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陵中學集團人民中學操場上莊嚴肅穆,全校師生齊聚一堂,共同參加了以“寸寸山河夢 昭昭赤子心”為主題的第十五周國家公祭日晨會。此次晨會由高二年級承辦,旨在深切緬懷在南京大屠殺中無辜遇難的同胞,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曆史的回響, 未來的啟航
在這個意義非凡的日子裏,學校特別邀請了一位尊貴的客人——人民中學1980屆校友魯照寧先生。
魯照寧先生於1964年出生於中國江蘇南京,一個與南京大屠殺曆史緊密相連的城市。他在南京度過了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在南京市人民中學度過了他的中學時光,因此,他對這座城市充滿了深厚的感情。1980年,年僅16歲的魯照寧隨家人移民至美國紐約。這一決定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也開啟了他後來對南京大屠殺曆史的追尋之旅。2000年,魯照寧先生讀到了美籍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的著作《南京浩劫:被遺忘的大屠殺》,這本書深深觸動了他,讓他決定為南京大屠殺曆史做點什麼。盡管在美國的生活穩定而舒適,但魯照寧先生始終保持著樸素和節儉的生活習慣。他努力工作,加班賺取加班費,以支持自己搜集和捐贈史料的事業。
自2004年起,魯照寧先生開始自發協助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在海外搜集並捐贈有關日軍侵華以及南京大屠殺的相關文物史料。他通過網上競拍、拍賣網站等方式,搜集到了大量珍貴的史料,包括書籍、雜誌、報紙、圖片、地圖、郵票、明信片等。截至目前,他已向紀念館捐贈了近3000件(套)史料。魯照寧先生的捐贈中包括了許多具有重要曆史價值的史料,如1937年12月6日美國《紐約時報》和1937年12月14日美國《芝加哥每日論壇》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報道,以及揭露日軍暴行的著名照片“頭顱抽煙照”等。
在搜集史料的過程中,魯照寧先生意外發現了自己家族與南京大屠殺曆史的緊密聯係。他的家族中有多位親人在日軍侵華期間遇難,包括他的二爺爺魯葆寅和小姑奶奶魯美音等。這些發現讓他更加堅定了搜集和捐贈史料的決心。麵對家族曆史和個人情感的交織,魯照寧先生表示:“曆史過去了,曆史遺留下來的痕跡越來越少,我們隻能尋找曆史資料來揭露、證實。不讓下一代忘卻曆史,也不要悲劇再發生。”
魯照寧先生的行動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他被譽為南京大屠殺曆史的“打撈者”和“搜證人”。他的捐贈不僅豐富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館藏,也為揭示南京大屠殺的曆史真相提供了有力的證據。魯照寧先生多次受邀出席國家公祭日等活動,並獲得了多項榮譽。他是央視節目《世界聽我說》的分享者,也是2023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的“撞鍾人”。此外,他還被南京市人民中學授予“榮譽校友”稱號。魯照寧先生的事跡展現了一個普通人對於曆史的執著追求和無私奉獻。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每個人都可以為曆史記憶的傳承和保護做出貢獻。
活動現場,魯照寧先生深情回憶了自己的中學校園生活、旅美經曆以及外祖母的學習經曆。他詳細闡述了在史料搜集過程中的感人瞬間,分享了那些觸動心靈的“記憶”載體中的小故事,並向在場的同學們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和祝福。魯先生的講述讓在場的師生深受感動,也讓他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曆史的重要性和銘記曆史的責任。
當學生問他,在20多年的堅持中,有什麼特別難忘的時刻嗎?魯先生有點哽咽,他說,搜集史料,看到那麼多悲傷故事的時候,真的很難!他需要很大的勇氣去麵對,所以經常會自己在地下室裏流淚。做這件事情,很難,但是他很堅持。
定格溫情 ,共鑒善舉
在全場師生的熱切期待中,學校黨委書記魏昕上台為魯照寧先生頒發了捐贈證書,並與之合影留念。這份證書不僅代表了學校對魯先生慷慨捐贈的感激之情,更是對他無私奉獻精神的崇高敬意。
魯照寧先生給大家帶來了很多“過去”的記憶,人民中學的同學們也想回贈魯先生一份帶著校園溫度和氣息的禮物。為了表達對魯先生的感激之情,學生們也精心準備了一份特別的禮物——銀杏樹葉標本。這組標本采集於學校的百年銀杏樹,象征著學校“誠、毅、勤、樸”的校訓和同學們對魯先生的美好祝願。學生代表上台為魯先生贈送禮物,並與其合影留念,將這份溫暖的情誼永遠定格。
朗誦致敬 ,蘭魂永祭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是一個銘記曆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的重要日子。它讓我們回想起那段血與火的曆史,讓我們銘記那些無辜受害的同胞,更讓我們堅定維護和平、反對戰爭的信念。87年前,南京淪陷,日軍入城,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由此開始。整整6周,30多萬中國人慘遭殺戮,他們中多數是手無寸鐵的婦孺百姓。這場震驚中外的大屠殺,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永遠的傷痛,也把日本侵略者永遠釘在了曆史的恥辱柱上。
高二(5)班學生代表帶來了深情的詩朗誦《二月蘭》。他們用聲音帶領大家穿越回那個烽火連天的年代,深切感受抗日運動所蘊含的愛國情懷和革命精神。每人胸前的紫色二月蘭,不僅是和平的希望和祈願,更是對逝去同胞的深深緬懷。
此次回母校,魯先生向學校捐贈了珍貴校史資料,包括祖母在人民中學1921年的畢業證書、活動校曆、運動會影像資料等珍貴文物。這張1921年的畢業證書,是人民中學目前為止收到的最早的紙質證書。這些資料不僅見證了人民中學的曆史變遷,更承載著魯先生家族對母校深深的情感和對曆史的尊重。
通訊員 曹榮英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穎
校對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