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對於經濟社會發展的關注,主要集中在技術創新、資本積累、人力資源等方麵,對製度因素的關注相對較少。此次國務院“高效辦成一件事”政策部署,將製度因素置於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從“小切口”的政務服務創新推進基層治理的“大格局”,成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進一步深化政務服務改革、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新使命、新任務。
便捷且敏捷,基層政務服務理念的變革與重塑。按國務院部署要求,江蘇將“一件事一次辦”“一件事高效辦”進行係統化、整體化、深層次變革,出台係列政策文件,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從企業和群眾需求出發,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最大限度利企便民。“高效辦成一件事”工作在基層如何落地生效?江蘇省句容市從痛點堵點中找突破口,聚焦“政務服務體係不完善、線上線下服務不協同”等問題,不斷探索建設富有句容特色的縣級層麵製度創新,集成辦事流程;鄉鎮、街道層麵擴展辦事項目,優化實施路徑,提升事項覆蓋麵,暢通省、市、縣、鄉、村五級線上線下工作機製,形成有特色、有亮點的探索成果。
依托數據平台,推動縣級政務服務集成辦理。句容市數據局統籌衛健委、人社局等單位,健全“企業開辦一件事”“新生兒出生一件事”“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一件事”等推進機製,聚焦企業和個人全生命周期,按照“減少辦事環節、整合辦事材料、縮短辦事時限”要求,對申報方式、辦理環節、辦理流程等方麵進行業務整合和流程再造,形成標準化、規範化環節和辦事指南,實施清單化管理,推動審批事項集成和信息同步傳遞,明確辦理時限,實現“集成辦、一次辦”。同時,依托江蘇政務服務平台的支撐作用,在基層試點推進“基層高頻事項一平台辦理”,將涉及社保、醫保、民政、衛建、稅務等30項基層高頻辦理事項統一接入政務服務平台,推動更多高頻服務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最大限度推進各項審批服務環節網上辦理,逐步完善“一表申請、一網通辦、一次辦結”,實現從網上“可辦”向“好辦”轉變,既減負又賦能。
街道及鄉鎮設置辦事大廳,加快惠企利民政策便捷直達。一方麵,讓更多的審批權下放,政策第一時間進辦事大廳。以句容經濟開發區為例,結合發展實際和承接能力,將涵蓋市政設施建設類審批、綠化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公路建設項目施工許可等在內的39項行政權力事項賦權給開發區,統籌審批服務,推動惠企政策直達,推行“一站式”服務,有效提升了審批服務效能。另一方麵,第一時間讓企業群眾知曉、讓經辦機構知曉。以句容市寶華鎮為例,當地便民服務中心開設了15個窗口,認領行政審批事項12項、公共服務事項110項,日辦件量在100至200件。服務中心聚焦政務服務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建設,以聯辦稱心、減辦順心、通辦舒心、網辦省心、幫辦暖心、便辦貼心、督辦放心的“‘七心’辦”服務模式,持續打造群眾“有感知”的政務服務品牌。
在探索辦成“一件事”到辦成一批事的過程中,句容市還聚焦農業農村領域形成特色“一件事”,解決了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登記、使用、檢驗及安全管理等難題。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改革路上,“一件事”辦理中的“數字鴻溝”依然存在。個別單位在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過程中,有時會出現平台跳轉不暢、查詢功能不完善、操作界麵待優化、不同部門數據對接難度大或更新滯後、糾錯不及時等問題。對此,需要省市和各條線部門繼續強化業務指導,共同商議,打通數據堵點;明確責任主體,完善獎懲製度,強化數據驅動。另外,大數據賦能提升政務服務效能,也要重視不同群體尤其是老人、殘疾人的線上辦理困難等實際問題,視情況保留線下服務。持續讓“一件事”不斷深化,並逐步統一各地辦理標準,穩定辦事預期,加快形成江蘇線下辦事一站通、線上辦事一網通標準化辦事機製。(作者: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江蘇大學基地研究員 馬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