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一瞧】“文物裏的國潮”:中外友人齊聚北京共迎小年 體驗非遺魅力
2025-01-24 09:44

 中國日報網1月23日電(記者 潘一僑 於涵) 在2025年1月22日中國北方小年之際,“文物裏的國潮”優秀征集作品展啟動儀式暨創享會在北京嘉裏中心成功舉行。本次展覽將持續到1月24日。

圖片

活動現場,來自印尼、阿塞拜疆、韓國、突尼斯、俄羅斯、墨西哥等國的中外嘉賓齊聚一堂,分享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與感悟。通過與現場的文化專家、民俗專家和媒體記者的深入交流,嘉賓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進一步加深,尤其是正值小年,大家對春節的期待愈發強烈,並紛紛送上對中國朋友的新春祝福。

圖片

印尼畫家海蒂向記者展示了他創作的一幅關於揚州五亭橋的畫作。這是他在2024年跟隨“文物裏的國潮”活動來到揚州後,被當地悠久的曆史文化所打動而創作的作品。海蒂表示,這次經曆讓他更加深愛中國,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向世界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圖片

阿塞拜疆國家新聞社駐華分社社長嘉沙和告訴記者,這是他和家人在中國度過的第14個春節。盡管過春節對他們來說已不再新鮮,但春節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消息,他非常關注。為此,他專門撰寫了一篇報道,希望讓更多阿塞拜疆人認識春節,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圖片

墨西哥籍自媒體博主Laura表示,她最喜歡的中國傳統節日就是春節,因為春節的家庭團聚加強了親情的聯係,充滿了溫暖的味道。她特別期待能夠吃到帶硬幣的餃子,因為Laura知道這象征著新的一年將擁有更多好運。

圖片

迪拜中阿衛視記者阿思瑪則希望通過自己的報道,讓更多阿拉伯人,尤其是阿拉伯的青年了解中國、愛上中國。她表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獨一無二,當阿拉伯國家的觀眾看到她在中國的生活狀態後,紛紛表示渴望來到中國,親身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她在現場還熱情地邀請更多朋友來中國過大年。

圖片

首都師範大學文化遺產專業負責人、北京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銘指出,如今,年輕人對中國非遺,尤其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展現出極高熱情。然而,僅靠展示是遠遠不夠的,非遺背後的文化內涵在短暫的互動中難以完全展現。因此,未來需要探索如何用簡練的語言表述這些內涵,展現其曆史文脈與當代生活的緊密聯係,讓大家切身感受到這是能夠代表中國文化的非遺,這也是“國潮”真正的意義所在。

(編輯:劉世東)

點擊視頻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