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一老一小” 守護“朝夕”幸福
2024-12-11 18:22

 做好“一老一小”服務保障,關係千家萬戶幸福。江蘇傾力辦好民生實事,不斷完善“一老一小”服務體係,把實事辦到百姓心坎上,6項民生實事全部提前完成。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以應對老齡化、少子化為重點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健全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務體係,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一老一小”連著初心、係著民心。近年來,江蘇全省上下多措並舉,積極探索養老托育服務新路子,在住房、教育、醫療等方麵久久為功,為“一老一小”托起穩穩的幸福,讓“民生願景”變成“幸福實景”。

牽掛“一老”,縈繞“夕陽”溫暖。江蘇已經邁入中度老齡化社會,全省常住人口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22.15%。今年以來,江蘇優化“蘇適養老”服務供給,部署實施“舒心助餐”專項行動。今年全省改造提升了710個,超額完成年初定下的“改造提升500個社區助餐點”的任務。在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社會參與下,平價優質的老年助餐服務體係,讓更多老年人就近就便吃上了“暖心飯”。與此同時,為了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今年,江蘇將“改造提升1000個鄉村互助養老睦鄰點”納入了省政府民生實事,目前已改造提升1023個。一項項舉措用心用情用力為老人服務,不斷增強老年人的滿意度、獲得感、幸福感,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服務到家,提高“一老一小”幸福指數。近年來,江蘇各地堅持改革創新,不斷完善“一老一小”服務體係,著力為廣大家庭提供更加優質普惠的養老育幼服務。辦好民生實事,今年,全省民政係統創新謀劃實施“幸福民政365工程”,聚焦惠民生、優服務、促發展三大方向,打造蘇扶助困、蘇適養老、蘇童成長、蘇社有為、蘇慈大愛、蘇服萬家等“六蘇”品牌,努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探索新路徑、作出新示範。開展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培訓、改造提升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開設“愛心暑托班”……一項項惠民生、暖民心的實事項目不斷落地,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讓“朝陽”更蓬勃,“夕陽”更絢爛。

關愛“一老一小”就是守護“朝夕”美好。滿足群眾多樣化養老托育需求,既要用心用情用力關愛“一老一幼”,保障他們的生活,織牢民生保障網;也要在補短板、增供給、優服務上下功夫,切實減輕年輕人的養老、育幼負擔。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和三孩生育政策實施,人民群眾對於養老托育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加。對此,要加大專業設施供給,促進養老托育服務平衡充分、規範化專業化發展。要健全政策體係,不斷完善人員管理培訓、行業管理服務等行業標準和養老院、育兒所等相關配套設施,加強行業監管,增強養老托育服務兜底保障能力;要完善市場機製,搭建政府和市場合作交流的平台,發揮多種主體積極性,引導多方力量積極參與,滿足人們多元化、個性化、品質化的服務需求,切實織牢織密“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網。

溫暖“夕陽紅”,護航“成長路”。自古以來,“小康大同”的社會圖景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未來,江蘇將持續聚焦“一老一小”民生需求,讓最柔軟的群體得到最多嗬護,讓更多陽光照亮“一老一小”美好生活。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