子等眾多習俗,無不蘊含著濃濃的“年味”。但隨著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一些“年味”反而在不經意中丟失。有人覺得春節越來越“骨感”,缺少程序性和儀式感,就是一個普通的長假。此次春節申遺成功,正是我們保護傳統文化,留住傳統生活方式,傳承特色年俗的一種方式,是保護和傳承春節文化的開始。
申遺成功應是調色板,讓春節的色彩更多元。時代在變,年俗也在不斷創新與發展。去博物館感受曆史的厚重,旅遊中領略異域的風情,網絡拜年傳遞遙遠的祝福……這些“新年俗”的湧現,雖然形式各異,但文化內核卻始終如一——對美好生活的期許與向往,對家國情懷的永恒惦念。春節是個傳統節日,卻從來沒有遠離人們的生活,她總是在與煙火日常的相伴中,延展出多元豐富的色彩。正是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才能獲得持續的生命力。
申遺成功應是調音器,讓中國的聲音更動聽。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在全球化的文化傳播浪潮中,春節不僅是中國人辭舊迎新、祈福納祥的重要日子,也成為了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IP。據不完全統計,超過20個國家地區把春節定為法定節假日,約五分之一人口都在以不同形式慶祝春節。春節背後,映現著無數生動、鮮活、精彩的中國故事,春節申遺成功,將架起一座連接中國與世界、串起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文化橋梁,成為了解中華文明的重要窗口,讓人們在交流互鑒中共繪“美美與共”的人類文明新畫卷。
目前,我國共有44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總數居世界第一。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無不以獨有的文化、氣質和精神,彰顯著什麼叫中國“腔調”。春節還是那個春節,但一聲“新年好”的溫暖問候,更應激蕩著中國人內心的堅毅與頑強、崇高與虔誠、美好與願景,化作攜手同行、向善向前、無畏無懼、樂觀豁達的精神力量。
出品:揚子視評工作室
策劃:黃鳳 時力強
評論員:陳永輝
製作:李舒曼
封麵:張丹
校對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