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腳步漸近,宿遷處處洋溢著濃濃的年味。1月20日,沭陽縣文化館門前廣場上人聲鼎沸、熱鬧非凡,新春非遺集市火熱開市,市民不僅可以近距離體驗非遺項目,還能徜徉於琳琅滿目的年味集市,領略非遺的獨特魅力。
2025年春節,是“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後的首個春節。此次集市以“非遺”和“年味”為主線,不僅彙集了木版年畫、剪紙、花鳥字等本地非遺項目,還邀請了省內知名藝術家和優秀青年演員們為市民奉上了一係列精彩的文藝表演,讓“文化大餐”更添年味。
演出現場,川劇《變臉》、經典話劇《雷雨》片段、相聲《人生如歌》、雜技《快樂的廚師秀》等節目輪番上陣,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為大家送去新春的祝福,現場掌聲、歡笑聲此起彼伏。
舞台四周,木版年畫、花鳥字、吹糖人等各具特色的攤位前,圍滿了人群。琳琅滿目的年貨展銷區,大紅棗扣肉、吳集粉絲等地方特產也同樣備受青睞。市民穿梭其間,或詢價購買,或互動體驗。
為了讓市民沉浸式、近距離感受非遺的魅力,多位非遺傳承人坐鎮集市,以沉浸式展陳、展演的方式,讓市民在體驗非遺的同時,還能與非遺傳承人互動交流。
巧手裁春,紅紙寄意。集市上,由20幅剪紙作品組成的展覽和剪紙元素文創產品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
“ 剪紙是中國一門古老的傳統藝術,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沭陽剪紙的題材以吉祥喜慶圖案為主,主張‘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與傳承價值……”非遺傳承人張佐君現場教學了剪紙技巧,市民聚在一起,輕拿剪刀、慢撚紅紙,共同體驗剪紙樂趣,一張張花樣各異、充滿蛇年元素的剪紙作品承載著大家對新一年的美好期盼。
“今天的活動很熱鬧,十分接地氣,現場不僅能看到精彩的節目演出,還能品嚐非遺美食,感受非遺技藝,在蛇年即將來臨之際,讓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節日氛圍。”市民張雲說。
此次非遺集市不僅讓群眾近距離感受了傳統文化的魅力,還有力地推進了非遺與群眾生活的創新融合,為消費市場注入了新的動能。沭陽縣文廣旅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加大力度,深入挖掘更多深藏於民間的非遺瑰寶,為非遺的傳承與發展搭建更為寬廣的舞台,全力助推非遺煥發蓬勃生機。(韓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