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論壇調研組 | 福建德化:瓷韻流芳,鑄就產業與文化新輝煌
2025-01-23 19:30

福建省德化縣陶瓷曆史源遠流長,始於夏商,興於宋元,盛於明清,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近年來,德化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探索文化賦能產業發展,讓“軟實力”作出“硬貢獻”,在“文化興”中實現了“產業旺”,以其千年不息的窯火,鑄就了產業與文化的雙重輝煌。

傳承千年文脈,賦能鄉村振興

走進德化縣潯中鎮石鼓村,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活力的藝術世界,一排排修繕一新的老房子,被改造成了風格各異的柴燒工作室。2019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石鼓村共獲約5000萬元投資,用於建設集柴燒、美食、旅遊為一體的“瓷穀仙境”陶藝村。

圖片

(瓷穀仙境地標公園)

如今,“瓷穀仙境”已成為泉州市鄉村振興旅遊示範線。40多座閑置老房被修繕活化利用,整村全員開展“一清二整三美化”環境整治工作,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柴燒展示中心、遊步道、跳蚤市場、琨臻文創園、竹林山居等特色項目,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陶瓷文化體驗創意園區,既傳承了古老的陶瓷技藝,又賦予了鄉村新的活力。

築夢藝術之城,推動產業騰飛

“精美的瓷器做出來,要擺出來,還要傳出去。”這一理念在德化瓷藝城•陶瓷街得到了生動體現。

瓷藝城建築麵積超6萬平方米,引進陶瓷業態商家200多個,涵蓋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大師的陶瓷雕塑作品展覽及銷售、德化外銷龍頭陶瓷企業展示窗口、陶瓷新興文創品牌等,是名副其實的“瓷”名中外的藝術之城。

圖片

(瓷藝城內,精美的瓷器備受青睞)

步入瓷藝城,每一件陶瓷作品都是一次視覺的盛宴,每一步都是一場美學的邂逅。精致的茶具,以其細膩的紋路和溫潤的色澤,訴說著品茗的雅致與寧靜;優雅的花瓶,以流暢的線條和獨特的造型,綻放著花卉的靈動與生機;生動的雕塑,以栩栩如生的姿態和深邃的內涵,講述著曆史的滄桑與文化的傳承。

2021年,德化窯遺址隨著“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被批準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德化縣依托這一世界遺產,將德化窯的活化石——“太平宮窯”作為核心項目,圍繞著可以觸摸的“源於公元980年的宋代龍窯”這一主題,融合“閩台兩岸陶瓷文化藝術創作”,以“文創、文教、文旅”三文理念規劃設計建設運營太平宮窯(德化)文化園。

引育人才活水,激動發展新程

文化與產業的深度融合,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尤其是專業技能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作為福建省唯一的公辦工藝美術類高職院校,為德化乃至全國的工藝美術產業輸送了大量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圖片

(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學院通過聘請工藝美術大師、能工巧匠、企業高管作為兼職教師,組建“業界大師+學界名師”跨界雙導師團隊,開展“大師班”“大師+名師”工作室教學,實現了課堂教學與生產實踐的深度融合。同時,學院與100多家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共建省級及以上產教融合實訓基地9個,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

德化陶瓷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也為德化縣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文化靈魂。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副學部長、教授彭文祥評價道,“德化縣的發展有曆史,也有未來,要從曆史的維度、比較的維度和世界的維度書寫好高質量發展篇章,要進一步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產業和文化發展的粘合劑,推進文化和產業深度融合、互促共進。”

作為德化的一張亮麗名片,德化陶瓷不僅展現了當地悠久的陶瓷文化曆史,更在新時代背景下,通過創新設計理念與技藝的傳承,有效結合文化底蘊與產業智慧,成為推動鄉村文化產業振興的關鍵力量。 

千年窯火續華章,瓷韻新聲振四方。未來,德化縣將繼續傳承與創新陶瓷文化,讓這一中華瑰寶在新時代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執筆:人民論壇調研組)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