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表達向來含蓄,從不輕易說“愛”“想念”,也不輕易說“感謝”,不是不能說,而是總想以更好的方式表達。1月22日,四川涼山彝族女孩小莫趕在春節前,給千裏之外的鎮江“供電叔叔”陳兵,發去了一個自創的AI視頻,向他表達感謝和新春祝福。
清純小莫
從大涼山彝族,走出來的“計算機女孩”
小莫今年22歲,家住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甘洛縣阿嘎鄉以達村,家中有兄姐4人,一家人靠種地維持生活。小莫9歲才讀小學,她的哥哥初中畢業就輟學了,姐姐隻讀到小學一年級,對於這個困難的家庭來說,學費是筆巨大的開銷,父母總要東拚西湊才能勉強湊齊。
小莫早早地意識到讀書是她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隻有通過知識才能走出大山。因此,她在學習上格外努力,即便家裏農活任務繁重,她也從未放鬆過對學習的要求。在學校裏,她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獎狀貼滿了家中的牆壁。
小莫在學習
據小莫回憶,她堅定的心也曾動搖過,念高三時,家裏沒湊出來學費,加上幾次考試成績都不太理想,她曾一度想過放棄學業。“那段時間我想了無數次,現在也能掙錢養活自己了,為什麼還要繼續讀書?早點出來工作,減輕父母負擔不是更好嗎?”幸好,鎮江“供電叔叔”陳兵出現了,陳兵是國網鎮江句容市供電公司,一名普通的台區經理。
2018年的一天,陳兵和妻子受一則關於大涼山孩子的電視報道啟發,開始了對偏遠地區孩子的資助。
陳兵夫婦
2023年,經大涼山當地愛心人士推薦,陳兵了解了小莫家庭情況,被她不服輸的學習勁頭感動,他決定資助小莫。“我剛開始聽說都懵了,沒想到會有人願意資助我......”陳兵的資助讓小莫堅信,一定要靠知識改變命運。
2024年8月,小莫成功被成都師範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錄取。
學習中
羞於言表的感謝,她用AI來表達
剛進入大學時,小莫心中交織著新奇、不安和憧憬,麵對同學們談論的電腦和互聯網話題,她發現自己知之甚少。尤其是在學習計算機專業課時,她感到十分吃力,一度有過轉專業的念頭。但期間陳兵的多次鼓勵,激發了小莫內心的堅韌和決心。
她利用課餘時間學習網課,在圖書館查閱資料,向同學請教......漸漸地,她對計算機專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接觸到AI這一前沿技術後,她更是被深深吸引。
今年1月初,小莫剛放寒假就找到一家電子廠兼職,工作之餘,她把所有時間都用來學習AI技術。“陳叔叔在我心裏就是親人,春節快到了,沒有辦法當麵感謝他,我就利用所學專業製作了好玩兒的視頻送給他,希望他能看懂我的謝意。”
陳兵
在AI拜年視頻,小莫穿著喜慶的民族服裝,將一個大紅的中國結送到了陳兵叔叔的手中,在視頻中兩人過上了“團圓年”!
“剛上大一就學會用AI來做視頻,她真的很努力,希望小莫將來如果有能力,一定要多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收到小莫的禮物,陳兵既驚奇又感動。
“現在是‘AI 時代’但對大涼山大多數的孩子來說,這是一個極為陌生的概念,畢業後想回到家鄉,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傳授給那些和我一樣渴望走出大山的孩子。”小莫說。
小莫生活照
素未謀麵,相隔千裏,通過AI技術實現“團圓”,愛(ai)是AI世界裏最溫暖的指令。
加油!小莫,未來可期。
通訊員 陳澤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萬淩雲
校對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