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向“新”,為創新中國注入澎湃動能
2024-12-11 18:21

 尊重知識產權,暢享創新成果。12月9日,第六屆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交易博覽會暨國際地理標誌產品交易博覽會(以下簡稱“第六屆知交會暨地博會”)在廣州拉開帷幕。本屆知交會暨地博會以“知識產權轉化交易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著眼大灣區資源富集優勢,積極促進知識產權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本屆大會聚焦知識產權的轉化與應用,旨在通過促進專利產業化來鞏固製造業的核心地位,並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數據,今年1-10月全國發明專利授權量達到88.9萬件,同比增長14.65%;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達到15.3萬億元,占GDP比重增至12.7%。這表明我國知識產權的轉化與應用正在加速,對於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貢獻也日益顯著。在當前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快速推進的背景下,激活現有專利資源變得尤為迫切。我們需要在“轉”字上多下功夫,探索創新途徑以推動專利的有效利用,從而釋放其市場潛力,挖掘產業發展的新動力源,進一步推動各行業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增強區域經濟競爭力。

 

自2019年成功轉型升級以來,知交會暨地博會在知識產權交易領域中展現了顯著的“磁吸效應”,成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發展的關鍵力量。根據大會組委會的數據,第五屆知交會暨地博會達成了43.70億元的知識產權交易額,較之首屆增長了2.5倍;而地理標誌產品的交易額則達到了24.48億元,是首屆的2.2倍。這標誌著粵港澳大灣區在知識產權方麵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通過曆屆的不懈努力與精心打造,知交會暨地博會以知識產權為橋梁,以促進交易和運營為核心,其影響力、吸引力及聲譽不斷攀升。如今,這一活動已經成功樹立起一個持續活躍、永不落幕的國際性知識產權品牌,在大灣區內乃至更廣泛地區贏得了高度認可。

 

當前,大灣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專利研發與應用至關重要。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正迅速崛起,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前進的重要引擎。2023年大灣區“9+2”城市群GDP總額突破14萬億元,占全國比重約11.1%,這得益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政策環境、基礎設施、產業結構和社會環境的有效整合與優化。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大灣區必須貫徹“創新是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理念,加大科研投入和支持力度,優化知識產權保護機製,打造全球科技創新高地,吸引國際人才和資本,促進高質量發展,為中國乃至全球經濟注入新活力。

 

知識產權一頭連接創新,一頭連接市場。在未來的創新旅程中,知識產權將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通過強化保護和有效轉化,我們能夠激發無盡的創新潛能,推動科技成果迅速落地生根,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為企業和區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更為國家的長遠繁榮奠定堅實基礎。(吳佳琳)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