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車棚
你每天要騎的電動車電池安不安全?每次插上電源給車充電的過程中,是否可能會出現危險?你的愛車電池用了多久,是否該更換了?相信很多人很難回答這些問題。不少人甚至覺得,沒電就充唄,又不是yabo80
,沒什麼大不了的,別人不也都是這樣嗎?近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在揚州高郵市,跟隨當地一群“充電哨兵”寒風中奔走街巷護航安全。據悉,全國首個電動自行車智能充電係統在這裏建成,目前省內僅高郵和宿遷,省外僅上海部分地區建成能適時監測安全的智能充電站。
現場講解
20個人分組在各個區域巡視維護,發現問題立即解決
“快過年了,安全可不是小事。節前,我們20個人分組在全市各個區域進行巡視、維護,發現問題立即解決。”“充電哨兵”傅光溥,大學畢業不久,每天在高郵市區各個充電站之間奔走。來到該市東園路保華君庭小區,映入記者眼簾的是一座嶄新的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站。隻見小傅熟練地檢查智能充電站的運行情況,指導業主正確充電,並通過手機了解愛車電池的安全狀況;而後又和小區物業對接,詢問相關情況,征求意見和建議。在保華君庭小區忙過之後,小傅又馬不停蹄地去了下一個地點——沿河路陸宇中央郡小區。
“2號已插入充電器,掃描二維碼,選擇對應端口和充電時長,點擊開始充電,察看充電信息,點擊確定……”保華君庭小區智能充電哨兵前,居民張先生根據語音提示完成了車輛充電。充電完成後,張先生的手機上收到了一份車輛的“體檢報告”,顯示電池安全。這份安全報告,正是通過電動自行車充電“哨兵”管控係統後台數據分析形成的。
掃碼解讀
後台遠程監控時刻“在線”護航,每分鍾“診斷”10萬台車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采訪了解到,智能充電哨兵由上海交通大學高郵研究中心研發,集合設備、訂單、用戶管理等一係列統計數據,通過後台遠程監控,化身電池“醫生”,讓充電用戶掌握電池的實際性能,包括電池容量、充電效率及使用壽命等關鍵指標,有助於用戶科學管理電池使用,進而有效延長電池壽命。同時,提前預警電池安全、告警電池病態信息,一旦發現隱患大風險高的危險電池,就會觸發電源強製切斷,為杜絕車輛安全事故的發生提供事前預防措施和技術依據,實現時刻“在線”護航。
專業人士告訴記者,通過後台數據分析計算,係統會對充電車輛的電池進行一次全方位“體檢”,並在用戶完成充電後出具電池評估報告,包含電池改裝、充電適配、電池老化等10多項評估項目,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提前向用戶告知風險,預防電池安全事故發生。同時,通過係統對接,應急、住建、消防以及小區物業也能夠實時聯動分享數據,實現安全風險精準防控。目前,“哨兵”係統能夠實現每分鍾10萬台電動自行車的數據分析。
一目了然
充滿一輛車隻要2元錢,隨到隨充,安全有保障
記者隨機采訪中,眾多小區業主表示,智能充電站的出現解決了居民的停車、充電需求,關鍵是保障了充電過程中的安全性。“以前晚上回家老擔心電動車沒地方充電,現在好了,隨到隨充,價格也實惠。”一位居民高興地說。一旁的另一位居民補充說:“設施很先進,最關鍵的是各種安全措施到位,電池安不安全,手機上一目了然,我們用得放心。”據悉,這裏的充電收費為:電費每度0.6元,服務費每小時0.15元,平均一輛車充滿電8個小時,隻需花費2元錢。充電站配備了先進的安全設施,設置了水基消防噴淋,布置了5G物聯網煙霧探測器,無需外部供電即可24小時不間斷監測安全情況。一旦發生火災,係統會立即發出警報,確保管理人員第一時間響應。
投入使用
上海交大高郵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畢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湯洛平介紹,該公司是全國首個研究電動自行車充電“哨兵”管控係統的企業。創辦以來,一直專注於動力電池在線監測、安全告警產品的開發,目前第二代產品通過自研電池檢測算法,已經實現雲端在線監測。同時,該公司還主編了揚州首部電動自行車安全管理規範《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和停放場所建設規範》。《規範》包含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和停放場所的總平麵布局和平麵布置、防火分隔和建築構造、消防給水和滅火設施等方麵,對規範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的建設和運營,進一步加強電動自行車安全管理具有現實意義。
通訊員 郵宣 林輝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陳詠
視頻剪輯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見習記者 魯玥
校對 李海慧