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25日電 題:記者手記:唱響中美民間友好新樂章
新華社記者劉楊、董雪
1月9日,來自美國One Voice兒童合唱團的小朋友在天壇公園演唱中文歌曲《如願》。(圖片來源:One Voice兒童合唱團官方視頻號視頻截圖)
“而我將愛你所愛的人間,願你所願的笑顏……”
新年伊始,清澈的童聲合唱在天壇公園悠然響起,溫和婉轉的歌詞為凜冽的寒冬注入一抹暖色。陽光照在祈年殿的藍瓦金頂上,更顯寧靜祥和。
周圍的人們不約而同駐足欣賞,不少人拿起手機記錄下這美妙又治愈的時刻。鏡頭裏,來自美國One Voice兒童合唱團的小朋友,正用標準的中文發音合唱歌曲《如願》。
音樂是沒有語言障礙的文化橋梁。記錄這一場景的短視頻在中國社交媒體上獲得超過百萬次點讚。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對中外記者表示:“這條視頻廣為傳播、深受好評,再次表明加強中美人文交流是得人心、順民意的。”
厚植於曆史與現實的中美民間友誼之樹,在此刻再次綻放出絢麗花朵。
2023年11月,習近平主席在舊金山宣布,“未來5年邀請5萬名美國青少年來華交流學習”。在這一倡議感召下,2024年共有1.6萬餘名美國青少年跨越大洋,來到中國結交新朋友、學習新語言、感受中華文化、觸摸現代中國,種下兩國友誼的種子。
一年多來,一批批美國青少年接踵來華交流學習,那些動人的瞬間依舊曆曆在目——
2024年3月22日,美國華盛頓州中學生代表團成員在武當山學習如何抱拳。新華社記者 伍誌尊 攝
春天,湖北武當山。野馬分鬃、白鶴亮翅、摟膝拗步……美國斯特拉孔中學學生梅肯娜以“武”會“友”,笑說“我現在是功夫大師!”
盛夏,河北石家莊。美國林肯中學學生阿萌感受過中國搖滾樂隊的聲浪後,立刻和同學們上台獻唱一首美國搖滾歌曲,“可以和在場所有人一起唱歌,我感到非常開心!”
2024年9月17日,來自“青春同行”華盛頓州代表團的美國青少年在貴州台江與當地學生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麵的籃球賽。新華社記者 袁睿 攝
中秋,貴州台江縣。“輸,贏,傳球……”鄉村籃球場上,來自林肯中學的崔·科利爾練習著自己學的中文,準備同當地學生打一場別開生麵的籃球賽,“我希望能和我的中國隊友成為長久聯係的好朋友!”
冬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青年學生代表團相繼訪問北京、西安、上海等多個城市,“5年5萬”倡議持續展現強勁引力……
徜徉在中國城市與鄉村的廣闊天地,用眼睛觀察中國,用耳朵傾聽中國,用腳步丈量中國,用真實見聞打破信息繭房,用躬身實踐跨越認知鴻溝,這些美國青少年成了跨越太平洋的“友誼使者”。
一路上,他們與同齡中國青少年麵對麵交流、手拉手偕行,在石家莊外國語學校同上一節古詩課,在福州鼓嶺同種一片“中美青年友誼林”,增進了解,收獲友誼。
“我的微信好友已經從5個增加到70多個”“友誼!在中國最大的收獲絕對是友誼”“當我回到美國,友誼依然陪伴在我們身邊”……溫暖的話語久久回響。
穿越風風雨雨,中美關係希望在人民,基礎在民間,未來在青年,活力在地方。如果說中美民間友好是奔騰不息的大江大河,青少年交往便像是那汩汩的源頭活水,需得雙方共同嗬護,才能讓這股清流始終保持清澈、豐盈。
中美民間更多友誼的種子將在浩瀚的太平洋兩岸生根發芽,更多麵向未來的青春故事將接力續寫,為中美關係發展注入積極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