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長江之歌 | 從這座小橋出發,徐霞客踏上“萬裏遐征”【山水篇】
2024-12-11 13:49

 

圖片

編者按:

長江,華夏文明的血脈,也是一幅山水長卷。

四百年前,明代偉大的地理學家、旅行家、文學家徐霞客,從長江之濱江陰出發,開啟“萬裏遐征”。他曾多次溯江而上,探訪沿岸名勝古跡,在《徐霞客遊記》中留下生動的記錄。徐霞客對長江的踏勘、考察和記錄,也被寫入了長江曆史的重要篇章。他不懼艱險、勇於開拓的無畏精神,極大豐富了長江多元文化精神的內涵。

長江沿岸各地方誌,不僅記錄了長江流域的山川形勝和風土人情,更承載著綿延數千年的長江文化,在山水勝景中鐫刻著無數曆史傳奇。

“文化中國行·長江之歌”今起推出“山水篇”,讓我們跟隨徐霞客的腳步,循著方誌的脈絡,共賞長江山水間的奇峰峻嶺、幽壑深穀,在曆史現場進行古今對比,書寫人文與自然深度交融的動人篇章,展現各地文旅融合的最新實踐。

圖片
徐霞客故居

古人以“山北水南”為陰,地處長江之南的曆史文化名城江陰正因此得名。江陰人傑地靈,俊彥星馳,明代著名探險旅行家、地理學家、遊記文學家、千古遊聖徐霞客就是出生在長江邊的江陰名人。

位於江陰市徐霞客鎮(原馬鎮)的南暘岐村水網密布,魚肥蝦鮮。1587年,有著“遊聖”美譽的徐霞客出生在這個江南水鄉村莊。江陰市徐霞客研究會原副會長兼秘書長唐漢章告訴記者,明正德年間,徐霞客的曾祖父徐洽在這裏建“湖莊書屋”讀書。徐霞客的祖父徐衍芳在兄弟分家時,分到了南暘岐,於是在這裏起房造屋,形成了村落。

冬日的下午,記者來到南暘岐村探訪,在徐霞客故裏,尋找一代“遊聖”的足跡。

徐霞客故居主體建築為崇禮堂,這裏是徐霞客出生和青少年時期生活的地方;位於南暘岐村中心地帶的“晴山堂”,則是徐霞客為了慶賀母親大病初愈而建。泰昌元年(1620),徐霞客的母親生了一場重病。事母至孝的徐霞客四處求醫,終於使母親在第二年病情有所好轉。徐霞客非常高興,他取宋司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的詩意,將供母親居住的堂舍命名為“晴山堂”,並在堂上懸掛了一幅《晴轉南山圖》。正好此時,徐母過八十大壽,徐霞客的好友們紛紛題詩作畫慶賀。徐霞客將這些詩詞和圖畫,以及元末明初以來文人表彰徐氏祖輩的詩、詞、賦、序等,鐫刻於石,鑲嵌在晴山堂牆壁上,成就了著名的“晴山堂石刻”。

崇禮堂和晴山堂在明末的“江南奴變”中被嚴重毀壞。萬幸的是,“晴山堂石刻”絕大部分保存了下來。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重新修複了徐霞客故居,於1987年11月正式對公眾開放。如今,“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圖片
徐霞客故居崇禮堂

現存的徐霞客故居共有三進。據介紹,上世紀70年代修複時,專家們在大廳主柱下發現了清代順治銅錢,推斷這棟建築雖然在戰亂中被燒毀,但在清代初年進行過大修,部分保持了明代建築特色。徐霞客故居第三進為徐家正廳,也就是崇禮堂,這裏是徐家招待重要賓客和舉辦婚喪大事的場所。崇禮堂共有三級台階,采用楠木庭柱,柱礎高大,造型古樸。

圖片
羅漢鬆

在崇禮堂和東廂房之間的庭院內,還保存著一株羅漢鬆,相傳是徐衍芳從北京帶回來的盆栽。徐母以此教育兒子要認真讀書,要像高山青鬆那樣經得起風雨。唐漢章說,當時還是孩子的徐霞客認為,栽在花盆中的羅漢鬆,是永遠長不大的,必須紮根大地,融入大自然才能長成參天大樹。於是,他將羅漢鬆移栽到天井裏。經過400多年風雨,如今的羅漢鬆早已是樹冠茂密,樹幹粗大,需兩人合抱,見證了徐氏家族的榮辱興衰。

圖片
晴山堂

晴山堂位於徐霞客故居西南方向,聖塘河以南。唐漢章介紹,徐霞客所建的晴山堂早已經被毀,1978年進行了重建。這是一棟硬山頂仿明建築。堂內正中是“徐母教子”雕塑,反映了徐母對他的諄諄教誨,以及徐霞客對母親的赤子情深。晴山堂兩側牆壁上鑲嵌著劫後餘生的“晴山堂石刻”,共計76方,其中最早的元末明初著名畫家倪雲林於明洪武三年題寫的“本中書屋圖”,最晚的是崇禎六年的“秋圃晨機為徐孺人賦並贈霞客北遊”,時間跨度達262年。

圖片
晴山堂石刻

唐漢章告訴記者,“晴山堂石刻”收錄了88位大家題寫的詩文94篇,具有極高的曆史價值,反映了徐霞客家族的發展情況,成為後人研究徐霞客的珍貴史料。文徵明、祝允明、董其昌、宋濂、李東陽、米萬鍾、黃道周、文震孟等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均在“晴山堂石刻”中留有墨跡,使得這組明代刻石擁有了難以比擬的文學價值和書法價值。

圖片
徐霞客雕塑

崇禎十四年(1641),徐霞客逝世,葬於徐家馬灣祖塋。1978年,當地政府在晴山堂後建徐霞客衣冠塚。走進徐霞客墓園,記者看到,徐霞客的墓碑是清代所刻,上方橫書“十七世”,下豎書“明高士霞客徐公之墓”等字。

圖片
勝水橋

22歲那年,徐霞客告別家人,遊覽了附近的太湖,由此開始了長達30多年的旅遊考察生涯。徐霞客每一次遠遊的出發點,正是位於暘岐村聖塘河東口和暘岐湖的交彙處的勝水橋。唐漢章介紹,勝水橋本是木橋,因為年久失修,於1924年改為石橋。2006年,當地政府在橋南堤壩上建造四方石亭一座,名為“遊聖亭”,後又在橋北立“徐霞客出遊零公裏裏程碑”。

站在今天的勝水橋上,人們似乎依稀看見,徐霞客解纜起航,乘舟出遊。母親和妻兒站在橋上依依惜別,送他踏上“朝碧海而暮蒼梧”的“萬裏遐征”。

新華日報·交彙點記者 於鋒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